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骜收起长刀,走到足利义满的尸体旁,看着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眼神冰冷。
“足利义满,你文武双全,野心勃勃,若让你掌控倭国,日后必成大明大患。今日杀你,既是为了永绝后患,也是为了让倭国知道,谁才是东海真正的主宰!”
汤和走上前来,躬身道:“大将军,足利义满已死,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幕府军还在城外,若是得知消息,恐怕会立刻攻城。”
李骜沉思片刻,说道:“立刻派人将足利义满的首级挂在吉野城门口,让幕府军知道他们的主将已死。同时,传我命令,全军戒备,严防幕府军反扑。”
“另外,全军出动前往幕府军营,散布消息,说足利义满妄图谋害本公,被当场斩杀,若是幕府军愿意归顺,本公可既往不咎,否则,定要将他们尽数歼灭!”
“遵令!”汤和等人齐声领命,立刻下去部署。
吉野城门口,足利义满的首级被高高悬挂在旗杆上,双目圆睁,满脸是血,那曾经不可一世的枭雄模样,如今只剩死寂与狰狞。
消息如同狂风般席卷幕府军营,士兵们放下手中的兵器,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惶恐——足利义满执掌幕府十余年,对内平定叛乱,对外压制南朝,早已是幕府军心中的“主心骨”,他一死,众人顿时没了方向。
中军大帐内,斯波义将、细川赖之等家臣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斯波义将猛地一拍案几,怒声喝道:“李骜这贼子,竟敢暗下杀手!将军如此信任他,他却如此歹毒,咱们必须为大人报仇雪恨,与明军拼个鱼死网破!”
他拔出腰间佩刀,刀身映出他涨红的脸,眼中满是悲愤。
旁边的家臣佐佐木道誉立刻附和:“斯波大人说得对!咱们幕府军还有五万之众,就算明军战力强悍,咱们依托营寨坚守,再联合周边豪族,未必不能取胜!若是就此退缩,不仅对不起义满大人,日后也会被整个大和耻笑!”
“报仇?怎么报仇?”细川赖之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明军的火铳、火炮威力无穷,咱们的竹弓、铁炮根本无法抗衡!义满将军亲自赴宴都被斩杀,咱们率军强攻,不过是白白送命!方才探子来报,明军已在吉野城外集结兵力,战船也封锁了海路,咱们若是硬拼,只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另一位老臣山名时义也叹了口气:“细川大人所言极是。明军远道而来,却能轻松拿下长崎港、血屠松浦郡,连南朝都城吉野都被轻易攻破,足见其战力之强。咱们现在群龙无首,士气低落,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与其白白牺牲,不如暂避锋芒,再图后事。”
“暂避锋芒?那将军的仇就不报了吗?”斯波义将怒视着山名时义,“咱们这些人受将军恩惠多年,如今他惨死,咱们却畏缩不前,还有何颜面见天下人?”
“报仇也要看时机!”细川赖之反驳道,“现在报仇,就是自取灭亡!难道要让整个足利幕府都为义满大人陪葬吗?”
双方各执一词,争吵声越来越大,帐内顿时乱作一团。
有的家臣支持死战,誓要为足利义满报仇;有的则主张退让,认为保存实力才是首要任务。
就在争吵最激烈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声音带着哭腔:“不好了!明军……明军要进攻了!前锋部队已经逼近营寨,火铳声都能听到了!”
这句话如同泼了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帐内的争吵。
众人脸色煞白,面面相觑,原本主张死战的家臣也没了底气——明军说来就来,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此刻的幕府军,人心涣散,连像样的防御都没来得及布置,如何抵挡明军的进攻?
“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佐佐木道誉慌乱地问道,声音都在发抖。
斯波义将紧握佩刀,却也没了主意,帐内众人如同无头苍蝇,六神无主。
就在这混乱之际,帐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足利义满的长子足利义持,身着黑色武士服,面容冷峻地走了进来。
足利义持年约十六,身形挺拔,虽年轻,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走到帐中,目光扫过慌乱的家臣们,沉声道:“诸位大人,事已至此,争吵无用。父亲已死,咱们当务之急,是保住足利幕府,而不是逞一时之勇。”
斯波义将见足利义持进来,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上前:“少主!您来得正好!现在只有您能稳住局面了!请您下令,咱们愿听您调遣!”
说着,他单膝跪地,对着足利义持行了一礼。
其他家臣见状,也纷纷反应过来——足利义持是足利义满的长子,也是最有可能继承幕府大将军之位的人。
在这群龙无首的时刻,只有拥立他,才能凝聚人心。
众人纷纷跪地,齐声喊道:“请少主继位,执掌幕府,带领我等渡过难关!”
足利义持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既然诸位大人信任我,那我便暂代幕府大将军之位。但眼下,咱们绝不能与明军硬拼。”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吉野城的方向,“明军战力强悍,且占据吉野城,易守难攻。咱们若是与其开战,只会损失惨重。不如……与明军和谈。”
“和谈?”细川赖之愣了一下,“明军杀了义满大人,怎会愿意与咱们和谈?”
“他们会愿意的。”足利义持眼神坚定,“明军远道而来,目的无非是铲除南朝、震慑倭国,并非要彻底占领大和。只要咱们答应他们的条件,向大明称臣纳贡,再交出一些南朝残余势力,他们没有理由不接受——毕竟,继续作战,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咱们与明军和谈,并非认输,只是权宜之计。只要明军撤离大和,咱们便可以最快速度整合幕府势力,安抚各地豪族,重建武士团,到那时,足利幕府依旧是大和国的掌权者,父亲的仇,咱们日后再报不迟!”
这番话条理清晰,既点明了当前的困境,又给出了长远的打算,瞬间让慌乱的家臣们冷静下来。
斯波义将沉吟片刻,点头道:“少主所言极是。眼下确实只有和谈这一条路可走,只要能保住幕府,日后总有报仇的机会。”
细川赖之也松了口气:“少主深谋远虑,属下佩服。只要能让明军撤离,咱们付出一些代价也值得。”
其他家臣们也纷纷附和,原本混乱的局面,因足利义持的出现,终于稳定下来。
足利义持见众人同意,立刻下令:“斯波大人,你立刻带人前往吉野城,面见李骜,表达和谈的意愿,就说咱们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配合明军清剿南朝残余势力,只求明军停止进攻,与咱们签订和议。”
“属下遵命!”斯波义将躬身领命,转身便要离去。
“等等。”足利义持叫住他,语气严肃,“告诉李骜,父亲的死,咱们可以暂时不提,但他必须保证,和谈后立刻撤军,不得干涉倭国内政。若是他狮子大开口,咱们再另想办法。”
“属下明白!”斯波义将点头,快步走出大帐,带着几名随从,朝着吉野城的方向赶去。
帐内,足利义持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隐忍的怒火。
今日的和谈,不过是被迫的妥协,父亲的仇,他绝不会忘记。
但他更清楚,现在的足利幕府,根本没有与明军抗衡的资本,只有先保住性命与权力,才能等待反击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