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圣人的突然发难
石榴裙下臣2022-04-24 17:272,130

  青鸟愣了一下,笑而不语。

  徐凤年拿过青鸟的一缕青丝,默念了一句,“玉池清水上生莲,体和无病身不枯。形神相守不死仙,便可一脚登天门。”

  青鸟疑惑道:“殿下,这是哪本书里的谶语?”

  徐凤年抚摸着她的柔顺青丝,自嘲道:“就不许我胡诌几句?”

  青鸟神采奕奕。

  二等丫鬟黄瓜躲在门口,鬼鬼祟祟,似乎不太情愿进来,这可是反常。

  徐凤年笑骂道:“打算在那里站一辈子?”

  黄瓜一脸不情愿进了屋子,小声道:“殿下,那姓姜的丫头在院子里。要不小婢把她赶走了吧?”

  徐凤年哭笑不得道:“让她进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中秋那会儿自作主张不让鱼幼薇采摘桂花,这事儿不地道,我怎么听说梧桐苑里就数你最爱吃她做的桂花糕?一次能吃一大食盒,我说这冬天你怎么胖了好几斤,都是吃桂花糕吃出来的?再胖下去小心以前的衣裳都得换了。”

  黄瓜满脸涨红。

  徐凤年挥挥手,伶俐丫鬟委屈地出屋把姜泥带进来。

  青鸟主动离开。

  徐凤年看着姜泥,姜泥看着徐凤年。

  谁都不认输,看谁耐心好。

  等徐凤年不急不躁拿起那卷竹简《太玄感应篇》,姜泥这才狠狠说道:“你说的那笔买卖还作数?”

  徐凤年倒也不装傻,直来直往道:“作数。”

  姜泥一点没有求于人的觉悟,开价道:“一字两文钱,我才给你读书。”

  徐凤年坚决道:“没的商量,一个字一颗铜板。”

  姜泥沉声平静道:“两文钱!”

  徐凤年望向她摇头道:“一文。”

  姜泥转身便走。

  徐凤年微笑道:“一字一文,你可以每日多读些书,一样能把我读穷。”

  走到门槛的姜泥犹豫了一下。

  徐凤年笑道:“我手上这《太玄感应篇》六千来字,读完便算你七贯钱,如何?”

  姜泥转身,回到了屋内,这笔生意总算是没谈崩。只不过她冷着脸站在离世子殿下最远的角落,伸出手。

  徐凤年哪里会不知道她的臭脾气,把《太玄》丢过去。

  姜泥接过竹片与竹片间绳索磨损厉害的竹简,一看就是随便搁在那座道观都是宝贝的好东西,心中愈发气愤,这最不济都有几百岁年龄的老古董,竟然舍得随便丢掷,散架了怎么办?!既然已经这般阔气,竟然还跟她计较一文钱两文钱!

  徐凤年大概是猜出姜泥心思,笑眯眯道:“心疼了?始终归我的东西,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但若需要离手,我可就精打细算了。”

  一文钱。

  徐凤年望向窗外,笑了起来。

  这里头的乐趣玄机大概只有老黄和小姑娘明白了。

  姜泥开始诵读经文,嗓音和隔句都难免有些生涩。

  徐凤年对此不以为意,他自认没什么天赋,唯独这记性,还没输给任何人过。为什么要花钱让姜泥读这《太玄》,以及以后的各种武学秘笈?

  姜泥根本不会明白。

  她也不想去明白。她只是希望能够读到一些上乘武学,偷偷记忆,暗中摸索,等到自学成才的一天,好将神符插入那世子殿下的胸膛。

  徐凤年终于回神,换了个随意姿势,听着姜泥的嗓音,看着这个站于角落捧竹简用心读书的小女子。

  眼神不再如古井死水,有了些生气。

  她用心读书所为何,一肚子坏水的徐凤年会不知道?

  那要她用心读书所为何,恐怕只有大柱国徐骁知道了。

  那一日走出灵堂,徐骁打趣了一句:“姜泥以后侥幸杀了你,十有八九是会自尽的。没了你这个仇家,她活着似乎就没意思了。可要是知道自己怎么都杀不了你,她强撑活着也跟死了一个德行。”

  徐凤年轻声道:“幡这个字你读错了。”

  姜泥停顿了一下,重新读过那句。

  徐凤年笑道:“这一句不算钱。”

  姜泥并未抗争,只是加重了语气读书。

  徐凤年收敛心神,闭上眼睛,跟着语句呼吸,绵长而规律。

  见她停顿,徐凤年睁开眼睛,略作思索,忍住笑声,提醒道:“恚怒。”

  不认得“恚”字的姜泥微微脸红。

  徐凤年板着脸道:“扣十文钱。”

  姜泥冷哼一声,估计是理亏,并未辩驳。

  不曾想接下来一连六七字不认识,一眨眼功夫就扣掉了六七十颗铜板,口干舌燥的姜泥先是红了眼睛,最后听到徐凤年那句不带感情的“扣十文”,她突然就哇一下就哭起来。

  元景帝把批红后的折子,轻轻丢给老太监,笑道:“大伴,你给朕说说,这会元许新年,到底有没有舞弊?”

      老太监接过折子,飞快扫了一眼,然后说:“老奴愚钝,不过老奴觉得,此事确实有蹊跷。”

      元景帝盯着他看了几秒,吩咐道:“责令府衙和刑部处理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等老太监领命退下,元景帝坐在龙椅上,望着御书房外的蓝天,忽然一笑:“一箭三雕。”

      蟒袍老太监离开御书房,低头疾走,行出百米,他惊心肉跳的拍了拍胸膛,脸色阴沉:

      “批红了还问我……魏渊啊魏渊,不是咱家不帮你,咱家的命最重要。”

      不久后,宫中的谕令分别传到了刑部和府衙。

      刑部孙尚书似乎早有预料,接到谕令后,立刻遣人捉拿许新年。

      陈府尹收到宫里传来的谕令,叹息摇头:“长风破浪会有时……就怕一个大浪打过来,打的你船毁人亡啊。”

      他当即喊来少尹,沉声道:“立刻派人捉拿许新年,带回衙门审问,务必要抢在刑部之前拿人……派人去通知一下许银锣。”

      ……

      许府。

      春日和煦,许新年让人把书桌摆在树荫下,阳光透过枝叶,斑驳的晃动在桌上,书上,以及他俊美无俦的脸上。

      手边是茶盏和糕点。

      婶婶带着许玲月和许铃音姐妹俩,以及借宿在家里的丽娜,正准备出门去玩。

      丽娜看见树下的许新年,大方的称赞道:“许二郎长的真俊俏,要是在我们部落,婆娘们会为了抢他打的头破血流。”

      婶婶瞬间警惕起来,像是看到了一头企图拱自己家白菜的母猪。

      这个南疆的小黑皮是在暗示吗,她对二郎有意?呸,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婶婶美眸剐了丽娜一下,催促道:“时间不早了,早些出门吧。”

继续阅读:第173章:科举舞弊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起洛阳:天字第一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