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狼骑
山外是山2021-06-12 10:432,065

  这是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胜利。

  李璮在山东路时,没少与南唐的边军交锋,虽然胜多败少,但胜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攻城,南唐的军队野战是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守起城来,他号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还是南唐拱卫京师的精锐,没想到这么不经打,城一破,就崩溃了。

  四下里都是南唐的溃兵,李璮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捉俘虏,他真正的人手只有五千余人,其余的不过是才丢下锄头,又拿起刀枪的农民。

  还是在天目山下两军对峙之时,这些农民见了顶盔贯甲的官军,连手中的刀枪都拿不稳,有的人随时准备转身向后逃。当他经过历练的五千军,面对三万官军取得优势后,这些农民一个个就如同打了鸡血,玩命的开始追杀官军。

  来到临安,这些见了血的农民一个个兴奋的嗷嗷叫,恨不得冲进城去把临安都搬空它。

  到处是肩上扛着布匹绸缎,脖子上挂了一堆珠宝的农民军。

  这让李璮想起了在山东路刚起家时的情景。那时,他手下的一群农民义军也是这样的场景。冲进了大户人家中,去抢,去夺;而那些饱读诗书的儒者们,只敢缩在自家的宅院中,不停地跟他的手下讲什么仁义道德。

  现在的临安,城中那些曾指点江山的朝庭中的大儒们,一个个也如同山东路时那些大户一样,跪在自家院中,只会苦苦哀求,也一样把孔子孟子的话搬出来。

  仁义道德?在钢刀长枪面前,仁义道德就是笑话!

  李璮在心中冷笑。

  李璮正这样想着,他突然听到隐隐有雷声传来。

  这声音越来越响,还伴随着呼号之声。

  骑兵,大股的骑兵。李璮皱起了眉头,他对骑兵并不陌生,可在南唐腹地,怎么会有大股的骑兵出现?

  紧接着李璮看见他的农民军乱了,每个人都呼号着狂奔;他们像炸了窝的蚂蚁,四散而去。可没过多久,这些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的农民军,又聚成了一团,他们如洪水一般,向李璮这边涌来。

  李璮很高兴,他高喊:“大家不要慌,跟我一起拒敌!”

  可是这些人只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争相从他身边跑了过去。

  妈@的,一群没胆子的货色!李璮骂骂咧咧拔出腰刀,想砍翻几人制止混乱,陡然间马蹄声近了。

  李璮向蹄声方向望去,他欣喜了起来。

  是阿拉善汗的骑兵,而且是一支精锐,在益都大王来见他时,身后跟着的那支百人骑兵就是这样的装束。那支骑兵,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是自己人,我是山东路的李军侯,我是李璮!”李璮高喊起来。

  那支骑兵并不理会他,继续策马而来。李璮急忙迎了上去,他要让对方停止杀戮,因为现在的临安,是他的临安。

  突然几支利箭直奔而来,李璮张了张嘴,喃喃地说道:“我是自己人,你们怎么可以射杀我——”

  李璮在不解中倒了下去,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相了——

  发生在临安的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令人惊讶的是,平定叛乱的是一支阿拉善汗国的骑兵。

  当南唐皇帝李言出现在这支队伍中时,人们更加奇怪。难道说皇帝与敌国阿拉善汗有勾结?

  几日后,朝臣们聚拢到丽正门下,李言一番解说后大家才明白,这支番人骑兵是项天歌的草原马匪——狼骑。

  这支狼骑是阿拉善汗大王留在大理国的一支队伍,他们的首领叫奴赫;他们自大理国翻山越岭而来,为的是来朝拜他们心中的草原英雄。

  在天目山脚下,他们捉到了南宋的溃兵和一些农民军,从而知道项天歌之子做了南唐的皇帝,一个叫李璮的叛乱者正要造反,将项天歌之子从皇位上推翻。

  狼骑战士大怒,他们不能允许对项天歌的继承者任何的不敬,在头领奴赫的带领下,他们杀奔到临安城外。

  才逃出城的李言落入了他们手中。面对威势惊人的狼骑,高大夫放弃了任何抵抗,只有小荷大着胆子怒斥对方,不得冒犯南唐的皇帝陛下。

  而意外就这样发生了,当确认眼前的就是项天歌之子后,狼骑臣服地跟随李言杀进了临安城。李璮那些乌合之众哪里挡得住威猛的狼骑,或被杀,或投降,更多的是四下逃散。

  李言没有想到,他一直极力避讳的身世反而成了救命的稻草,项天歌居然给自己留下了这样一笔财富。

  然而很快他就失望了,这支狼骑在殿前司的地牢前祭拜了项天歌后,便提出要告辞。

  “为什么要走?朕可以给你们一块封地,让你们有享受不尽的荣华,有百里挑一的美人相伴,只要你们肯留下,为朕守护南唐江山。”

  李言极力想劝说这支草原马匪队伍留下来,他被这支队伍强悍的战斗力震撼了。

  然而那名叫奴赫的头领淡淡说道:

  “我们来帮你,是因为你是我们草原英雄项头领的儿子,但你不是他所说的继承人,我们不能跟着你。我们听说他在山东路的另一个儿子是个英雄,我们要去投奔他;我们狼骑唯有强大无匹的英雄才能统率,也只有在这样的英雄手下,我们才能战无不胜!”

  李言的心刺痛起来。那个杨不苟只是个憨小子,他凭什么得到这么多?

  南唐在这次叛乱中损失颇大;皇贵妃唐安安在朝天门战死,参政知事叶梦鼎带了坊间的一些义勇,妄图阻止贼寇入官巷抢劫,被杀;左丞相吴潜一病不起,上表称年迈不堪重任请辞。

  朝中大臣在匪寇进城时,因来不及躲避,被杀了几人,余者因顺服,保全了性命。

  事后李言愤恨的责备众臣,在大难之时俱不见踪影,便连唐贵妃一个女人都不如时;有大臣振振有辞道:

  臣等只是儒者,儒者是君子,是教化人的,岂不闻君子动口不动手?臣等在野蛮之人初始难以驯化之时,当避之;待其野性过后,便以儒家思想教化之,同化之,天下便复得安宁!

  李言闻言心中升起无力之感。

继续阅读:第145章无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唐春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