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长崎!直接撞过去!
朕闻上古2025-09-26 16:403,096

  倭国长崎港,这座千年商埠曾见证遣唐使的帆影,承载着宋明商船往来的繁华。

  码头边,唐人町的商铺鳞次栉比,福建商人晾晒的丝绸在风中飘动,浙江货船的船工正与倭国商贩讨价还价,空气中混杂着海盐、茶叶与鱼鲜的气息。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赫赫有名的遣唐使从这里扬帆起航,带着对华夏文明的向往奔赴长安;到了宋明时期,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商人更是络绎不绝,最多时达万人之众,在平户、福江等地建起唐人町,成为两国贸易与文化交融的缩影。

  然而今日,这座常年喧嚣的繁荣港口,却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压抑笼罩,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海平线上,黑压压的船队如乌云压境般涌现,桅杆林立似钢铁森林,密密麻麻的船帆在风中翻涌,宛如一片赤色浪潮席卷而来。

  “那是什么?”一名正在卸货的福建商人猛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眯眼望向远方,随即脸色骤变,扯破喉咙嘶吼:“这是……大明福船!”

  一声惊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引起码头一片哗然。

  商贩扔下手中的货物,船工停止了装卸,连正在巡逻的倭国武士都停下脚步,纷纷举目望去——数十艘五桅战船正劈波斩浪,船身高达数丈,巍峨如移动的城墙,甲板上明晃晃的火炮阵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炮口隐隐对准港口方向。

  那遮天蔽日的气势,让港口内原本喧闹的市井瞬间陷入死寂,唯有浪花拍打船舷的声响愈发清晰。

  “没错,就是大明福船!”唐人町内,一位常年往返于中日之间的老商人颤声说道,“我见过大明的商船,可从未见过这般气势的战船!这桅杆足有五丈高,船身看着像是裹了三层铁甲,除了大明,哪国能造出这等海上巨兽!”

  一时间,人群中议论声、抽气声此起彼伏,人人面露惊惧。

  平日里往来的大明商船不过寥寥数艘,且多是轻便的货船,可此刻海面上铺开的船队,每一艘都透着肃杀之气。

  战船破浪前行,船首撞击浪涛时,竟在海面犁出三丈高的水幕,轰隆声震得岸边木屋簌簌落灰,连码头的青石板都似在微微震动。

  整片海面都被这庞大的船队笼罩,随着船只逼近,赤色船帆倒映在水中,仿佛将整片海域都染成了赤色。

  倭国渔民的小船如受惊的游鱼般四散奔逃,船桨慌乱地拍打着水面,在身后划出凌乱的波纹。

  有艘木舟因转向过猛突然侧翻,渔民们抱着船板在海中扑腾,惊恐的呼救声刚响起,便被明军战船破浪的轰鸣声彻底吞没。

  码头边的倭国百姓挤在街道两侧,有人面露茫然,有人满脸恐惧,低声揣测着。

  “大明战船为何会来这里?是来通商的吗?可哪有带着火炮通商的?”

  “难道是南朝得罪了大明,他们来兴师问罪的?”

  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而此刻,长崎港的核心据点——松浦氏宅邸内,气氛更是凝重到了极点。

  松浦氏是南朝委派坐镇长崎港的藩主家族,世代掌控港口的防务与贸易,现任家主松浦隆信刚收到手下的急报,便带着一众家臣赶到宅邸的瞭望塔上,死死盯着海面上的大明船队。

  松浦隆信年约五十,满脸虬髯,眼神中满是震惊与不安。

  他身后,家老松浦忠次颤声道:“家主,这大明船队规模太大了,怕是有数十艘战船!咱们长崎港的水师,满打满算也只有不到百艘战船,还都是些近海巡逻的小破船,根本不是对手啊!”

  另一位家臣补充道:“方才探子来报,这些大明战船的船身比咱们的战船高出三倍,甲板上还有数不清的火炮,咱们的竹弓、铁炮根本打不到他们!而且看他们的航向,像是直奔港口而来,绝不是来通商的!”

  松浦隆信紧握腰间的武士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很清楚,长崎港是南朝在九州西部的门户,一旦失守,南朝的海上防线便会撕开一道大口子,北朝若趁机从陆路进攻,九州局势将彻底失控。

  可面对如此强悍的大明水师,他手中的力量实在太过薄弱——松浦氏麾下仅有三千武士与足轻,水师战船多是平底木舟,最大的一艘也只能容纳三百人,且没有像样的攻城武器。

  “慌什么!”松浦隆信强压下心中的恐慌,沉声道,“先派人去打探清楚,大明船队的主将是谁,此行目的是什么!同时,立刻下令关闭港口,将所有战船驶出港口,在海面列阵防御,拖延时间!”

