眼前的王巧枝比在农村龙湖村的时候,不知道形象好了多少倍,变得更加时尚有气质,穿衣打扮也特别讲究,像一个年轻靓丽的女孩子,王巧枝比冯承泽要小很多,显得比冯承泽还要有朝气……
“你怎么来了,王巧枝?”冯承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习惯性的就说出了这句话,看王巧枝的穿着打扮,并不像是在龙湖村人,冯承泽去参加妹妹冯承梅和陈满福在山东的婚礼,从冯承梅的口中得知,在冯承梅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王巧枝也考上了大学,王巧枝好像是考到了一所纺织学校。
这也倒符合王巧枝的性格和特长,王巧枝从小对针线就比较痴迷,冯承泽现在留着的红色围脖,就是王巧枝亲手织的,心灵手巧的王巧枝,从心底对冯承泽小的时候就是特别尊重,这个大哥哥又能干又有文化,王巧枝跟,冯承梅关系不错,这得益于王金财跟冯承泽的父亲两个人一直关系较好,王巧枝小的时候也经常去冯承梅的家里边玩儿……
“我来看看你。承泽哥,你是不是早就来到广州了?一直在福山灯泡厂是不是!?”
“从清华大学毕业我就来到福山灯泡厂一直干到现在,你来的有点突然,我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今天终于有机会当面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可能没办法读大学。”
“没什么可以谢我的!承泽哥,我就在广州读大学,冯承梅告诉我,你就在福山灯泡厂工作,我一直也没有勇气来,今年是我毕业的第二年,我现在在一家纺织厂工作!”
“我听妹妹说了,你大学好像是读的纺织学校,我觉得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现在还留着你给我的那条围脖,你还别说在北京天气那么冷,有你那条围脖在,我一点都感觉不到天寒地冻!”
“看你的样子应该是挺好?!”王巧枝上下打量着风承泽的工作装,冯承泽穿着福山灯泡厂,第二生产车间的工衣。
其实冯承泽现在的情况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如果说不好吧,冯承泽根本没有做光源,现在所做的工作跟研发光源基本上也不怎么沾边,其实是属于流水线工人,就是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这比之前在第一生产之间要好很多,要不是第一生产车间出了问题,冯承泽还不知道要在那儿待多久呢!
理想与现实就是这么样有差距,这也是冯承泽大学毕业以来到了福山灯泡厂,工作到现在自我反省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你想前去干某件事情,根本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天时地利和人和,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这些东西少了任何一样,都不可能完成!
原本以为自己大学毕业来到福山灯泡厂会得到重用,最起码不会被分配到第一生产车间烧煤炉,冯承泽也反省了自己跟周焕文交流的时候,自己太过于骄傲,一点儿也不谦虚,周焕文也是老大学生,工作了这么多年,脑子里的知识,肚子中的墨水,一点也不比自己少,很多问题他又怎么能不清楚呢,而自己却好为人师,班门弄斧。
一个人想要成就一件事情,单单靠自己是根本没有办法完成的,需要靠一个团队,只有团队协作才有完成的可能性。
刚刚大学毕业的冯承泽心中有个傲骨,想要制造最好的光源,现在他却明白了,理想跟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残酷。
冯承泽不会怪罪任何人,要怪只怪他自己吧,从全国各地的企业改革和风向标,以及最近的经济环境来看,冯承泽觉得国营企业肯定会焕发第二春,国营企业也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已经有很多起国有企业,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冯承泽觉得这才是自己真正的机会吧,不能着急,要戒骄戒躁,等待机会的到来……
“我现在挺好的,在这上班很清闲,工作也不累,收入还算不错,闲暇时间能看看书,继续搞我心中的研究,只不过我现在做的都是理论阶段的东西。你呢?王巧枝!”冯承泽也不好意思叫王巧枝的,小名巧妹,毕竟他们都已经是大学毕业,在社会上立足的人了。
见到了王巧枝,冯承泽的心中还想问林夏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考上大学?现在是不是还在龙湖?
“我最近还行!承泽哥,你想过创业吗??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而且我发现南方的这些地方早就已经活跃起来了,比咱们龙湖那里好像前卫的多,好多政策在这边已经落实实施了,我想着跟人合伙创业,成立一家袜子厂,专门生产袜子!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这种装饰性的东西也会有更高的需求,正好我读大学的时候也认识了一个广州本地的同学,他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两个人想成立一家小作坊,我有信心慢慢的做,现在的苦根本不叫苦,跟咱们在龙湖村的时候那么苦那么穷,相比起来差的太多了。”
王巧枝回忆起,冯承泽走的那天早晨种种事情,让王巧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承泽的母亲把珍藏了半年多的白面,还有那点腊肉全部用来煮面条,冯承梅和王巧枝把面条吃得一干二净,锅里的汤都已经喝干了,而就在那个时候,冯承泽的母亲却离世了。
来到了广州读大学,冯承梅吃得饱穿得暖,又学习了很多纺织方面的知识,他非常庆幸认识冯承泽,如果没有冯承泽,冯承泽不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到北京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没有这种激励的情况下,王巧梅也不会清醒的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如果没有这个龙湖村村民,农民子弟冯承泽,王巧枝也许现在早就在龙湖村嫁人生孩子了,更不会有来广州读大学,以及施展自己心里的想法的机会。
“行了,王巧枝,你真是有勇气,竟然想着创业,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想法啊,我也有过。”
冯承泽微笑着说:“我想做光源,如果是自己创业的话,难度太大了,毕竟这个行业属于科技制造行业,起步的台阶比较高,也许将来某一天有机会的话,我会尝试着创业,可是现在我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资金,也没有人员团队,不过我觉得你和你的同学做一个纺织小作坊,生产袜子围巾这些东西应该是问题不大。”
“承泽哥,我觉得你一定会成功的!其实我今天来除了见你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求你,我觉得只有你能帮我了。”
王巧枝咬着嘴唇,他今天来见冯承泽还真的有事相求,而且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情,借钱。
一九八四年深圳的小工厂小作坊如火如荼的日,新月一般增长,还有温州更是以企业制造业,五金建材批发等等行业,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王巧枝去了一趟深圳,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为什么自己不做一个小作坊,凭借着一两台机器加上心灵手巧,还有自己在大学学的关于纺织方面的知识,把纺织品做出一个品牌来?
