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白月光
张不笑2025-07-28 18:392,966

  又是一个清凉的夜,王古阳又一次很晚才回家。

  不过这一次有城主府侍卫的护送,王古阳自然免受责罚。

  王古阳与爹娘聊了一会,从爹娘的口中再次听到关于秦家的事情后,他终于不在抱有怀疑的心态了。

  除了加入秦家的事情,爹娘也对他讲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现在,王古阳一个人躺在床上,虽然紧闭双眼,可他脑海里思绪翻飞,怎么也无法进入梦乡。

  本来,在知道能参加试道,甚至有机会拜入两宗后,王古阳激动异常,急不可耐的想答应下来。

  但刚才爹娘的一番话,却让王古阳意识到,自己想的过于简单了。

  以漠北人的身份加入秦家,再以秦家人的身份参加试道,就意味着他漠北人的身份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否则会有怎么样的后果,谁都不敢说。

  也许是被驱赶,也许是被废修为,也许会被灭门,还有可能再次引发战争……

  为了避免这些他无法承担的后果,王古阳就必须与现在的生活划清界限,断个干净。

  朋友、亲人,故乡……一切的一切,都要被自己亲手埋葬。

  当然,也包括魂牵梦萦的那一缕淡蓝。

  虽然爹娘很支持王古阳加入秦家,并承诺,他们有办法离开漠北,在恰当的时候与他团聚,但,王古阳还是无法做出决定。

  “也不知武强文举会如何选择。”王古阳自言自语的念叨着。

  他的脑海里不停的闪过合川城的每个记忆的瞬间,最终定格在黄昏时的戏班上,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一张清丽的脸。

  今夜的天气不似那晚晴朗,天空中飘着很多云。

  忽明忽暗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闪的王古阳一阵皱眉。

  他索性坐起身子,披上衣服来到窗前,推开窗子看向天空,看着天上的月亮时隐时现。

  恍惚中,皎洁的明月与绝美的容颜重合,一起回望着王古阳。

  王古阳看的痴了,他就这样定定的看着,看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卯时,王古阳照常早起练功,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将父亲规定的功课全部做完了。

  这个时候,若按他原来的秉性,一定会再去睡个回笼觉。

  可他今日一反常态,精心挑选了一身衣服,草草吃了几口早饭,就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

  他说要去书院听讲,一眨眼就没人人影,只留下学武和春梅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大门的方向。

  王古阳脚步轻快,在合川城的街道上蹦蹦跳跳地向着书院前进,脚下扬起一片尘土,沿街商贩的叫卖声都变得悦耳动听。

  他今天这兴高采烈的样子,全然没有了昨夜望月忧愁的模样。只因他经过一晚的忧思愁虑后,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既然自己心里有牵挂,不能毫无顾虑的离开漠北,牵挂的事又未必会有结果。

  陈极峰说,他们有一年的时间决定要不要离开漠北,这一年的时间对王古阳来说足够了。

  他用这段时间拼尽全力,把那牵挂之事,搞出个结果来,不管成功与否,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

  厘清了思路,王古阳顿觉神清气爽,头脑中的乌云也消散了。

  大约一刻钟之后,王古阳出现在书院的大门前,他弯着腰,双手扶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的汗液凝成水珠,一滴一滴的掉在地上。

  等到气息稍稳,王古阳直起身来,抬头看了看天。

  眼见时辰还早,离书院开门还有一段时间,王古阳便寻了一方空地,盘腿坐了下来。

  合川书院一般巳时开门,每日要来听讲的人中也会有一小部分习惯在巳时之前就在书院外等候。

  王古阳也是其中之一,虽然他不喜欢来书院,可他不论做任何事,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前完成,只有这样做他才会心安。

  但像今日这般提前了接近半个时辰的,他还是头一次。

  王古阳坐了不一会儿,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了,来的人看到书院还未开门,就和王古阳一样在外等候,三五成群,有说有笑。

  其中有和王古阳认识的,看到王古阳坐在那里,就远远地冲着他点个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奇。

  王古阳也回以微笑,算是打过招呼了。

  当然这些人里还有很多人看都没看过王古阳一眼,其中不乏王古阳儿时的玩伴。

  小时候虽然玩的很要好,但现在则表现的冷淡,对于这样的人,王古阳也懒得搭理。

  随着一声钟响,书院的大门终于吱呀呀的被推开了,门外等候的众人结伴而入。

  王古阳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朝着来路的方向看了一眼,没看到王晶的身影,王古阳便快步走进了书院。

