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轩年少时就听说过这方面的传说,而起如今的布达拉在新一任活佛的统治下大力发展军事,对中原王朝同样虎视眈眈。
曾经哪一位惊才绝艳的活佛统治者还专门向当时的大贞王朝派出来使臣,求取了那位带着无比使命的公主殿下,太宗皇帝一声外服四姨,内修武功,和布达拉通婚也是他做出的最精明的决定之一,换取了整个王朝西北几十年的安静。
如今的布达拉虽然势力庞大,几十万的敢战之军,但是和中原依旧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多半就是这位公主远嫁布达拉的功劳。
因此前往布达拉修行过的和尚等于镶上了一块金字招牌,到哪里都吃香。一些剃了头发装秃驴的假方丈,都喜欢开口第一句便是“贫僧自布达拉而来”。
布达拉在修行上和中原和尚的修行有很大的区别,布达拉修行极苦,收徒极严,而且他们的势力及其庞大,中原寺庙一座寺庙的僧侣也不过那么百十人,但是布达拉却不一样,他们可以一座寺庙就有上千的僧侣,这也就是他们虽然地域不大,但是能够和中原僧侣分庭抗礼的重要原因。
他们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身上那显著颜色的袈裟,比起来中原王朝一般和尚的青衣加沙,只有大德高僧才会披上的红色袈裟来说,整个布达拉十数万僧人全部都是红色的袈裟,也可以说是僧衣,这位来自布达拉密宗的和尚实则不凡。
刘文轩相信,这位密宗和尚刚刚在一手诵经超度那依旧死去的老乞丐,而另外一手则是气机时常流转,用这种流转的气机达到内心平衡,但是看似不动如山,实际上刘文轩的出现让他的内心也不能平静。
刘文轩虽说对布达拉以及僧人十分好感,可要说强行把他这个身负气运的大理寺少卿叫去布达拉修行,那还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于是笑呵呵的说道:“我要是不去,大师不会把我绑去吧。”
刘文轩说这话的同时,也做出了动手的准备,一只手摸着刀柄,似乎随时都能出鞘。
这是修刀法以来下山的第一刀,蓄势从练刀开始的那一天,到现在,何止旬月的道理。
如何都没料到那和尚仅仅是不温不火说道:“贫僧可以等刘大人,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一生,但是贫僧相信,这一生刘大人必要去一次布达拉朝圣。”
刘文轩握刀的大拇指习惯性摩挲刀柄,问道:“等?”
面容肃穆的和尚绕着刘文轩走了一圈,便安静退到远处,没有任何要绑架或者是阻拦刘文轩的意图。
不仅刘文轩感到荒唐,连看戏的小姑娘都觉得无法理解,她觉得还是自己家里那些蹭吃蹭喝的和尚们更有意思,布达拉那什么的也太乏味了。
小姑娘终于回过神,望着刘文轩小声问道:“刘文轩,你当了大官了,那是不是就是那个人的臣子。”
不要想都知道,那个谁指的自然就是圣人了,不过在民间,很多人相信圣人就是弥勒佛的转世,所以没有人愿意直呼其名,当然,这也是袁天罡谋划的那场君权天授的神迹所产生的后果。
刘文轩暗中留心那位来自布达拉的吐蕃的僧人,看着张大女侠问道:“怎么,你不问问我想在有没有钱吗?”
张大女侠哈哈哈连笑三声,可怎么看都像是在给自己壮胆,刘文轩瞧着倍感有趣,也不揭破,以前一同行走江湖,遇到状况,这妮子也从来都是输人不输阵,骂人最凶,跑路最快。
小和尚弱声弱气说道:“师妹,我们走吧,反正人已经见着了。再不回寺里,师父就又要跟那些师兄弟发脾气了。”
小姑娘看了看刘文轩,再瞧了瞧小和尚,似乎在那鲜美的羊肉汤和回家中艰难抉择,一双秋水眸子却是下意识在不远处的包子铺上打转转。
刘文轩不想让这个心思单纯的小姑娘为难,先二话不说买了一些肉铺包子交到小姑娘手上,转身便走:“等我片刻,先把包子吃了,再让刘文轩送你一程,没理由到了神都还要饿着肚子的道理。”
刘文轩走向了自己之前才去过的那家酒馆,飘香的羊头汤似乎还在等着他的到来。
刘文轩急于去买吃食,一路上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虽然就那么几步的距离,这里时刘文轩常来的酒馆,第一次带着小离喝羊肉汤就是在这个地方。
刘文轩在神都内的口碑说不上好,但是也说不上差,很多人认为刘文轩打击那些不法分子,是在维持神都的繁荣,百姓的生活,但是也有人认为刘文轩是个灾星,原本各司其职,繁华无比的神都在刘文轩出现以后就发生各种命案,这一切都是因为刘文轩,在这些人看来,没有刘文轩,神都就会喝往日一样,断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乱像。
刘文轩到了酒馆,各种特色美食全部来上一份,当然,也没把小和尚当作和尚对待,带着小女孩出来的和尚,参的必定是不同凡响的禅,何况那位已经逝去的大德高僧曾经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小和尚看着吃的满嘴油腻的小姑娘笑呵呵的道:“师妹,你看,这位刘大人的口碑似乎毁誉参半,你还要嫁给他吗?”
张大女侠顾不得回答小和尚的问题,只顾着眼前的美食,倒是小和尚表现出来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洒脱,看着那美酒不自觉的喝了起来。
小和尚又问了一句:“师妹,我们还是走吧,刘大人已经去结账了,你嫁给他怕是不行了。”
张大女侠没理会青梅竹马的焦急,嘿嘿道:“我估计病秧子也看不上我,不过没事,师父说过,女孩子找婆家,不能找张的英俊的,那种人多半都会花心,也不能找太老实的,老实人没出息,我也不知道师父说的啥意思,不过我看都一样。”
小和尚灌下去一口酒,也笑呵呵的道:“你不要忘了,师傅走了万里路,见过了太多的世间苦难,也经历了太多的人世险恶,他说的,那就是道理,那就是和尚要悟的禅,比金刚经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