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骜随后便在姚广孝的领路下,登上马车朝着京城外的琉璃厂而去。
这座琉璃厂藏在京郊一处僻静的庄子里,外围有禁军守卫,内里却热闹得如同沸腾的熔炉——刚推开庄子的大门,便听得“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呼呼”的鼓风声响成一片,近千名工人穿梭在数十座窑炉之间,忙得脚不沾地。
靠近门口的区域,是原料处理区,工人们正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比例混合,粗粝的石英砂在石碾下被磨成细粉,筛子扬起的粉尘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中间区域并排立着十余座高耸的窑炉,炉口通红,热浪扑面而来,负责烧炉的工人赤着上身,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脊背滑落,每隔片刻便要往炉里添一次燃料,窑炉上方的烟囱里不断冒出淡灰色的烟雾;最内侧则是成型与冷却区,工匠们戴着厚布手套,将烧得软化的琉璃液倒入模具,或是用长杆挑起琉璃液,在转盘上拉制成各种形状,旁边的冷却架上,摆放着刚成型的琉璃器皿,有的还带着淡淡的温度。
姚广孝指着忙碌的场景,对李骜解释道:“烧制普通彩色琉璃并不难,您之前给的原料配方与烧制方法,工人们三个月便掌握了。可无色琉璃要求极高,石英砂里的杂质要彻底剔除,窑温的控制也得精准到分毫,差一点就会烧出带色或有气泡的成品,匠人们前前后后试了上百次,才总算摸透了门道。”
说话间,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匠人迎了上来,他是琉璃厂的总工匠,名叫周老栓,手里还拿着一块刚冷却的淡青色琉璃片,见到李骜,立刻躬身行礼:“参见镇国公!听闻国公今日来视察,匠人们特意准备再烧一炉无色琉璃,请国公指点!”
李骜点头笑道:“好,我倒要亲眼看看咱们大明的无色琉璃。”
周老栓立刻吆喝着指挥工匠们准备,烧炉的工人加大鼓风力度,窑温迅速攀升,炉口的红光愈发刺眼;负责配料的工匠端来早已提纯好的石英砂混合物,小心翼翼地倒入窑炉;众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炉口,连空气都仿佛变得紧张起来。
约莫一个时辰后,周老栓亲自上前,用长杆从窑炉里挑起一团晶莹剔透的琉璃液——那琉璃液纯净得如同冰块,没有一丝杂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快速将琉璃液倒入平板模具,待其稍稍冷却后,又用特制的工具将边缘修整齐,随后将模具放入冷却窑中慢慢降温。
又过了半个时辰,周老栓捧着一块一尺见方的无色琉璃走了出来,琉璃表面光滑平整,透过琉璃看远处的树木,清晰得没有丝毫变形,连树叶的纹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国公,您看!这便是咱们烧出的无色琉璃!”
李骜快步上前,伸手触摸琉璃表面,冰凉光滑的触感传来,他对着阳光举起琉璃,仔细端详片刻,兴奋得连连点头:“好!好!就是这个宝贝!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亲兵,高声下令:“传我命令,琉璃厂所有匠人,每人赏金五百两!周老栓总领有功,额外赏银一千两!”
“多谢国公!多谢国公!”周老栓率先跪倒在地,声音激动得颤抖,其他工匠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对着李骜跪拜行礼,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庄子——五百两银子,足够寻常人家过一辈子好日子,谁也没想到,不过是烧出一块琉璃,竟能得到如此重赏。
待众人平静下来,李骜拿起那块无色琉璃,对周老栓与匠人们说道:“这无色琉璃只是第一步,我今日还有个新任务交给你们——在琉璃的基础上,研究制作两种东西。一种是‘眼镜’,用小块琉璃磨成合适的弧度,装在镜框里,能让看不清小字的人看清东西;另一种是‘望远镜’,用不同弧度的琉璃镜片组合起来,能看清远处的景物,比如几里地外的船只、城墙。”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简单画下眼镜与望远镜的大致形状,标注出镜片的要求:“眼镜的镜片要磨得轻薄,望远镜的镜片则要讲究大小与弧度的搭配,你们多琢磨琢磨,先做出几副样品来。”
匠人们刚得了重赏,正干劲十足,看着纸上的图样,又听李骜说这两样东西是“大明独有的宝贝”,顿时来了兴致。
周老栓接过图纸,拍着胸脯保证:“国公放心!老奴与匠人们定当全力以赴,早日把眼镜与望远镜做出来!”
李骜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道:“研究过程中若有需要,无论是原料还是工具,都可直接向实业局报备,姚顾问会全力支持你们。”
说罢,他又在琉璃厂里转了一圈,查看了不同窑炉的烧制情况,对成品质量与生产流程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才带着姚广孝离开。
来到工厂外面,李骜看向姚广孝,沉声道:“琉璃的价值,想必你心中也清楚,所以这琉璃烧制工艺绝不能外传,这些匠人待遇一定要高,但也要派人驻守在旁边,让他们签署保密协议,绝不能传播出去!”
他深知,无色琉璃是大明独有的“财富密码”,一旦工艺外泄,不仅会失去海外贸易的垄断优势,还可能被外邦用来制作武器或航海设备,反过来威胁大明,必须从源头堵住泄密的可能。
听到这话,姚广孝立刻回道:“国公放心,这些贫僧已经想到了,这些匠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这个庄子里面,子承父业,绝不会外泄!”
他早就在庄子外围设了三层守卫,第一层是锦衣卫巡逻,第二层是实业局的亲信管事,第三层是专门负责监督匠人的护卫,匠人及其家眷的饮食、物资都由庄子统一供给,严禁私自与外界接触。
同时,他还与匠人签订了“生死契”,若有人泄露工艺,不仅本人会被严惩,家人也会失去庄子内的生活保障,而坚守保密的匠人,除了高额月银,还能享受子女免费读书、家人免费就医的福利,从根本上断绝他们泄密的念头。
此外,琉璃厂的原料采购、窑炉操作、成品存放等环节,都由不同的匠人负责,每人只掌握其中一环,确保没人能完整掌握整个烧制工艺,彻底锁死泄密的路径。
李骜听后笑着拍了拍姚广孝的肩膀,有这么一位智绝通天的谋士辅佐,确实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坐在返回京城的马车上,李骜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心中满是期待——无色琉璃的成功烧制,只是一个开端,待眼镜、望远镜问世,不仅能在大明内部打开广阔市场,更能在海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
毕竟,这两样东西在如今的世界上,还属独一份,而掌握了独家技术,就等于掌握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更等于为大明的远洋探索、军事防御,添上了一双“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