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新朝诞生!朝日鲜明之国!
朕闻上古2025-10-13 14:402,831

  老朱听完李骜的禀报,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片刻,眼中的犹豫渐渐散去,最终缓缓点头:“朕派你亲自去一趟韩国,代表大明宣布国书,也将新国号正式裁定下来。”

  他顿了顿,看向李骜补充道:“朕看‘朝鲜’二字甚好,‘朝日鲜明’,既合上古古国之名,又寓意国运光明,比‘和宁’更显大气,就定这个国号了。你到了韩国,务必将大明的旨意传达到位,既要彰显宗主国的威严,也要让李成桂知晓,大明的认可并非无凭无据,他需恪守藩属之礼,不可有半分懈怠。”

  李骜躬身领旨:“臣遵旨!定不辱使命,将陛下的旨意完整传达,也确保济州岛的交割事宜顺利推进。”

  随后几日,礼部迅速拟定好大明国书,详细写明对李成桂即位的认可、国号“朝鲜”的裁定,以及双方宗藩关系的具体约定。

  李骜则整理行装,挑选随行护卫与官员,与等候在南京的韩国使团汇合,一同启程前往韩国。

  船队从南京出发,沿东海航线北上,一路顺风顺水,十余日后便抵达韩国的港口。

  早已接到消息的韩国官员,带着仪仗在此等候,恭敬地迎接李骜一行。

  从港口到王都开京的路上,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大明天使的风采,也好奇这位将带来新王朝命运的使者究竟模样。

  抵达开京当日,李成桂早已率领韩国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在宫门外的广场上等候。

  当李骜的仪仗缓缓靠近时,李成桂率先跪倒在地,身后的文武百官也紧随其后,整齐地行跪拜之礼,口中高呼:“韩国百官,恭迎大明天使!”

  此刻李成桂还未得到大明册封,所以在李骜面前连称王的资格都没有。

  李骜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到广场中央的高台上,手持大明国书,目光扫过下方跪拜的人群,朗声道:“大明皇帝陛下有旨,韩国文武百官及百姓听宣!”

  广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骜手中的国书上,连李成桂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知道,这一刻将决定李氏政权的最终命运。

  李骜展开国书,清晰地宣读旨意:“其一,韩国王氏统治多年,近年昏聩无能,朝堂腐败,赋税苛重,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李成桂素有贤名,起兵吊民伐罪,顺天应人,可取王氏而代之,大明予以认可。”

  听到这话,李成桂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一半——大明不仅认可了他的即位,还为他的夺权披上了“吊民伐罪”的正当外衣,彻底抹去了“僭越”的痕迹。

  要知道,此前国内士大夫虽因他的武力威慑不敢公开反对,但私下里始终以“王氏正统”为由质疑他政权的合法性,甚至有不少人暗中联络王氏残余势力,企图动摇他的统治。

  如今有大明皇帝亲口为他正名,将他的行为定义为“顺天应人”,等同于借助宗主国的权威,为他的政权盖上了“合法印章”。

  往后再面对士大夫的质疑,他只需搬出大明的旨意,便能堵住所有非议;那些忠于王氏的势力,也会因失去“非正统”的抨击借口,逐渐失去民众支持。这不仅让他在国内士大夫面前有了十足的底气,更能快速稳定人心,让李氏政权的根基彻底扎稳,不必再担心因“名不正言不顺”引发内乱。

  李骜继续宣读:“其二,兹裁定新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望新朝能如朝日般,为韩国百姓带来光明与安宁,国运昌隆,长治久安。”

  “朝鲜!”李成桂低声重复着这个国号,眼中满是激动,他身后的百官也纷纷露出喜色,这个由大明皇帝亲自裁定的国号,不仅寓意美好,更象征着新政权的合法性得到了最权威的认证。

  最后,李骜的声音变得郑重起来:“其三,朝鲜自此正式成为大明藩属国,需恪守藩属之礼,每三年向大明进贡一次,不可断绝。双方需世代友好,朝鲜若遇外患,大明可酌情相助;朝鲜亦需遵大明号令,不得与叛逆势力勾结,共同维护东海局势稳定。”

  旨意宣读完毕,李成桂与群臣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纷纷叩首谢恩,声音响彻广场:“臣等遵旨!谢大明皇帝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骜将国书递交给李成桂,说道:“李国主,大明陛下的旨意已宣读完,还望你日后恪守承诺,治理好朝鲜,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与百姓的期望。”

  李成桂双手接过国书,小心翼翼地抱在怀中,起身对李骜躬身行礼:“多谢天使传达圣意!本王定当遵守藩属之礼,世代向大明称臣,绝不敢有半分违背!”

