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小人物(1)
山外是山2021-06-12 10:392,098

  梳洗过后的刘子聪又恢复了往日儒雅的神采。

  这个装成跳出了三界外的假和尚,并不像许衡一样将姚枢的宿舍摸个遍,有问不完的问题;他只是安静地坐在姚枢的书桌边,翻看姚枢关于地方治理的讲稿。

  姚枢摆脱掉缠人的许衡,笑吟吟地在刘子聪对面坐了下来。

  “没遇上麻烦吧?”

  刘子聪抬起头来,伸手指了指屋角换下的衣服,很严肃地反问道:“这麻烦还小吗?”

  接着他叹了口气,“在恒州我们喝酒时,我就预感到你会走这一步,只是没想到你的动作会这么快。”

  姚枢回了一个抱歉的微笑,说道:“小和尚,我老了,不像你还年轻,还可以等。只要有一丝可能,我都会来试试。我是汉人,我盼望汉人中能有一个,可以与大王相匹敌的明主。”

  刘子聪理解地点了点头。

  “我和鲁斋兄进入山东路地界后,就感受到了不同,我后悔那时的一丝犹豫,要不然现在应当是你来投奔我!”说到这里,他冲着姚枢戏谑的眨了眨眼。

  姚枢呵呵一笑,抓住这个忘年之交的手,轻声说道:“不管是谁投奔谁,只要我们能在一起就好!”

  “我要感谢你派来给我送信的那个胖子,是他促使我和鲁斋兄断然离开了大王。”

  “送信的胖子?”姚枢奇怪地问。

  “嗯,那是一个真正的好汉,他看起来是个圆滑的商人,但没想到居然如此硬气,大王将他活着剥皮,他居然没有吭一声!”刘子聪的眼角湿润了起来。

  “这个好汉把你的信带给了我和鲁斋兄,我们都劝他尽快离开南京,没想到他却没走,又去找郝经和张文谦。这下祸事来了,郝经和张文谦向大王告发了他,大王将商队中人全都抓了起来,十几口人,没留一个活口。”

  “郝经和张文谦怎敢如此!”姚枢睁大了眼睛,一脸痛惜。

  这俩人也是他的旧友,郝经还是他推荐给大王的,而张文谦曾与刘子聪一起四处求学;平日里俩人也把劝大王止杀,多救几个汉人为己任,却没想到他们会做出这等——出卖自己同胞的事情来。

  “他们俩人一心想成就大王的霸业,好千古留名。”刘子聪恨声说道。

  “大王逼问那个汉子还给谁送过信,我和鲁斋兄都心中惶恐。没想到那汉子如此硬气,每挨一刀就喊一声:我是汉儿,我不做狗!”说到这里刘子聪伏于桌上,抽泣起来。

  许衡走过来给自己倒了杯茶水,接过话说道:“我和小和尚看不下去了,想上前劝大王,那人却突然大叫道:可惜我不能留着有用之身,复我汉家江山!就咬舌自尽了。我和小和尚都懂他的意思,他是要我们保着有用之身,为恢复汉家江山尽力。”

  姚枢的心抽搐起来,他没想到自己兴致所至的几封信,竟然害了杨家军十几口人的性命。

  心中不安的姚枢安顿好两位旧友,就找到警卫处的统领。

  “公子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他传信说:子聪先生和鲁斋先生是公茂先生的朋友,也是少有的人才,杨家军做出再大的牺牲,也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那个好汉的家人能让我们见上一见吗?我们想表示一下谢意!”姚枢不安地说道。

  两天后,姚枢他们三人见到了那个汉子的家人。

  那是寻常的两个妇人,带着五个孩子。

  他们这才知道,给他们送信去的那个胖子,原本是大名府的一个绸布商人。这个商人很早就成为了杨家军在大名府的暗间,这次他带着才参加杨家军不久的姐夫,一起历练,没想到倒在了北齐的南京。

  两个寡妇,五个孩子,让人森然泪下。

  陪同她们而来的杨安安在杨不苟同意下,将寡妇和孩子们安排进了帅府。

  牺牲者只是几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然而正是小人物们的努力,在不经意间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让在响马岭上的姚枢等三人以及杨不苟意外的是:有一个人他并没有死,他凭着自己学来的知识保住了性命。

  他叫吴守仁,一个东平府曾经的师爷。

  他因为要历练一下,就跟着内弟来到了北齐的南京,却没想到第二次执行任务,就遇上了这样恐怖的场面。

  吴守仁眼看着内弟被一刀刀把皮割下来,他吓得尿了。但内弟那句“我是汉人,不做狗”让他明白,是什么让这个曾经胆小的商人成了好汉。

  他抑制住想要投降的心思,在被押着要去行刑时,对那个叫郝经的汉儒说道:“我也是读书人,我精于算术,还请先生救我!”

  郝经愣了一下,想了一会便追上来,把吴守仁单独提到一边,问他可懂帐目,吴守仁当初在东平路军侯严忠济手下时,便管理着府库,对帐目之事自是如数家珍,一番对答后,郝经到大王那里把他保了下来。

  他跟着郝经,随着阿拉善汗的大军和女真人的降军,攻破武胜关,一路南下,到了鄂州(今天的武昌)的对岸。

  长江滚滚东逝水,让阿拉善汗国的大军束手无策。

  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大王,就站在几十步外,望着奔腾的江水,一脸的阴云。

  吴守仁心中升起股快意,只要能让凶狠的蒙古人发怵,他就会感到高兴。

  这时他的仇人——出卖了内弟的郝经,向他招了招手。吴守仁忙小跑着过去,藏起心中的仇恨,献上一脸的谄媚,小心问道:“先生有什么吩咐?”

  “你算算要造多少大船,才能将我们的大军运到对岸去。”

  吴守仁盘算了一会,便老老实实答道:“先生,至少需大船三百艘。”

  然后他就见仇人如自己一般,到那个凶狠的大王面前耳语了几句,然后便叫他引着一队女真降兵去伐树造船。

  吴守仁对造船也略懂,为了活下来,便卖力地挑选着树木准备造船的材料。

  打造大船时他很想做一点手脚,让船行至江心时漏水沉下去,但他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这样做也许不等蒙古人淹死,自己就先成了刀下之鬼。

  不急,不能急。要先取得他们的信任,才好为内弟报仇!

  吴守仁在等待时机,等待报仇雪恨的最佳时机。

继续阅读:第140章 小人物(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唐春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