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最后准备!定要炼出最好的钢!
朕闻上古2025-11-23 16:452,337

  夜色渐浓,遵化铁厂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唯有几处工坊还亮着灯火,映照着矗立的新高炉,宛如守护厂区的巨人。

  李骜身着便服,在几位获评“宗师”、“大师”的老匠师陪同下,开始了开炉点火前的最后巡视,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务必确保明日万无一失。

  “国公爷,您看这新高炉,容积足足有二十立方米,一次性能装下三十石铁矿、十石焦炭。”领头的老匠师姓王,是冶铁厂资历最老的匠人,此刻他抚摸着高炉冰冷的石墨内壁,语气中满是自豪,“咱们以前用的土炉,最多只能装五石料,这新高炉比旧炉大了四倍,说是‘高炉’,真是当之无愧!”

  另一位负责核算工时的老匠师补充道:“国公爷,按咱们以往的经验估算,旧土炉炼一炉铁至少要六个时辰,还得时刻盯着火候,稍不留意就会炼废。这新高炉有石墨衬壁耐高温,还有水力鼓风送氧足,三个时辰就能炼一炉,而且一炉的产量抵得上旧炉三炉,算下来效率翻了六倍不止!”

  李骜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坚持用石墨改良高炉,不仅是为了提升效率,更看重其长远价值。

  若是单纯建造一座能炼铁的小高炉,用粘土筑造或红砖砌筑也能勉强成事,之前津铁坊的小炉便是如此。

  但旧土炉最大的弊端便是寿命极短,最多用半年就会被高温烧裂,得反复拆补,既耽误工时又浪费材料。

  而如今这些镶嵌了石墨石板的新高炉,至少能用上三五年不用大修,既能保证产量稳定,又能减少后续的维护成本,才是真正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良策。

  一行人随后移步炼钢作坊,那里整齐摆放着数十个崭新的石墨坩埚,黑亮的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

  王宗师拿起一个小型坩埚,递给李骜:“国公爷,这就是按您的法子做的石墨坩埚,您瞧瞧这质地。”

  李骜接过坩埚,入手沉甸甸的,敲起来声音清脆悦耳。

  他知道,坩埚炼钢是比当下主流的炒钢法先进得多的技术——炒钢法全凭人工搅拌控制温度,钢的成分极不稳定,而坩埚炼钢能将铁矿与焦炭密封在坩埚内,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炼出的钢纯度更高、成分更均匀,韧性和强度都远超炒钢。

  “这工艺最关键的就是耐火材料,以前咱们想都不敢想能这么炼。”王宗师感慨道,“普通粘土、红砖根本扛不住炼钢的高温,一烧就裂,钢水漏出来能出大事。多亏国公爷从山东找到了石墨,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李骜笑着点头,这些石墨的处理过程,他全程参与指导:先将石墨粉碎,与少量粘土混合调成糊状,再由匠人们按照固定尺寸塑胎成型——小的能装十斤铁料,适合打造精密兵器;大的能装五十斤铁料,用于批量生产钢材。

  塑好的胎体要先阴干七日,去除水分,再放入专门的窑子里,用千度高温烧制十几个小时,直到胎体完全硬化,石墨与粘土紧密结合,才能成为耐高温、抗腐蚀的合格石墨坩埚。

  “咱们已经试过了,”一位负责试验的匠人上前说道,“用这坩埚装着红热的铁料灼烧两个时辰,坩埚连一丝裂纹都没有,完全能满足炼钢需求!”

  谈及炼钢工艺,王宗师打开了话匣子,向李骜详细介绍起当下的技术局限:“国公爷,从古至今,咱们匠人常用的炼钢法就三种——炒钢、百炼钢和灌钢,各有各的难处。”

  他先指着一旁堆放的熟铁锭:“这就是炒钢炼出来的,说白了就是‘炒铁成钢’。把生铁放进炒铁炉加热到半熔融状态,再用铁勺反复搅拌,让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下来,最终得到熟铁或少量中低碳钢。可这活儿全凭经验,温度高了铁就成了废渣,温度低了碳含量降不下来,炼出的钢大多又冷又脆,强度根本达不到兵器、火炮的要求。”

  “现在军中用的迅雷铳、洪武大炮的炮管,全是用这种熟铁造的。”王宗师叹了口气,“熟铁韧性差、强度低,火炮发射时承受不住火药爆炸的冲击力,用不了几次就炸膛,炸伤炮手的事屡见不鲜,实在是没办法。”

  接着,他又指向作坊角落摆放的一把宝刀:“这是百炼钢造的,得在炒钢的基础上反复折叠锻打数百次,有的还得用几种不同成分的铁料叠锻,才能排出杂质,让钢的组织更致密。可这工艺太费工时,成本是炒钢的十倍不止,根本没法大规模生产,只能用来造宝刀宝剑,寻常士兵哪里用得起?”

  至于灌钢法,王宗师坦言匠人们大多只是听闻,并未真正掌握。

  李骜心中了然,灌钢法要到后世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会有明确记载,其法是“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简单来说,就是将熟铁弯曲盘绕,中间嵌入生铁,封泥加热后让生铁熔化渗入熟铁,再经锻打融合成钢。

  这种工艺虽比百炼钢效率高些,但依旧依赖人工锻打,且每次只能炼制小块钢料,同样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最多只能满足小规模兵器制造的需求。

  李骜看着眼前的石墨坩埚,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王师傅,咱们现在用的坩埚炼钢,要的就是大规模产出!我要的不是一次炼几斤、几十斤钢,而是一次炼几百斤、几千斤,能批量供应水师造巨舰、军工铸火炮、民间造农具的钢!”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凝:“只有这样,大明才能有足够的钢铁打造坚船利炮,才能让将士们用上安全可靠的兵器,才能让百姓用上耐用的农具,才能支撑起大明的工业发展,让大明始终屹立在世界之巅!”

  几位老匠师闻言,心中热血沸腾,纷纷拱手道:“国公爷高瞻远瞩,我等定当全力以赴,用好这新法子,炼出最好的钢!”

  李骜满意地点头,继续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坩埚、每一处炉体接口,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夜色渐深,厂区内的灯火依旧明亮,映照着匠人们忙碌的身影,也映照着李骜坚毅的面庞。

  他很清楚,明日的开炉点火,不仅是遵化铁厂的新生,更是大明钢铁产业的新纪元。

  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与工艺,有了这些身怀绝技、干劲十足的匠人,大明的钢铁产量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这源源不断的钢铁,终将化作支撑大明江山的坚实脊梁,化作横扫六合、威震八方的坚甲利刃,让大明的威名传遍四海八荒!

  巡视完毕,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李骜站在厂区最高处,望着即将迎来黎明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期待。

  新高炉的炉火即将点燃,而这熊熊燃烧的,不仅是炼铁的火焰,更是大明崛起的希望之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