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下葬!秉承父辈余烈!
朕闻上古2025-10-21 16:452,510

  大将军徐达病逝的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悲痛。

  无论是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还是乡野之间的黎民百姓,无不为这位开国功臣的离世而哀伤。

  消息传开当日,朱元璋悲痛欲绝,当即下令辍朝三日,以表达对徐达的哀悼之情。

  在朝堂上,朱元璋对着群臣哀叹道:“天何夺吾良将之速!徐达跟随朕三十余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骤然离世,朕失一臂,大明失一柱石啊!”

  说罢,这位铁血帝王竟是当众落下泪来。

  群臣见状,也纷纷跪地,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为了让徐达走得风光,朱元璋下令由镇国公李骜亲自主持徐达的葬礼。

  李骜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葬礼的筹备工作中。

  他亲自挑选葬礼的吉日,安排葬礼的流程,邀请前来吊唁的宾客,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葬礼当天,整个应天府都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之中。

  魏国公府内外,挂满了白色的挽联和灯笼,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文武百官身着丧服,依次进入府中,向徐达的灵位行礼哀悼。

  百姓们也自发地聚集在魏国公府外,焚香祭拜,表达对这位名将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朱元璋更是亲至徐达家中参加葬礼。

  他身着素服,面色凝重,走到徐达的灵位前,深深鞠了三个躬。

  看着灵位上徐达的画像,朱元璋的心中再次涌起无尽的悲痛。

  他想起了自己和徐达一起并肩作战的岁月,想起了徐达为大明所做的一切,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随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了一系列追封和赏赐的诏令: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在钟山之阴,就在他自己的帝王陵墓——明孝陵旁边,让徐达在九泉之下也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亲自为徐达撰写神道碑文,后来这篇碑文被称为“御制中山徐武宁王神道碑”,以彰显徐达的功绩;允许徐达配享太庙,让他永远接受大明皇室的祭祀;赠其家三世皆为中山王,女也被封为中山王夫人。

  这些荣誉和赏赐,是朱元璋对徐达一生功绩的最高认可,也是对这位兄弟和功臣的最后送别。

  就在葬礼仪式即将开始的时候,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从外面匆匆赶来。

  来人正是徐达的长子徐允恭,他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后,立刻从岭北日夜兼程地赶回来,终于在葬礼开始前赶到了家中。

  看到家中的葬礼场面,徐允恭的眼中满是悲伤之色。

  他冲到徐达的灵位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失声痛哭起来。

  “父亲!儿子来晚了!儿子不孝啊!”徐允恭的哭声撕心裂肺,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李骜见状,连忙上前扶起徐允恭,安慰道:“大哥,节哀顺变!岳父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他不会怪你的。如今葬礼还未开始,有我在,一定会让岳父走得风光体面,绝不会让他蒙羞。”

  徐允恭感激地看了李骜一眼,点了点头,强压下心中的悲痛,擦干眼泪,站到了一旁。

  在李骜的主持下,葬礼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是宣读朱元璋的追封诏令和神道碑文。

  当念到徐达一生的功绩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不少人再次流下了眼泪。

  随后,是文武百官和亲友的吊唁仪式。

  每个人都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徐达的灵位行礼,表达自己的哀思。

  李骜始终站在最前面,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葬礼的各项事宜。

  他安排人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安排人准备祭品和纸钱,安排人组织送葬的队伍,确保葬礼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在送葬的队伍中,朱元璋亲自为徐达扶灵,这是对一个臣子最高的礼遇。文武百官和百姓们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地向钟山之阴的墓地走去。

  一路上,哭声不断,纸钱纷飞。

  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都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为徐达送行。

  到了墓地后,按照既定的仪式,将徐达的灵柩安葬好。

  朱元璋亲自为徐达培土,然后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天德,你安息吧。咱会时常来看你的,大明的江山,咱会替我们守护好。”

  葬礼结束后,朱元璋在李骜和徐允恭的陪同下,参观了徐达的陵墓。

  他看着墓碑上自己亲自撰写的碑文,心中感慨万千。

  “骜儿,”朱元璋转过身,对李骜说道,“徐达的后事,你办得很好。朕很满意。以后,徐家的事情,你要多费心照顾。”

  “陛下放心,我定当竭尽所能,照顾好徐家的每一个人,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和岳父的期望。”李骜躬身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徐允恭,说道:“允恭,你的难处大家都看在眼里,你父亲一生忠勇,你要好好向你父亲学习!将来,为大明多做贡献,不要辜负你父亲的教诲。”

  “臣遵旨!”徐允恭躬身行礼道,已经是虎目含泪。

  自古忠孝两难全!

  他奉命坐镇岭北,距离金陵万里之遥,以致于都没能及时赶回来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本就是为人子者最大的不孝。

  可是皇帝陛下这番话,无疑是在开导于他。

  父亲徐达为了大明奉献了一生,他作为徐达的儿子,更应该继承父亲的遗志,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无法自拔。

  徐允恭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

  他知道,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不希望看到自己这个样子。

  他想起了父亲平日里的教诲,想起了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想起了父亲对大明的忠诚。

  父亲一生都在为大明奔波劳累,从未有过一丝怨言。

  如今父亲离开了,他必须扛起父亲留下的重担,继续为大明守护好边疆。

  岭北是大明的北方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蒙古残余势力虽然元气大伤,但仍在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可能南下入侵。

  他作为镇守岭北的主帅,责任重大。

  他不能因为个人的悲痛而影响了军务,不能让父亲一生守护的大明江山受到丝毫威胁。

  皇帝陛下的开导,让徐允恭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他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的遗志,像父亲一样,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要守护好岭北的每一寸土地,不让蒙古人有可乘之机。他要训练好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让大明的北方边境永远安宁。

  他要让父亲在九泉之下看到,他的儿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没有辜负大明的信任。

  徐允恭再次向朱元璋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请您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继承父亲的遗志,守护好大明的北方边境,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一切!”

  朱元璋看着徐允恭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徐达没有白养这个儿子,徐允恭不愧是徐达的后代。

  “好!”朱元璋说道,“朕相信你。有你镇守岭北,朕就放心了。”

  随后,朱元璋拍了拍徐允恭的肩膀,转身离开了墓地。

  徐达的葬礼,是大明开国以来最为隆重的葬礼之一。

  它不仅彰显了朱元璋对徐达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认可,也让天下人看到了大明王朝对功臣的尊重和礼遇。

继续阅读:第547章 冲突!徐增寿的前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