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面圣!李善长与朱元璋!
朕闻上古2025-07-28 18:032,296

  就在李文忠警告李骜时,乾清宫内也正进行着一场谈话。

  头发花白的李善长颤巍巍地跪倒在地上,已经跪了快一个时辰。

  可老朱却好似没有看到一样,自顾自地批阅奏章,压根就不理会这位当朝太师。

  见此情形,李善长哪里还不明白,他这是真的触怒了龙颜,可一向骄傲自负的他,却又不愿意轻易低头。

  二人就这么僵持着,谁都没有率先开口。

  直到李善长身子摇晃,快要坚持不住时,老朱这才轻笑了一声。

  “爱卿既然老了,那就不要硬撑了!”朱元璋慢条斯理放下朱笔,手指叩击案几发出清脆声响,“朕记得爱卿洪武四年就致仕了吧?不回乡颐养天年,还在这京城呆着干什么?”

  皇帝的话语冰冷至极,虽然口口声声都在喊“爱卿”,可傻子都听得出来他这话语之中夹杂的滔天怒火。

  李善长听后不禁身子一颤,脸色也逐渐变得苍白了起来。

  他与朱元璋君臣多年,哪里听不出这话外之音。

  朱元璋是要将他逐出京城啊!

  “陛下息怒,老臣知错了!”

  面对震怒中的皇帝陛下,李善长果断开口认错,额头重重磕在冰凉地面。

  但朱元璋却嗤笑了一声,反问道:“爱卿辅佐朕开国有功,劳苦功高,何错之有?”

  李善长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臣管教不严,以致于李存义犯下如此大错,但勾结江南士绅走私谋利一事,尽皆是李存义的小妾姐弟所为,还请陛下……”

  话音未落,老朱就猛地暴起,抓起桌上的白玉镇纸狠狠砸在了李善长头上。

  伴随着一声惨叫,李善长登时头破血流,鲜血顺着脸颊滑落,也彻底吓得他瘫软在地上。

  “你真当朕是傻子吗?任你欺瞒哄骗,随你糊弄过去?”

  朱元璋余怒未消,抓起桌上锦衣卫的密报,就砸到了李善长身上。

  “看看,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这都是毛骧在江南拷问出的供词!”

  “供词上面写得清楚——李存义的小妾、还有那吴三,不过都是提线木偶,真正的牵线人是谁?”

  朱元璋脖颈青筋暴起,眼睛陡然变得血红:“海禁是朕亲颁国策,你竟敢勾结江南士绅私开海市!那些走私的金银,能填满国库了吧?”

  “陛下!”李善长不知哪来的力气,挣扎着跪坐起来。

  血糊住的眼睛里燃起疯狂的光,“当年臣弃滁州县令不做,随陛下转战江南,十余年鞍前马后!可陛下如何待我?”

  苍老的声音在空旷大殿回响,惊得殿内侍卫宫女全都跪倒在地上。

  李善长额角鲜血汩汩渗出,顺着皱纹沟壑蜿蜒而下。

  朱元璋的声音还在耳畔震荡,他却感觉不到疼痛——胸腔里翻涌的怒意早已淹没了所有知觉。

  眼前这个挥袖怒斥的帝王,与记忆中那个在滁州城外执手相迎的青年全然重叠不上。

  三十载鞍前马后,九死一生为他平定江南,如今竟被这般羞辱!

  白玉镇纸砸在额角的力道,远不及“狗眼”二字刺痛人心。

  他想起洪武三年受封时,朱元璋亲手将韩国公金印按在他掌心,说“卿功可比萧何”;想起大封功臣时,自己位列六公之首,画像高悬功臣庙第一席。

  这些荣耀此刻如锋利的钢针,一下下戳刺着他的自尊。

  颤抖的手指死死抠住青砖,李善长指甲缝里嵌满血泥,他突然想起《汉书》里记载的萧何,纵使功高震主,刘邦也从未如此折辱。

  而自己,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推动海禁是为稳固国本,就算从里面捞了些银子,难道就要将他数十年功绩一笔勾销?

  帝王的猜忌竟比刀剑更冰冷,比砒霜更致命。

  读书人的骄傲充斥心田,李善长猛地挺直佝偻的脊背。

  这一刻,往日朝堂上谨小慎微的首辅、面对帝王永远低眉顺眼的老臣尽数褪去,只剩下一个被激怒的骄傲灵魂。

  御座上的身影还在厉声斥责,他却充耳不闻,满心只剩一个念头:没有我李善长,哪来今日的大明天下!

  这念头如野火燎原,烧尽了最后一丝君臣情分,烧得他彻底抛开了所有顾忌。

  “陛下当年强迫老臣致仕,这不是卸磨杀驴、鸟尽弓藏是什么?”

  朱元璋猛地攥住龙椅扶手,指节因过度用力泛起青白,红着眼眶死死盯着匍匐在地的身影,记忆如决堤的江水汹涌而至。

  濠州城外初见时,那个侃侃而谈的老书生,以汉高祖激励自己;应天城里,暴雨夜他蹚着积水核查粮草,蓑衣上滴落的水珠在账簿间晕开墨痕;鄱阳湖血战最危急时,是李善长连夜调运二十万石军粮,解了三十万大军断炊之危。

  吴王帐中,烛火摇曳下他伏案改制盐引茶法;洪武初定,又是此人彻夜不眠编纂《大明律》。

  每一个决定王朝走向的关键时刻,这张清癯的面孔总在自己身后,递上最稳妥的谋划。

  那些年称兄道弟的过往,那些共同绘制大明蓝图的深夜,此刻都化作锋利的刀刃,一下下剜着心口。

  喉间泛起铁锈味,朱元璋闭眼的刹那,听见胸腔里传来沉闷的轰鸣。

  记忆中并肩作战的热血温度,与眼前背叛者的身影剧烈碰撞,将君臣三十年情谊搅成混沌的漩涡。

  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一下比一下更压抑,更漫长。

  好,好一个李善长啊!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朱元璋才终于开口。

  “朕不会杀李存义父子。”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平静下来,仿佛暴风雨后的海面,“明日起,他们去崇明岛垦荒。至于你……”

  帝王睁开眼,目光如刀剜进李善长心底,“即刻离京,去凤阳颐养天年。”

  李善长难以置信地抬头望向御座,浑浊的瞳孔剧烈震颤。

  他望着那个曾经与自己彻夜谋划天下的身影,此刻却像隔着万重迷雾。

  震惊如寒芒刺进眼底,惶恐似潮水漫过心头,无数回忆在脑海中翻涌。

  三十载风雨同舟,八千里山河共拓,那些在战火里结下的情谊,在朝堂上达成的默契,难道真的比不过江南那点银子?

  李善长突然笑出声来,艰难起身之后,步履蹒跚地转身离去,却始终没有行叩拜大礼,更是没有谢恩。

  老朱望着他的背影,眼中满是凌冽杀机!

  毛骧的身影从幕后走出,硬着头皮提醒道:“陛下,就这样放过他……”

  说实话,毛骧是真觉得可惜,毕竟锦衣卫的首要目标,就是这个李善长。

  若是今日放虎归山,那锦衣卫可就真的麻烦了。

  朱元璋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吓得毛骧连话都不敢说了,直挺挺地跪倒在地上。

  “锦衣卫继续追查海禁走私案,无论是谁全都给朕揪出来!”

  “至于李善长,朕自有决断!”

继续阅读:第222章 太子标来了!百姓的诉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