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个汝州城的民兵用木棍斜指着那几个商人,有要动手的意思。
吕建慌乱上前止住民兵,问道:“怎么回事,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民兵们认得这个城防军的吕都统,有人就说道:
“都统大人,这几个人的身份很可疑。他们说是自镇江来的商人,货物交割了,却还不离开汝州;我等查验了他们的账目,自徐州到汝州沿途均有交割记录,只是其余各处都只停留了一至二日,独在我们汝州停了有十数日了,还不肯离开。”
商人内中一妇人上前说道:“都统大人,奴家等卖完货物,又在西门外的铁匠铺子定制了几尊铜佛;都统大人知道,这铜佛是需要些时日才能做好,故此耽搁的时间长了些。”
吕建看了这妇人一眼,暗自咽了下口水。
这妇人面容姣好,风情犹胜他屋里的婆娘。他婆娘柳氏与这妇人是旧识,俩个女人初见时眼泪汪汪,恨不能抱做一堆。这些日子,这妇人没少上他家里与柳氏叙旧。
这妇人和她的商人相公倒也是识趣的人,初来吕府,便送了两锭黄金;此后往来,也次次都有厚礼相送,这也是吕建肯照拂他们的原因。
他转过头来对民兵们说:“这几人的情况本将知道,交给本将处理,你们自去它处再查查。”
几个民兵互望了一眼,收起棍棒不情不愿地离开。这几个商人看着便不像是善类,内中一个面色阴沉,另一个眼带凶光,还有一个高大粗壮的,凶神恶煞一般,民兵们对这类人不得不多加一份小心。
见民兵走得远了,吕建一挥手,吩咐手下军兵把好客栈门口,便将那美妇和她看着像是读书人的丈夫拉到一边,小声说道:“我家公子来了府衙,所以要盘查得严些。这两日你们最好不要到处走动,以免生出祸事。”
那书生模样的商人感激地说道:“多谢将军提醒,我们一定不会乱走,就呆在客栈之内。”说罢他的手从怀里拿出来,将一沉掂掂的物事塞入吕建手中。
“将军,小人和内人要出城一趟,去西门外的铁匠铺催一催货,可否麻烦将军安排人送一下?”
吕建掂掂了手里的物事,有十五两重,瞄了眼透光手缝里的金光,吕建心里很畅快,这对夫妇是懂事的人。他叫过随行的城防军小队长,吩咐道:“本都统的两位朋友要去西门外,你好生相送,陪着他们一起回城。”
那商人听了忙说道:“不需要将军安排人相随,小人夫妇出了城就在城外歇息了,过两日才回城中。”
吕建一笑,说道:“那倒是更容易,过两日便请二位到本将府中小坐,我叫内人备些好酒招待贤夫妇。”
商人腼腆一笑,说道:“小人先行谢过了,到时必定是要叨扰将军!”
俩人客套过后,这商人夫妇便在几个城防军兵护送下向西城门行去。
吕建在客栈门口眼望商人夫妇离去,注意力都在那美妇身上;见她行走间的婀娜姿态,魂都飞走了一半。心想:杨家军规矩多,若是以前在北齐镇防军中时,早就下手抢了找间屋子快活去了。
他记起以前镇防军中的百夫长和千夫长,哪个不是到处耀武扬威,那像自己,夹着尾巴做人。在杨家军中做官,全没一丝的威风,也不知公子是怎么想的,废力打下江山,又图的是什么?
且说那对商人夫妇,在城防军那小队长殷勤相送下,顺利出了汝州城。俩人脱离城防军视线后,便借着落日的余晖,疾行到城外几里外的一家茶铺。
茶铺掌柜收了摊子,正向城这边张望;见二人过来,便招呼说:“郝先生,事情妥了?”
郝经并不答话,淡淡说道:“给我和吴娘子套一辆马车,我们去码头。”
那掌柜不敢怠慢,忙吩咐店小二去套车,这才来到郝经身边问道:“先生,小人要不要也撤了?”
郝经看了掌柜一眼,吩咐道:“你且呆到明日,注意打探城中的动静,最好接应了暗蛇和杨大师他们再走。”接着又说道:“我和吴娘子都没习过武,留在这里还会成为你们的累赘,自是要先行一步。”
那掌柜点点头,跨上小二套好了的马车,等赫经和吴氏坐好,便一鞭抽在马屁股上,驱车向汝河码头行去。
到码头时,天已全然黑了下来。岸边早有人在等待。看到郝经跳下马车,那人就迎上来,扶着赫经和吴氏上船;然后荡起船桨,顺水而下,直奔阜阳而去。
船行了有一段路后,吴氏才小声问道:“先生,这次能劫了一个二个工匠出来吧?”
郝经伸手挑了挑她额前的一绺发丝,轻声说道:“哪有那么容易,我们已经折损了不少人了,你认得的那匠人也死在了响马岭。”
吴氏轻轻叹息一声音,不再言语。
这次她和郝经带了带了近百名武功高手,分成十队自恒州出发,潜入沂州。找到那个当年追求过她的所谓大匠,才知道那人不过是个石匠。
那石匠对上响马岭的山路自是非常熟悉,在受到胁迫之下,带着众人避过杨家军的明暗哨,潜入了响马岭,来到一个岩洞前。
在岩洞中穿行了许久,他们终于在山腰处出了岩洞。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杨家军的一支支钢弩,赫经带来的人马,几乎全部折在了这次行动之中。
带队前去的人中,只有暗蛇、常无路和杨链真伽三人,凭着高强的武功逃了出来。
三人狼狈逃到下邳,找到等候在这里的郝经和吴氏。原本几人准备从下邳去楚州,无意间吴氏在下邳城中,遇见了旧时沂州军侯府里的老管家。
老管家告诉她,她当年身边的贴身婢女柳氏,现在成了杨家军中一员大将的夫人,去了汝州享福。这让吴氏动了柳氏的心思,于是几人便花银钱购置了些货物,扮成商贾西进,来到汝州。
原本郝经也没抱太大希望,不成想到了汝州,柳氏居然从炫耀与杨不苟的二夫人阎氏,关系是如何密切的柳氏嘴里,获悉杨不苟有在汝州建火器基地的想法。
如获至宝的郝经,紧急调动了在开封府、归德府和汝州几地的暗桩,严密监视杨家火器方面的动向,随后又获悉归德府黄河段发生的,杨家军运输船队遭到偷袭的情报。
郝经根据情报细节判断,黄河段的偷袭是南唐所为,这就更加肯定了,杨不苟有在汝州建立火器基地的情报准确性。于是,郝经就制定了一个,劫持杨家军火器大匠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