  “家主,咱们的战船根本挡不住大明的福船啊!”松浦忠次急道,“那些战船连破浪都难,遇上大风都得靠人力划桨,怎么跟大明的铁甲战船抗衡?”

  “挡不住也得挡!”松浦隆信咬牙道,“只要能拖延到南朝援军赶来,咱们就还有希望!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博多港,向良成亲王求援,就说大明水师突袭长崎港,请求立刻派兵支援!”

  家臣们不敢再迟疑,纷纷领命而去。

  很快,长崎港内响起急促的铜锣声,港口的闸门缓缓落下,阻断了船只进出的通道。

  不到百艘倭国战船从港口内驶出,在海面上勉强排成阵列——这些所谓的战船,不过是狭长的木舟,船身用粗陋的铁钉拼接,帆布上补丁摞补丁,不少地方还漏着风。

  甲板上,瘦骨嶙峋的武士与足轻挤在一起,手里的竹弓在海风里瑟瑟发抖,有人甚至因为恐惧,连弓箭都握不稳。

  要知道,倭寇船只与大明船只截然不同,不仅在规模上相差甚远,性能更是天差地别。

  大明福船光是船体高度就达数丈,甲板开阔能容纳数百将士操练,船舱可囤积数月粮草与武器,而倭寇船只空间极为狭小,大者勉强容纳三百人,人员与物资挤在一起,连转身都困难;中者仅能容纳一二百人,小者更是只能载四五十人,连基本的作战阵型都难以展开。

  更致命的是,其船多为平底构造,吃水极浅,这般设计虽适合在近海滩涂航行,却完全经不起远洋风浪——既不能破浪前行,只能依赖风力推动,一旦遭遇无风天气,便只能靠船员倒桅荡橹,耗费大量人力却行船缓慢;若遇上逆风,更是连转向都困难无比,只能在海面随波漂流,完全是“看天航行”,毫无主动权可言。

  反观大明福船,采用尖底设计,吃水深且船身稳固,既能抵御远洋风浪,又配备了多组船桨与风帆,顺风时可借风力疾驰,无风、逆风时也能靠人力划桨推进,转向灵活,完全不受天气制约。

  此刻海面上虽有微风,可面对高大如城、船体包裹铁甲的大明福船,这些倭国舰队就像孩童手中的玩具船,显得格外可笑——大明福船的船首高度,比倭国战船的桅杆还要高出一截,甲板上的火炮射程,远超倭国武士的竹弓射程,双方尚未交锋,胜负已分。

  倭国战船别说发起进攻,即便想靠近大明福船,都得仰着头才能看到甲板上的明军将士,这般悬殊的差距,让这场即将到来的海战,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

  明军瞭望手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报讯时忍不住带着轻蔑的笑意:“大将军,倭国战船已驶出港口列阵,看着像是些小渔船,根本不堪一击!”

  李骜站在旗舰“大明号”的甲板上,目光扫过海面的倭国船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李景隆,破天荒地开口征询意见:“景隆,你说怎么打?”

  这并非李骜闲得无聊,而是有意培养李景隆——此前李景隆虽参与过清剿倭寇的战事,却从未独立指挥过大规模海战,此次让他出谋划策,正是想让他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李景隆盯着海面上的倭国船队,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言简意赅地开口:“撞过去。”

  短短三个字,却透着十足的底气。

  他很清楚,大明福船的优势在于船身高大、船体坚固,且配备了强大的动力,即便不靠火炮,仅凭船身的冲击力,也能将倭国的平底木舟撞得粉碎。

  李骜闻言,满意地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传我号令,各舰保持阵列,全速前进,直接冲撞倭国船队,冲破其防线后,顺势拿下长崎港码头!”

  “遵令!”传令兵高声应和,将命令通过旗帜传递给各艘战船。

  瞬间,大明水师的船队加快速度,如同一支钢铁洪流,朝着倭国船队碾压而去。

  船首劈开浪涛,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甲板上的将士们握紧武器,眼神中满是斗志——他们很清楚,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没有悬念。

  海面上,松浦氏的战船看着逼近的大明福船,不少武士已面露绝望。

  松浦隆信站在旗舰上,看着越来越近的铁甲巨舰,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他知道,自己的抵抗,或许只是徒劳,但作为南朝镇守长崎港的藩主,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一场实力悬殊的海战,即将在长崎港的海面上爆发。

继续阅读:第472章 碾压!什么是坚船利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