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完牧胡,将济州牧马司的筹备事宜交给李景隆后,李骜便立刻前往岛北的临时军营寻找汤和。
此时汤和正站在港口的瞭望台上,望着远方的海面出神,似乎在思索着海防布局。
李骜走上前,轻声说道:“汤老,有要事想与您单独商议。”
汤和转过身,见李骜神色郑重,便点头应道:“随我来营帐内谈。”
两人走进营帐,汤和挥手屏退所有侍从,帐内只余他们二人。
李骜率先开口,问道:“汤老,如今济州岛已顺利接管,您对眼下东海乃至大明的军务局势,有何看法?”
汤和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说道:“大都督,若论勇武,我不如徐达、常遇春,但这些年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也看明白了些局势。如今济州岛归入大明,东海贸易必然会进一步发展,可随之而来的,是水师的担子会越来越重。”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首先,东海贸易航线开通后,往来商船会越来越多,这些商船携带大量货物,极易成为海匪、倭寇的目标,水师必须承担起全程护航的责任,确保航线安全;其次,走私行为定会滋生——有人为了逃避关税,会铤而走险私运货物,水师得加强巡查,严厉打击走私,才能保证大明的税利不流失;再者,那些流窜在沿海岛屿的海匪与倭寇,此前就常袭扰大明沿海州县,如今有了济州岛这个据点,水师更要主动出击,清剿这些隐患,否则沿海百姓永无宁日。”
这番话直指要害,李骜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汤老所言极是。如今大明水师分散在五军都督府之下,各府权责交叉,调度起来多有不便,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反应迟缓,根本无法应对日益繁重的海防任务。”
说到这里,李骜话锋一转,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所以我有个想法,想上奏陛下,请求成立‘水师都督府’,将水师从五军都督府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府。新的水师都督府,专门负责全国水师军务——包括制定水师征战计划,根据东海、南海不同海域的防务需求,规划巡航路线与作战预案;统筹水师日常操练,统一制定水战、火炮操作、战船维护等训练标准,避免各卫所自行其是导致战力参差不齐;统一招募与考核水师将士,挑选熟悉水性、精通船务的人才,同时建立晋升体系,让将士有明确的发展路径;甚至连战船建造、火炮配备等后勤事宜,也由其统一管理,根据实战需求改良战船设计、提升火炮威力,确保水师装备能跟上防务需求。这样一来,水师权责清晰,调度灵活,无需再受五军都督府跨部门协调的掣肘,遇到海匪袭扰、倭寇入侵等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出兵应对,才能更好地应对东海乃至沿海的防务需求。”
“什么?!”汤和听到这话,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腰间的玉带,眼中满是震惊,“你想让水师独立成府?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当年陛下设立五军都督府,便是为了分掌全国军政,让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这是陛下亲手定下的军务核心架构,早已成为大明军制的根基。如今你要从这根基中拆分出水师,单独成立都督府,等于在五军之外再立一‘军’,这想法简直胆大包天!”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摩挲,脸上满是担忧:“陛下对军权向来看得极重,当年朱文正、李文忠虽是至亲,陛下也从未让他们独掌某一体系的全部军权。五军都督府的架构运行多年,早已定型,朝野上下也都习惯了这套体系。你突然提出这样的改动,陛下第一反应定会觉得你在挑战既定军制,甚至可能会怀疑你有借水师独立之机掌控部分军权的野心——毕竟你如今已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若再推动水师独立,难免会让陛下心生忌惮。此事风险太大了,一个不慎,不仅水师都督府建不成,你自己也可能惹祸上身!”
面对汤和的担忧,李骜却显得信心十足,他笑着说道:“汤老放心,我并非一时冲动。这些年水师的短板,陛下其实早有察觉——此前倭寇袭扰东南时,水师因调度不力延误战机,陛下曾多次斥责过相关将领。如今借着济州岛接管、东海防务加重的契机提出此事,陛下未必不会动心。而且我计划回京后,亲自向陛下详细阐述水师独立的必要性,用实际防务需求说服陛下,而非凭空提议改动军制。”
说到这里,李骜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汤和身上,语气郑重地说道:“更重要的是,若水师都督府能顺利成立,我心中已有合适的大都督人选——那便是汤老您。您早年随陛下征战时,就曾多次统领水军作战,对水战战术极为熟悉;后来主持建造战船、改良水师火炮,更是让‘火炮汤’的名头传遍军中,水师将士对您无不信服。由您出任第一任水师都督府大都督,既能镇住局面,又能快速推动水师建设,再合适不过。”
“我?”汤和愣住了,整个人都陷入了震惊与狂喜之中。
他虽已年迈,却从未放下对军务的牵挂,尤其是近年来退居二线,看着年轻将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如今李骜不仅提议成立独立的水师都督府,还推荐自己担任大都督,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让他有机会重掌军务,实现心中未竟的抱负。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因激动一时语塞,只能看着李骜,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坐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大都督,你……你此话当真?你真的愿意推荐我出任水师都督?”
“自然是真的。”李骜点头,语气诚恳,“水师的建设,需要一位既有威望、又懂水战与装备的老将主持,您是最佳人选。只要陛下同意成立水师都督府,我定会全力举荐您。”
汤和看着李骜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站起身,走到李骜面前,郑重地抱拳道:“若此事真能成,老夫定不负你所托,更不负陛下信任,定要将大明水师打造成一支所向披靡的海上劲旅!”
李骜也起身回礼:“有汤老这句话,我便放心了。济州岛事务暂时就交给汤老了,我这就即刻回京,向陛下奏请此事。咱们君臣同心,定能推动水师迎来新的发展。”
营帐外,海风呼啸,卷起营帐的边角,仿佛在为这场可能改变大明水师命运的谈话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