  走进书院的大门,会看到一面宽大的屏风,是石料砌成的,从屏风左右两侧绕行,都可以进入书院大堂。

  大多数人都从左侧而过,右侧几乎无人通行,王古阳跟着大队伍转向左边后,想了想觉得不妥,于是又独自走向了右侧。

  来到距离门口约四丈左右的地方后,王古阳停了下来,回身看去,看向那经历过许多岁月的大门。

  从那里踏进书院的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有的衣着华丽,器宇不凡;有的打扮朴素,干净整洁;也有的破衣烂衫,荆钗布裙。

  衣着打扮虽然反映着它们不同的生活条件,也体现出他们在这合川城中的不同地位,可大家彼此之间既无轻视欺凌,也没有羡慕攀比,只有为求学而来的热情。

  王古阳看到的多是大家的侧脸和背影,很少看清人们的正面,自然也看不清众人的表情,但想来也应该都是心平气和,少有牵挂的,毕竟被俗事搅扰着心境的人,基本都是不会来书院的。

  开讲的时辰快到了,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文强和武举也来了,他俩看到王古阳站在这里,便走了过来,三人寒暄几句,文举率先开口,询问王古阳,城主所说之事他如何打算。

  武强告诉古阳,他们的父母支持他们去秦家,也希望王古阳能同去。

  王古阳回答说他还没有决定好,因为有件事还没解决。

  武强文举也不勉强他,只说出发的日子尚早,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敲定,等定好日子后,会提前告知他,兄弟三个那时再做打算。

  三人聊罢,武强文举打算和古阳一起进讲堂,王古阳则说还要再等一会儿,不着急进入书院。

  武强和文举也就不再陪他,他俩离开时,文举说会帮王古阳占个位置,三人坐在一起热闹点,这让王古阳心里稍有感动。

  目送张武强,张文举进入书院,王古阳继续一个人望着大门的方向。

  这样看着看着,王古阳心里突然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痛。

  他在这里站着这么久,除了张家两兄弟,没有一个人人过来跟他说过一句话。

  辰时过后的太阳,照射在他的左脸上,没有一点温度,只把他的影子投在地上,印在墙上,拉得又细又长。

  王古阳的面前,似是被挡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他透过纱去看世界,到处都是一片灰蒙蒙的,只有目光集中的那一个小点,还尚存着一些色彩。

  远处的欢声笑语,嬉笑怒骂,都与他无关,他内心的诸多思绪也无人诉说。

  一时之间,王古阳竟心生许多困惑,他不知自己该去往何处,仿佛此刻的自己正置身事外,置身于世界之外。

  虽然在书院里,会有一个属于他的位置,但那个位置谁都可以去坐,没人会在乎坐在那的到底是不是王古阳。

  就算在那个一亩三分地上立着一块写有王古阳名字的牌子,地上用石块刻出王古阳的模样,又能如何?

  他不出现在那里,亦不会有人在乎他的去向,在乎他是生是死。

  他在想,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忽然,大门外传来一阵骚动,打断了王古阳的胡思乱想。

  不一会儿,一抹淡蓝色从大门外翩然而入,宛如九天而来的仙子,出尘脱俗。

  这熟悉的身影又一次撞向王古阳的心房,闯进他的眼中,驱散了那一片灰蒙蒙。

  王古阳的世界又变得绚丽多彩。

  王晶,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这合川城中的公子少爷们。

  他们有的从门外簇拥着她走进来,有的慌忙起身,理了理衣帽,准备走上前去,也有的站在原地,踮着脚尖远远眺望。

  王古阳把这一切都看在眼中,他觉得王晶已经成了一朵正在绽放的鲜花,引着无数的蜜蜂在她周围飞来飞去。

  王古阳只在戏班听台上的戏子描述过蜜蜂采蜜,他并没有亲眼见过,但想来应该正是眼前这般场景。

  王晶面对着这些献殷勤的人,始终微笑着回应,丝毫没有紧张拘束。

  她不愧是走南闯北的姑娘,落落大方的样子更让人心生好感。

继续阅读:第十三章 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千年的太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