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密谋!定让李骜身败名裂!
朕闻上古2025-09-19 16:002,486

  天津卫每日人潮涌动,百姓拖家带口奔赴实业局招工点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不出半月就传到了京城。

  詹徽府邸的书房里,烛火彻夜未熄,詹徽、沈缙、李原名三人围坐在案前,脸上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连端茶的手都带着几分颤抖——他们盼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扳倒李骜的机会。

  “诸位,你们都听说了吧?李骜在天津疯了!”

  詹徽率先拍案而起,声音里满是激动,“短短半个月,他竟招了一万多百姓,还放话要继续招人!这哪里是办实业?分明是在聚众!”

  沈缙捻着胡须,眼中闪过阴鸷的光:“詹大人说得没错!天津周边府县的百姓都跑光了,地里的庄稼没人种,来年北疆必定粮食减产,到时候百姓没粮吃,定会生乱,这都是李骜造的孽!”

  李原名也跟着附和,语气里满是幸灾乐祸:“更妙的是,实业局哪来那么多钱粮养这么多人?我听说天津分局的存粮已经快见底了,李骜还在硬撑着招人。”

  “再过些日子,要么他克扣百姓工钱、断了百姓口粮,激起民怨;要么他就得向朝廷伸手要银子,到时候咱们就能参他‘挥霍国帑、劳民伤财’!”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詹徽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拿起毛笔,手指在纸上点了点:“咱们得抓住这几个罪名,往死里参他!”

  “第一,‘聚众滋事’——一万多百姓聚在天津,里头十有八九是北疆逃荒的流民,本就心怀不安、易受蛊惑。可李骜倒好,既不按朝廷规制登记流民户籍、厘清人员来历,也不派专人约束管理,任由他们随意聚集在临时棚屋,白日里虽在做工,夜里却常有三五成群游荡者。更甚者,他还在四处张贴招工文书,继续招揽百姓,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天津聚集的流民怕是要突破两三万!”

  “这么多人混杂一处,鱼龙混杂,若是有别有用心之人——无论是前朝余孽、草原细作,还是对朝廷不满的乱民——趁机煽动,说些‘朝廷不顾百姓死活’‘跟着李骜才有活路’的浑话,极易勾起流民对朝廷的怨怼,进而引发骚乱。一旦乱起来,流民冲击衙署、抢夺物资事小,若有人借势竖起反旗,北疆本就脆弱的安稳局面定会被打破,到时候不仅天津要乱,周边永平、河间等府也会受波及,这可是实打实动摇国本的大罪!李骜身为镇国公,明知流民聚集的风险,却置之不理,分明是渎职,更是对江山社稷不负责任!”

  “第二,‘误农误国’。”沈缙凑上前,指着纸上的字补充道,“永平、河间等地本就地处北疆,气候寒凉,一年只能种一季庄稼,且土地贫瘠,耕种全靠人力精耕细作才能有微薄收成。可李骜倒好,拿着每月三百文工钱、管吃管住的条件,把这些府县的百姓都哄去天津做工——如今去的不仅是无地流民,连有田有地的农户都抛了庄稼往天津跑!”

  “派人去问问永平府的里正,搜集实业局的罪证,比如如今各村镇里,十户有七户锁了门,地里的冬小麦没人除草、没人施肥,有的甚至刚种下就荒在那里;河间府的棉田,到了该摘棉桃的时节,却连个采摘的人影都没有,棉花全烂在了地里。百姓都去做工了,地里的庄稼荒了,来年这些府县的粮食必定大幅减产,到时候别说百姓自己吃粮,连官府的赋税都收不上来!”

  “更严重的是,北疆是抵御草原部落的屏障,大同、宣府等卫所的军饷粮草,有三成要靠永平、河间等地供应。若是这些地方粮食减产,军饷供应不上,士兵们吃不饱饭,怎么拿得起刀枪?草原部落要是知道北疆缺粮、边防虚弱,定会趁机南下袭扰,到时候轻则劫掠百姓,重则突破长城防线,威胁北平安全——这‘误农误国’的罪名,可不是小事,足够李骜喝一壶的!他为了自己实业局的政绩,拿北疆边防当赌注,简直是罔顾国事!”

  李原名也不甘示弱,接着说道:“第三,‘图谋不轨’!李骜手握实业局,这实业局是什么地方?掌各地工厂、货栈,天下半数的银钱都要经他手调度,说是掌控钱粮,实则是攥着朝廷的钱袋子!如今他又在天津招聚上万百姓,这些百姓都是冲着他李骜、冲着实业局来的,吃他的粮、拿他的钱,眼里只有‘镇国公’,哪还有‘朝廷’二字?这不是笼络民心、培植私党是什么?”

  “更别说他还在天津大兴土木——建水泥厂是为了筑城,修码头是为了通水运,明着是搞建设,实则是在打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天津地处渤海之滨,北接燕云、南连山东,若是让他把水泥厂、码头都建成了,再借着水师出海的由头囤积船只、粮草,那天津就成了他李骜的‘独立王国’!”

  “他的家世背景更是吓人——叔父是曹国公李文忠,开国功勋,手握部分兵权;岳父是魏国公徐达,虽已卸甲,却仍是军中老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更别提他还娶了安庆公主为平妻,他与皇家还有这层姻亲关系。有这般家世撑腰,再加上上万百姓依附、实业局钱粮支撑,他日若是他心生异心,想在天津自立,或是联合军中旧部异动,谁能制得住他?陛下如今宠信他,可江山社稷不能赌!他今日敢在天津聚民筑城,明日就敢觊觎更高的位置,这‘图谋不轨’的隐患,必须尽早铲除!”

  詹徽闻言,重重一拍桌子:“好!就这三条罪名!咱们再联合朝中其他大臣,一起上奏折,把事情闹大!奏章要写得声泪俱下,让陛下知道李骜的所作所为有多危险,让陛下看清他的狼子野心!”

  沈缙却突然皱起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可是……陛下和太子向来支持李骜,咱们这么多奏折递上去,陛下会不会不听?”

  詹徽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陛下就算再宠信李骜,也不能不顾江山社稷!”

  “咱们只要把‘聚众叛乱’、‘粮食减产’、‘边防不稳’这些后果说严重些,再找几个北疆的官员联名上奏,证明百姓确实都跑光了,地里的庄稼确实荒了,陛下就算想护着李骜,也得掂量掂量!”

  李原名也跟着点头:“而且太子殿下虽然支持新政,但他最看重的是‘稳定’。咱们就说李骜的做法破坏了地方稳定,让北疆陷入混乱,太子殿下为了大局,说不定会反过来劝陛下约束李骜!”

  三人越说越有底气,当即决定分工合作:詹徽负责联络朝中与他们交好的大臣,尤其是那些对李骜不满的北方官员;沈缙负责草拟奏折,把罪名写得确凿无疑,再添油加醋地描述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的惨状;李原名则负责去北疆府县活动,让那些官员联名上奏,提供“证据”。

  商议完毕,詹徽看着两人,语气坚定地说:“这次咱们一定要齐心协力,绝不能让李骜再翻身!”

  “他要是倒了,实业局就成了没头的苍蝇,新政也会不了了之,咱们的好日子才能继续过下去!”

  沈缙和李原名齐声应道:“放心!这次定要让李骜身败名裂!”

继续阅读:第446章 弹劾攻讦!太子标的鼎力支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