读大学的王巧枝思想已经进步,脑子里充满的都是现代化的管理概念,产品的品牌价值,还有对纺织方面的追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巧枝有这个想法,可他没有起步资金创业是需要资金的,他已经跟广州一个纺织厂的副厂长谈好的价钱,把一个破旧的纺织机购买下来,王巧枝在自己租一间小房子里面放一张床。
就算是她的卧室了,还有简易的锅碗瓢盆,算是厨房,那间纺织机就放在房子里,再购买一些原材料,开始仿制袜子,王巧枝读大学攒下了很多钱,加上跟王金财那里又要了不少钱,足够交半年的房租,只不过那个纺织厂的半新的纺织机,还差三百块钱才能买下来。
王巧枝读大学的时候就手工缝制了很多袜子,这些袜子的造型非常时尚新颖,颜色款式也特别靓丽,王巧枝琢磨着结合手工,以及这台纺织机器一半靠机器仿制出来,一半靠手工,这样打造出来的袜子应该在市场上非常畅销。
这些都是理想状态,没有钱做支撑,根本行不通。
冯承泽看着眼前的王巧枝,无论什么时候,王巧枝也是他的妹妹。
以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冯承泽早就释怀。
“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只要我能帮上你,我绝对义不容辞,没有你的帮忙,我都不一定能上大学,这份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承泽哥……我想……我想我想借钱,我想去纺织厂购买一个半新的设备。纺织袜子,再加上我的手工对袜子进行镶边,还有美化处理,我觉得这种袜子应该卖的非常好。价钱我都已经谈好了,不过现在还差三百块钱,我实在是拿不出来,家里边儿也没钱了。”
王巧枝跟自己借钱,冯承泽还真的有点没想到,不过也不奇怪,王巧枝想要创业,自己生产袜子,那肯定需要钱呀。
“我手里应该还有八百多块钱,我留点零头把整整的八百块钱全部给你吧!都是这几年的工资攒下来的我也没一个花销,除了买点书之外,其他的也不花。”
“那谢谢你了,承泽哥!我就打算在福山开一家小纺织厂!”王巧枝不好意思的看着冯承泽,五百元钱已经非常多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福山灯泡厂,一个熟练的生产线操作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三十。
冯承泽工资主要用来几个方面,绝大多数的花销都用来买书,冯承梅读大学的时候,冯承泽还给她通过邮政银行汇款过,这就是自己买一些日用品,最大的花销就是购买市面上,新出厂的灯源灯具买回去的这些东西,冯承泽就会在自己的宿舍进行拆装,冯承泽的宿舍也算是一个小型的光源实验室了,基本上市面上能见到的设备,在他的宿舍都有。
福山灯泡厂生产的灯具性能和原理以及指标,冯承泽早就烂熟于心了,国贸大厦往往会有一些进口的光源灯具,来自欧洲那些国家,冯承泽会花大价钱把这些东西买到家,冯承泽的宿舍有万用表,欧姆表,还有各种二极管、三极管,那光灯源以及实验室用的一些色谱对照表等等东西,一应俱全。
“没什么可谢的,你房子已经租好了,纺织机我帮你去看一下吧,别从黑心老板那买回来一个坏的,还没怎么用就坏了,我去帮你弄一弄吧,正好今天我原本也不用上班,是我主动加班的。”冯承泽笑着对王巧枝说。
冯承泽原本是休息,待在宿舍也没意思,到第二生产车间加班还能有额外的工资,冯承泽就来加班了。
“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回宿舍换套衣服,马上就来。”
冯承泽对着王巧枝摆摆手,快速的向宿舍跑去。
冯承泽去宿舍,除了换衣服之外还要把八百元钱交给王巧枝。
王巧枝有点脸红,羞羞答答的在门口等着冯承泽。
不一会的功夫,冯承泽推着一辆二八自行车,高高兴兴的冲了出来,冯承泽来到福山灯泡厂,这么长时间,还第一次有人来看他,而且来的还是王巧枝。
这辆二八自行车还是庄富春的,是庄富春跟他媳妇儿结婚的时候买的,因为第一生产车间煤炉出现温度过高差点爆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毫无疑问是冯承泽,为了表示感谢,庄富春和他媳妇说什么,把这辆二八自行车要给冯承泽。
冯承泽打死也不要,庄富春苦苦哀求,死活要给让冯承泽,让冯承泽必须接受,到最后庄富春干脆跪了下来,冯承泽要是不要这辆二八自行车庄富春就跪着不起。
无奈之下,冯承泽才收了二八自行车,平时不上班的时候,冯承泽就骑着这个二八自行车,在富山市各大商场灯具门市店,来回的转,购买一些技术先进,比较新颖的灯具,回去宿舍拆开研究,这辆二八自行车也算是冯承泽的交通工具了。
拍了拍自行车的坐包垫子,冯承泽对方巧之一笑,“你坐后座上我带着你!”
王巧枝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像一张红布,还是扭扭捏捏的做了上去。
“走喽!”
冯承泽用力的一蹬自行车缓缓滚动,“王巧枝,你租的房子在哪儿?”
路有点颠簸,王巧枝情不自禁地搂住了冯承泽的腰,“在东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