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新的方法
石榴裙下臣2022-04-20 18:042,143

  刘文轩抚摸着她的柔顺青丝,自嘲道:“就不许我胡诌几句?”

  青鸟神采奕奕。

  那位之前的压簧和刘文轩还算是熟悉,此刻躲在门口,鬼鬼祟祟,似乎不太情愿进来,这可是反常。

  刘文轩笑骂道:“打算在那里站一辈子?”

  这位还算是清秀的丫鬟一脸不情愿进了屋子,小声道:“大人,那位大人身边的丫鬟仗着是大人的贴身丫鬟,还在院子里,要不要奴婢把人赶走?”

  刘文轩哭笑不得道:“让她进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中秋我不在大理寺的时候你们呢几个丫头片子背后做的事情,有些事情做的那叫一个不地道,我还听说,你以为自己是着院子来得早的人了,到处去扬武扬威,有些事情可做,我就当个乐子,有些事情不可做,我这人对你们一向宽厚,但是也不要乱来。”

  这丫鬟满脸涨红。

  刘文轩挥挥手,伶俐丫鬟委屈地出屋把丫鬟带进来。

  而屋内之人主动离开。

  刘文轩看着这位丫鬟,丫鬟看着刘文轩。

  谁都不认输,看谁耐心好。

  等刘文轩不急不躁拿起那卷竹简《太玄感应篇》,丫鬟这才狠狠说道:“你说的那笔买卖还作数?”

  刘文轩倒也不装傻,直来直往道:“作数。”

  丫鬟一点没有求于人的觉悟,开价道:“一字两文钱,我才给你读书。”

  刘文轩坚决道:“没的商量,一个字一颗铜板。”

  丫鬟沉声平静道:“两文钱!”

  刘文轩望向她摇头道:“一文。”

  丫鬟转身便走。

  刘文轩微笑道:“一字一文,你可以每日多读些书,一样能把我读穷,不过我的该你改个名字,以后我就叫你花花了。”

  走到门槛的花花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么土气。

  刘文轩笑道:“我手上这《太玄》六千来字,读完便算你七贯钱,如何?”

  花花转身,回到了屋内,这笔生意总算是没谈崩。只不过她冷着脸站在离刘文轩最远的角落,伸出手。

  刘文轩哪里会不知道她的臭脾气,把《太玄》丢过去。

  花花接过竹片与竹片间绳索磨损厉害的竹简,一看就是随便搁在那座道观都是宝贝的好东西,心中愈发气愤,这最不济都有几百岁年龄的老古董,竟然舍得随便丢掷,散架了怎么办?!既然已经这般阔气,竟然还跟她计较一文钱两文钱!

  刘文轩大概是猜出花花心思,笑眯眯道:“心疼了?始终归我的东西,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但若需要离手,我可就精打细算了。”

  一文钱。

  刘文轩望向窗外,笑了起来。

  这里头的乐趣玄机大概只有刘文轩和丫鬟小姑娘明白了。

  花花开始诵读经文,嗓音和隔句都难免有些生涩。

  刘文轩对此不以为意,他自认没什么天赋,唯独这记性,还没输给任何人过。为什么要花钱让花花读这《太玄》,以及以后的各种武学秘笈?

  花花根本不会明白。

  她也不想去明白。她只是希望能够读到一些上乘武学,偷偷记忆,暗中摸索,等到自学成才的一天,好将去报仇,报自己的不是之仇。

  刘文轩终于回神,换了个随意姿势,听着花花的嗓音,看着这个站于角落捧竹简用心读书的小女子。

  眼神不再如古井死水,有了些生气。

  她用心读书所为何,一肚子坏水的刘文轩会不知道?

  那要她用心读书所为何,恐怕只有这丫头背后之人知道,作为棋子刘文轩还真是累啊,说都想要安插几个人进来。

  那一日走出了乐坊地下,老验尸官打趣了一句:“你要是真的要走啊,就带上那丫鬟,那女子啊,心中仇恨太深,不过看着你的时候,那眼神还算是清澈,这娃娃啊,要是能调教好,也会是一个有前途的苗子。”

  刘文轩轻声道:“幡这个字你读错了。”

  丫鬟停顿了一下,重新读过那句。

  刘文轩笑道:“这一句不算钱。”

  丫鬟并未抗争,只是加重了语气读书。

  刘文轩收敛心神,闭上眼睛,跟着语句呼吸,绵长而规律。

  见她停顿,刘文轩睁开眼睛,略作思索,忍住笑声,提醒道:“恚怒。”

  不认得“恚”字的丫鬟微微脸红。

  刘文轩板着脸道:“扣十文钱。”

  丫鬟花花冷哼一声,估计是理亏,并未辩驳。

  不曾想接下来一连六七字不认识,一眨眼功夫就扣掉了六七十颗铜板,口干舌燥的花花先是红了眼睛,最后听到刘文轩那句不带感情的“扣十文”,她突然就哇一下就哭起来。

  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以前朝九斗米教老神仙马乘帧《云集宫府图》最深入人心,青城山当时仅被列为道教第二十六福地,更是无一洞天,比起如今的天山似乎要逊色太多,可自从一跃成为道教祖庭,青城山的那些天使们左道演化,灵虚子一生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至今世袭道统已四十代,甚至是圣人都对青城山赞不绝口,要不是有一个袁天罡在司天槛,估计这里的大魏都有可能是青城山的了。

  这一代青城山大天师是青灵子,与天山的那位丹痴大师一并成为国师,两位都是朝中一品大臣,只不过相比较于青城山的高调,天山倒是低调的多。

  逍遥观在青城山上是一座小观,人丁稀薄,更谈不上香火,大概是青城山看不下去,不想这座山上年月最悠久的道观缺米断炊,只能每月救济些银两,逍遥观本不属于青城山道庭,前两代才转交到青城山名下,至此,青城山再无佛门寺庙,甚至连逍遥观这样的年老小观都支撑不下,有别于正一教的道士都陆续搬出青城山山,这一点跟有容乃大的天山山相差鲜明。

  这会儿,逍遥观住着个姓李的老道士,人称老祖王傲,实际上姓李。若是外人初次听见会不以为然,当作是一个不得志才入龙虎的老家伙,青城山山顶上住着三位得道高人,但别以为在山上江的就一定了不起,只有青城山上的青城山道士,才是这座“道都”的领袖。

  观里,老道士王傲看着满院子经过风吹日晒雪压雨打的山楂,早已干瘪,哪里还能下嘴。

  枯黄少年蹲在院中,神色有些为难。

  老道士陪在一旁,今天是个爽朗暖和的好日子,最适合好汉大提当年勇

继续阅读:第165章:青城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起洛阳:天字第一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