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面圣!老朱的迟疑!
朕闻上古2025-10-14 14:402,513

  安抚完牧胡、敲定济州岛后续事务后,李骜便将岛上军政暂交汤和与李景隆打理,自己则乘坐水师战船,星夜兼程返回金陵。

  船队驶入长江,远远望见金陵城的轮廓时,李骜心中已将复命的措辞梳理妥当——既要汇报济州岛接管的喜讯,也要稳妥地提出成立水师都督府的建议。

  抵达金陵当日,李骜未及休整,便径直入宫求见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正与太子标在御书房商议江南水利修缮事宜,听闻李骜归来,立刻传令召见。

  “臣李骜,叩见陛下!太子殿下!”李骜步入御书房,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疲惫,却难掩振奋,“幸不辱命,济州岛已顺利接管,正式纳入大明版图!”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抬手道:“免礼!快说说,济州岛交接之事,可有波折?”

  李骜起身,详细禀报:“回陛下,朝鲜方面极为配合,李成桂按约定撤走了岛上所有官吏与驻军,户籍、土地、战马等清单均已核对无误。臣已命人在岛上设立济州卫与济州牧马司,李景隆负责战马繁育,汤和暂管海防;岛上牧胡也已归顺,愿为大明豢养战马,济州岛的军政事务已初步步入正轨。”

  他顿了顿,补充道:“如今济州岛的良港可停靠水师战船,草场能繁育优质济州马,日后既能作为东海海防前哨,又能为大明骑兵补充战马,对稳固东海局势、增强军事实力大有裨益。”

  “好!好!好!”朱元璋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的笑意更浓,“白得一处战略要地与优良马场,此乃大明之幸!骜儿此行,办得漂亮!”

  太子标也在一旁附和:“父皇所言极是。有了济州岛,我大明在东海便多了一道屏障,沿海百姓也能少受倭寇袭扰之苦。”

  御书房内的气氛一时间极为融洽,君臣三人围绕济州岛的后续发展,又商议了片刻。

  待话题稍歇,李骜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郑重起来:“陛下,太子殿下,臣此次回京,除了复命,还有一事想向陛下奏请——臣恳请陛下设立‘水师都督府’,将水师从五军都督府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府,专门负责全国水师军务。”

  话音刚落,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眉头渐渐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目光落在李骜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太子标也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李骜会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朱元璋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与疑虑:“骜儿,你想让水师独立成府?可知五军都督府是朕当年亲手设立,分掌全国军政,为的就是制衡兵权,避免将领专权。如今你要从五军之中拆分出水师,另立都督府,是觉得朕定下的军制不妥?”

  李骜连忙躬身回道:“臣绝无此意!陛下设立五军都督府,实乃英明之举,有效保障了军权稳固。只是如今东海贸易兴起,海防任务日益繁重——水师既要护航商船、打击走私,又要清剿海匪倭寇,还需驻守济州岛这样的沿海据点,职责愈发复杂。”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眼下水师分散在五军都督府之下,弊端早已显现——比如东南沿海遭遇倭寇袭扰时,负责该区域防务的左军都督府需先与掌管战船建造的后军都督府协调装备补给,再与管辖水师将士的前军都督府沟通兵力调动,各府权责交叉,流程繁琐,往往要耗费数日才能完成协调,等水师集结完毕出兵时,倭寇早已劫掠一番撤离,多次延误战机。”

  “更关键的是,各都督府对水师的管理标准不一:左军都督府侧重近海巡逻,操练以短途奔袭为主;前军都督府侧重远海护航,训练以船队协同为核心,导致水师将士战术体系混乱,实战中难以形成合力;就连战船维护与火炮配备,也因各府后勤体系独立,出现部分战船老化失修、部分战船装备冗余的情况,严重浪费资源。”

  “若能成立独立的水师都督府,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都督府可统一制定征战计划,根据东海、南海不同海域的防务需求,提前部署兵力,无需再跨府协调;能统筹全军操练,制定统一的水战战术、火炮操作与战船维护标准,让水师将士形成标准化战力;还能集中管理装备,根据实战需求统一规划战船建造、火炮研发与物资补给,避免资源浪费。如此一来,水师调度会更灵活,应对海防事务也能更高效,臣此举纯为强化大明海防,绝非为了挑战现有军制。”

  可朱元璋并未轻易被说服。

  他虽认可李骜对水师现状的分析,也清楚海防需求日益迫切,但帝王对兵权的警惕,早已刻进他的骨髓里——从起兵反元到建立大明,他见惯了将领拥兵自重引发的动荡,深知军权旁落对皇权的威胁,因此对任何可能打破现有权力平衡的提议,都会本能地保持审视。

  昔年他将权力高度集中的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拆解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都督府,并非单纯为了划分防务区域,核心目的是拆分将领手中的兵权:各都督府虽分管军政,但调兵权归兵部,将帅任免权在皇帝,彼此相互掣肘,既避免了单一将领掌控全国重兵,又能让皇权牢牢把控军权核心,这套体系是他历经多年权衡才定下的,也是大明皇权稳固的重要基石。

  如今李骜提议成立水师都督府,看似是为了提升水师效率,实则等同于在五军之外,再设立一个掌握全国水师重兵的独立机构。

  水师虽以海战为主,却掌控着沿海防务、贸易航线安全,麾下战船、兵力规模不亚于任何一个都督府;若让一人出任水师都督,全面掌管水师的征战、操练、招募、装备等事务,即便初期能恪守本分,长此以往也难免形成“水师专权”之势,打破五军都督府相互制衡的格局,甚至可能出现“水师不听调遣”的隐患——这不仅违背了他拆分军权的初衷,更直接触碰了他“军权不可旁落”的最大忌讳,因此他绝不可能轻易松口。

  朱元璋端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落在御书房墙上的大明舆图上,陷入了沉思。

  他并非不认可水师的重要性——这些年倭寇袭扰东南,水师短板暴露无遗,他心中也清楚水师需要加强建设。

  可“独立成府”意味着军制的重大改动,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动摇皇权根基。

  御书房内静得只剩下朱元璋敲击御案的声音,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李骜垂首侍立,虽未抬头,却能感受到朱元璋身上散发出的威严与疑虑,他知道,这个提议触及了帝王最敏感的神经,能否被认可,全看朱元璋最终的权衡。

  太子标看着父亲凝重的神色,又看了看躬身侍立的李骜,想开口缓和气氛,却又深知此事关乎军权,非自己能轻易插话,只能暗自祈祷父亲能冷静权衡水师独立的利弊。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正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一边是水师发展的实际需求,一边是皇权稳固的根本原则。

  他需要时间,来判断这个看似胆大包天的提议,究竟是利于大明的长远之计,还是潜藏着风险的隐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