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轩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这才走向那边墙角。
可是定眼一看,就觉得有趣,这世间突如其来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刘文轩己得当年和小六子离开西北,远游江湖,大吃大喝的情况下几日时间就花光了那些从父亲书房偷出来的银子。
恰巧遇上了这么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姑娘,这位自称要行侠仗义,做一个江湖女侠的小姑娘那个时候也落魄的不成,身上就那么几个铜板的小女娘还财大气粗的说,本女侠请你们两个吃大餐去。
可是结果可以预料,他们三个人被扫地出门,差点打了一个半死,要不是刘文轩机灵,顺手顺下来一个钱袋子,可能活到现在都是一个残废了。
刘文轩又很大方地将那钱袋子花光,请了顿大鱼大肉,然后彻底身无分文,三人一同寒酸苦闷了个把月时间,打打闹闹,一起偷鸡摸狗,倒也有趣,一般都是她望风,刘文轩和小六子冒险,逃跑的时候扎两根羊角辫的小妮子脚下生风。
这位小姑娘后来一路西行,说是要去看看那西北的黄沙和所谓的楼兰古国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要是刘文轩再能称呼他一声张女侠,那就能让她饿着肚子都可以开心好几天。
刘文轩缓缓走去,张女侠身边怎么多了个小和尚?
刘文轩突发奇想,总不至于这张女侠来自寺庙吧,这样的组合世间罕见啊。
走进了几步刘文轩就听见了那带着张女侠特有风格的语言,不大不小的声音传来:“好了小和尚,你怎么这么笨啊,不是一直给你说让你叫我张女侠的嘛,或者张大女侠都可以,你怎么这么笨,就是记不住呢?”
身穿偏了袈裟,而且那袈裟颜色还五花八门的小和尚眉目清秀,要是续上一头的秀发,这和尚应该也是世间一等一的美男子吧。
这和尚就是刘文轩这样的外行人都可以看出那眉目之间的慧根,或许这就是这和尚入了佛门的缘故吧,凡事都讲求一个缘分,入个门派也是这样的道理。
就像是刘文轩,上天山修炼道法,在哪梁王府上的忘忧泉有所感悟,在哪天山下的石壁水幕下修炼更进一步,这一切都是缘分,没有西北刀客引领的这份机缘,没有那个山顶上遇见的老头子给他一声大宗师内劲,他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这也是机缘,如今再遇这张女侠,这也是一分机缘。
已经不扎两根朝天羊角辫的张大女侠伸手拧着小和尚耳朵,羞愤道:“你再喊一声试试看?”
小和尚一点不懂见风转舵,傻愣愣道:“师妹……。”
张大女侠气疯了,跳起来敲了一下比她个子高一些的小和尚脑袋,“笨死了,比那病秧子笨了一千倍一万倍。”
刘文轩嘴角勾起,这才想起,病秧子这个外号还是这张大女侠第一个叫唤出来的,或许这也是一分机缘,是这张大女侠独具慧眼的结果吧。
小和尚唯唯诺诺的道:“我是出家人,说不的谎话,你本来也不是女侠,我若是叫你女侠,那就是打了诳语,和那刘文轩不一样,他不是出家人。”
张大女侠气势汹汹反问道:“那我问你,出家人可以喜欢女孩子?和尚要戒色,懂不懂?”
小和尚倒不是真笨,眼睛斜望向天空,装作没听见。
张大女侠转头看了眼咽气没能吃上肉包子的老乞丐,神情有些苦闷,师父从来不给他说什么普度众生,倒是有一句话说得多,那就是世间事,随缘就好。
小和尚小声道:“买了包子,我们身上都没钱了。我溜出来的时候本来就没带多少,你花钱又……”
他终究是没敢把大手大脚四个字说出口。
张大女侠来气了,怒道:“早跟你说了,师父的那些散碎银子就藏在他僧房的紫金钵盂里,你不知道多偷些?你不是笨是什么?”
小和尚心虚道:“偷多了,回去了,师父又会骂我的,师父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天总是忧心忡忡的。”
张大女侠听到这里,笑呵呵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个不停。
小和尚一见她这般模样,赶紧说道:“真没钱啦,我也不敢去偷了。”
小姑娘唉声叹气起来。
站在他们身后的刘文轩出声笑道:“张大女侠,这是想要胭脂水粉了?我给你买,神都城中最好的几家胭脂水粉点店刚好我都去过,张女侠去挑点,钱我付。”
小姑娘猛地转身,看到如今气质超脱,神韵无比的刘文轩,一下子没认出来,打量了许久,才使劲蹦跳了一下,惊喜道:“刘文轩!”
刘文轩装模作样的摸了摸刀,笑道:“可不就是我。”
小姑娘拍了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胸脯,终于放下心,笑容灿烂道:“记得你说是西北人,我那个时候一路西行,也没有见到你说的黑风暴,倒是那黄沙中的小绿洲挺好玩。”
刘文轩微笑道:“放心,今儿个遇见了我,你们大可以不必担心银子了。”
小姑娘不敢相信,这病秧子以前可是偷鸡摸狗的事情没少干。
小和尚见到刘文轩并无反应,只是在那里头疼一笼肉包如何处置,他自己当然不能吃,至于自称大女侠的师妹也不会吃,他只对猪蹄子和鸡腿感兴趣。
刘文轩刚想要带着这张大女侠去哪胭脂铺挑几样胭脂水粉,突然间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不强,但是很纯净。
刘文轩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长刀,那来自吐蕃密宗的和尚踏出一步,用及其生硬的中原口音问道:“你就是刘文轩,如今的大理寺少卿,圣人的宠臣刘文轩。”
刘文轩笑道:“你是何人?”
密宗和尚语调平静道:“贫僧自吐蕃布达拉而来,想请世刘大人随我去布达拉而去。”
布达拉?
那里有一种让人崇敬的极端,布达拉那是一座奇寺庙的名字,但是这个寺庙却不简单,他统治着这个世界上整个密宗所有的和尚,更是统治着几百万的农奴,而起布达拉的主人一直都已活佛自居,每一任活佛据说都是上一任活佛的转身之人,他们继承者前辈的思想和一切。
而且整个布达拉之下还有无数个堪比中原少室山的寺庙,这类密宗佛教在教义上和中原又有一些不同,甚至是极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