  当日,李成桂在寿昌宫举行盛大庆典,正式宣布国号为“朝鲜”,追尊先祖,分封功臣,一个新的王朝就此诞生。

  开京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虽对政权更迭尚存疑虑,但见大明已然认可,也渐渐放下心来,加入到庆典的行列中。

  在开京停留的第三日,李成桂以“商议国书细节”为由,在王宫偏殿设下密会,仅邀李骜一人前往。

  殿内无多余侍从,唯有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摆着济州岛的舆图,气氛严肃却又透着几分默契。

  李成桂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多谢镇国公,济州岛交割之事,关乎两国盟约,本王已命人整理岛上户籍与物产清单,今日请您前来,是想与您敲定具体细节,避免日后生出分歧。”

  说罢,他将一份厚重的文书推到李骜面前,里面详细记录着济州岛的农户数量、耕地面积、草场分布及现有驻军规模。

  李骜拿起文书仔细翻阅,不时在舆图上标记要点,片刻后抬头说道:“李国主的准备倒是周全。关于官员交接,大明计划派登州卫指挥佥事接管济州岛防务,同时任命一名同知负责民政,交接时间定在一月后,届时韩国需撤走岛上所有驻军与官吏,不得留存一兵一卒,以免日后权责不清。”

  李成桂闻言点头:“这是自然,本王已传令济州岛守将,届时全力配合大明官员交接,绝无推诿。只是岛上尚有数千韩国百姓,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不知大明打算如何安置?”

  “这点李国主无需担忧。”李骜指着舆图上的村落区域,“大明会保留百姓原有的耕地与居所,只需他们按大明律法缴纳赋税、服徭役,其余待遇与大明本土百姓一致。若有百姓不愿留在岛上,大明也会提供船只,护送他们返回韩国本土,绝不强留。”

  谈及驻军安排,李骜语气更为郑重:“济州岛地处要冲,大明计划在此驻扎一千名骑兵与两千名步兵,分别驻守岛北的港口与岛南的草场。骑兵主要负责海防巡逻,防范倭寇袭扰;步兵则兼顾治安与草场看护——毕竟济州马是重要资源,大明会在此设立养马司,专门负责战马的繁育与训练,还需韩国提供几名熟悉济州马习性的牧官协助。”

  李成桂思索片刻,应道:“牧官之事好办,本王会挑选最得力的人手送往济州岛。不过,岛上的赋税与战马产出,不知大明是否会与朝鲜共享?”

  李骜早已料到他有此一问,从容回道:“赋税归大明所有,毕竟驻军与行政开支需由大明承担;但战马方面,若朝鲜日后需补充马匹,可向大明申请,大明会按成本价提供,前提是朝鲜需恪守藩属之礼,不得与大明为敌。”

  这番话既明确了双方的权益,又暗含约束,李成桂心中清楚这是合理条件,当即答应:“好!就按镇国公说的办!本王明日便下旨,命济州岛官员配合大明做好交割准备,绝不让此事出任何差错。”

  两人又就户籍登记的具体流程、文书印章的交接仪式等细节商议许久,直至暮色降临才结束密会。

  离开王宫时,李骜握着李成桂的手说道:“济州岛交割顺利,便是两国盟约稳固的开端,望李国主日后恪守承诺,与大明共守东海安宁。”

  李成桂用力点头:“本王定不负大明信任!”

  此刻他心中悬着的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济州岛虽割让给大明,但换来了政权的合法性与大明的庇护,这笔交易,对他而言稳赚不赔。

继续阅读:第522章 交割完毕!济州岛归属大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