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苟手里到底有多少好东西?
李言默默走出自己的垂拱殿。高大夫正等在殿外,见到官家走出来,也不作声,就跟在两步之后。俩人就这样出了丽正门,一路往慈云岭而去。
“大夫,朕与杨不苟有着一样的相貌,你说朕与杨不苟的区别在哪里?”
李言突然停住脚步,把目光投向北方,轻声问道。
高大夫紧跟着脚步一顿,小心的答道:“官家比杨不苟要聪明许多。”
“聪明?”李言喃喃地念了一声,随即像是在自言自语似的小声说:“朕小的时候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书五经,朕几乎都能倒背下来;若是参加省试,比起那些进士们来,可要轻松许多,确实算得上是聪明。”
接着李言转过身来望着高大夫:“大夫,朕比那杨不苟要聪明,又一直生长在皇宫大内,受着良好的教育;为何却比不上他一个,从烟花巷子里走出来的武夫?”
高大夫听李言这么说,吓得一下跪在了地上。
“官家,您哪里比不上他了?您贵为南唐帝王,有亿万子民,据天下最富庶的江南之地;官家,您可是这天下所有人最羡慕的人啊!”
“亿万子民,富庶之地?”
李言低头看着跪伏在身前的高大夫,他陡然嘶声叫道:“可为何他能让阿拉善汗的大军退避三舍,而朕却只能在阿拉善汗人的兵锋下瑟瑟发抖!”
“陛下,陛下啊,”高大夫慌忙仰起头来,高声叫着。
“不是他强过陛下,是他拿了项天歌的宝藏,有了那些犀利的火器。若是我南唐也有这些火器,也一样会让阿拉善汗国,不敢踏足我南唐一步。”
是的,他是因为得了项天歌的宝藏,否则他怎么强得过我!李言眼睛里闪出恨意。项天歌,你好偏心,为何他能有宝藏,而我李言便不能有?
李言的心绪不平静起来。现在的杨不苟,就像一块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他的眼里,杨不苟应该天生就是他的附属,是为他挡灾,是为他担所有坏名声的陪衬;可现在,这个陪衬却在北方做得风生水起,居然把凶猛的阿拉善汗帝国赶出了中原之地!也许过不了多久,他的手还会伸向南唐,把自己的一份基业也夺去。
李言不想输给杨不苟,他感觉输给杨不苟,远比输给阿拉善汗国会让他更加难堪。他曾寄望于大王阿略回师河南,给杨家军重重一击,为此他让李庭芝陈兵于涟水,随时准备配合夹击杨家军。
但大王阿略让他失望了,那个不可一世的藩王,居然将河南之地放弃给了杨不苟。
火器是杨家军所向披靡的依仗,南唐并不缺少火药,他李言也同样可以造出火器来,与杨不苟抗衡。
没有项天歌的宝藏,我一样能行!
李言定下了心神,轻声对高大夫说道:“起来吧,这次就看秦九韶为南唐打造出来的炮,究竟是有多大的威力,能不能胜过杨不苟的小炮。”
慈云岭的一个山坳里,秦九韶志满意得地望着一尊,比女人的纤腰细不上多少的青铜大炮。三个多月了,为了这尊炮,他不知废了多少心思,今天终于可以在官家面前露上一手了。
他本为江宁府知府,因为与吴潜有许多书信往来,在李璮之乱后被词人刘克庄告到朝庭。刘克庄诬告他与济王府余孽有勾结,还大肆贪污索贿,极为贪暴;为此他被去了职司,召回朝庭议罪。
丞相贾似道与吴潜是政敌,怎么会放过他这个吴潜阵营中人;眼见就要被放逐到琼州之地时,官家却把他保了下来,要他任了新立的火器监监丞一职。
对官家,秦九韶感激涕零;他这数月吃住在火器监,几乎没离开这里一步,终于打造出了这门大炮。秦九韶试过一炮,声威惊人,几百步外碗口粗的树木,被炮口激射出的铅球挨着边就折断;这若是人,便是不死也是残废了。
他觉着可以对官家有个交待了,便安排人匆匆给官家送信报喜。报喜之人回来说,官家非常高兴,今日便要来看炮,这让秦九韶内心既有些欢喜,也有些忐忑。
他听说过杨家军的小炮,那种落地即炸的炮弹他做不出来;
他试着用鞭炮的原理做了几颗炮弹,但性能极不稳定,也没多大威力不说,还容易出现在炮膛内就炸开的情况,比不上这实心的铅弹管用。
思谋了许久,他感觉是:触发装置和火药的烈性不够这二方面的原因。没有烈性火药,找不到触发装置的诀窍,也仅能是用这种实心的炮弹了。
远远地,一群火器监的官员簇拥着一人向这边行来。那身明黄色的衣服,和他行走间洒脱的姿态,秦九韶知道是官家到了。他打起精神吩咐炮手们做好发炮前的准备,这才转身向人群迎过去。
相距数步之时,年轻的官家突然加快脚步,不待秦九韶行礼,他伸手把住了秦九韶的手臂:“秦卿辛苦了,你不做十里相迎那种虚表的事情,一心做实事,南唐就是缺少卿家这样的实干之人!”
秦九韶听了心中感动,他哽咽着说:“官家,臣无能,做不出杨家军那种落地即炸的炮弹。”
“不妨事,现在这样也挺好,只要我们继续努力,那种炮弹我们也会有的!”
官家的话让秦九韶精神振奋起来,他把官家引到那门擦拭得锃亮的大炮前,仔细讲解大炮的构造。
这是一门前膛炮,重达四千余斤,炮身以青铜所制;它虎据于地,圆圆的炮口狰狞地向着斜上方,似有吞噬一切的气势。
将官家请到炮位的后方,让众人都将耳朵捂住后,秦九韶向炮手下达了开炮试谢的命令。
众炮手忙上前将底火自炮口塞入,又用长棍捅实了,便将一个铅球放入炮膛之内。将引信点燃,望着嗤嗤燃烧着的引信,炮手们退到十数步外。
这时,就听轰的一声巨响,大炮发出了怒吼。
在炮口喷出的火焰之中,一颗黑色的弹丸,如电闪般射向前方。它重重击打在数百步外,早就摆放好的一块门板上,那门板应声碎成数块。铅弹穿过门板尤不愿停止下来,又向前滚动了十数步,才得意洋洋地摇摆了一**子,停了下来。
一连射了三炮,大炮均无异样。
待炮被炮手们用水冷却过后,李言上前抚摸着这门炮,轻声说道:“这炮很重吧?”
秦九韶忙答道:“官家,制这门炮用了五千斤的铜。”
李言听了半晌没有作声。
秦九韶忐忑地说道:“这铜比铸铁强度更高,耐烧且韧性也好些,臣知铜贵铁贱,先造这一门,以后便用铁来试试。”
“秦卿你不用担心铜料,朕会大量发行纸币,今后也不再铸铜钱。朕会将天下之铜都收回来,交给你来造炮!”年轻的官家说得非常坚决。
“杨不苟,朕也有炮了;朕会造很多很多的大炮,终有一天你会臣服在朕的脚下!”李言望向北方,在心里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