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反转!徐达与李文忠的支持!
朕闻上古2025-09-19 16:002,449

  帅帐之内,气氛凝重。

  就在这时,徐达忽然开口:“老夫信李骜。”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捕鱼儿海:“脱古思帖木儿生性多疑,越是偏僻之地,他越可能觉得安全。五万兵马牵制和林,主力奇袭捕鱼儿海,此计虽险,却有出其不意之效。”

  李文忠紧随其后:“徐帅说得是。”

  两位元老级将领一表态,厅内的气氛顿时变了。

  徐达是军中定海神针,从濠州起兵时便跟着陛下南征北战,鄱阳湖大败陈友谅、攻克元大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生未尝败绩,是公认的大明第一大将军,他的话在军中比圣旨还好使;李文忠是皇帝亲外甥,自幼在军中耳濡目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单骑冲阵的悍勇连常遇春都赞过,如今执掌五军都督府,手握调兵实权,论威望与能力,在诸将中无人能及。

  他们二人不仅是功勋卓著的元老,更是这场北伐的定盘星——徐达坐镇后方能稳军心,李文忠随军出征能振士气。

  此刻他们公开支持李骜的计划,等于给所有将领吃了颗定心丸。

  先前那些“捕鱼儿海太远”、“风险太大”的疑虑,在两位大佬的态度面前,顿时显得站不住脚。

  众将心里都清楚,徐达从不打无把握的仗,李文忠更不会拿自家性命开玩笑,既然他们敢信李骜,这计划便绝非凭空臆断。

  原本紧绷的空气渐渐松弛,不少人暗自点头,觉得或许真该跟着这位年轻主帅拼上一把。

  李骜也主动开口笑道:“大家不要忘了,这脱古思帖木儿从他爷爷辈起,那可都是‘逃跑专业户’啊!”

  他指尖在舆图上元大都的位置点了点:“想当年元顺帝坐镇大都,眼看我大明军队兵临城下,不恋栈皇位,连夜带着后宫、宗室往漠北跑,把一座空城留给了徐帅,这脚底抹油的功夫,怕是草原上没几人能比。后来明军追到上都,他老人家二话不说,又往北窜,硬是把皇都当客栈,跑起来比谁都利索。”

  说着又指向和林方向:“到了他父亲爱猷识理答腊,更是把这‘家风’发扬光大。李帅当年直捣应昌,他听说大军将至,连传国玉玺都顾不上带,骑着快马就往漠北深处钻,一路跑到和林才敢喘口气。父子俩一脉相承,遇上硬仗从不想着死磕,先琢磨着往哪跑最安全。”

  李骜放下手,目光扫过众人:“脱古思帖木儿骨子里流着这路血,如今咱们大军压境,他躲在捕鱼儿海这种偏僻地方,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留好了退路——一旦风声不对,往更北的戈壁或者西边的河谷一钻,寻常军队根本追不上。可也正因如此,他才不会想到咱们敢直奔这绝地,这便是咱们的机会。”

  此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细细回味起元顺帝弃都北逃、爱猷识理答腊抛玺狂奔的旧事,那些尘封的战史被李骜用诙谐的语气一讲,竟透着几分荒诞。

  片刻后,不知是谁先“噗嗤”笑出了声,紧接着,议事厅里的沉闷一扫而空,王弼、胡海等老将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先前紧绷的神色渐渐松弛下来。

  “昭武侯这话在理!”王弼捋着胡须笑道,“这爷孙三代,跑起来确实一个比一个快!”

  胡海也点头道:“这么说来,捕鱼儿海还真合他们的性子——偏僻,好跑!”

  笑声中,众将心里的疑虑消了大半。

  李骜这看似玩笑的话,却点透了北元皇室的软肋,也让那看似冒险的计划,多了几分合乎情理的依据。

  厅内的气氛重新活络起来,先前的质疑声,已化作对接下来行动的思索与期待。

  王弼抱拳道:“既然徐帅与李帅都信昭武侯,末将愿听号令!”

  “末将听令!”胡海、张翼等将纷纷附和,先前的质疑化作了齐声领命。

  李骜收起帅印,神色缓和了些:“多谢诸位信任。此次奇袭,需得隐蔽行军,白日蛰伏,夜间疾行,沿途不得生火,不得喧哗,务必在正月十五前抵达捕鱼儿海外围。”

  他指着舆图上的路线:“王弼将军率五千精骑为前锋,清除沿途的北元游哨;胡海、张翼二位将军各领一万骑,护卫中军两翼;李文忠将军随我坐镇中军,掌管信号传递。待抵达捕鱼儿海,再依实际情况部署总攻。”

  “末将领命!”

  议事结束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

  徐达拉住正要离去的李骜,粗糙的手掌紧紧攥着他的胳膊,指腹摩挲着甲胄上的纹路,低声提醒道:“天寒地冻的,千万不要意气用事。捕鱼儿海那边情况不明,若是寻不到汗廷下落,就当是探了回路,整军回来便是,犯不着跟风雪较劲,更犯不着跟自己死磕。”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只有至亲才有的恳切。

  身为李骜的老丈人,他方才在众将面前选择支持李骜出兵捕鱼儿海的决议,那是身为统帅的理智——既已定下方略,便要同心协力。

  可关起门来,心里却并不怎么认可这桩冒险的计划。

  徐达望着窗外呼啸的风雪,眉头不自觉地拧起。

  他征战一生,从濠州打到大都,与元军周旋了半辈子,太清楚北元皇室的滑溜。

  脱古思帖木儿虽是草包,可祖辈传下的逃跑本事却半点没丢,真要藏起来,茫茫草原上想揪出个人来,比大海捞针还难。

  若是这么容易就抓到了北元大汗,那他们这些人算什么?

  徐达自己当年兵临大都,元顺帝跑得比兔子还快;李文忠奔袭应昌,爱猷识理答腊照样能在眼皮子底下溜走。

  他们这些老将费了多少心力,折了多少弟兄,都没能将北元皇室一网打尽,如今李骜轻飘飘一句“汗廷在捕鱼儿海”,就能成了?

  这要是真成了,他们这些浸淫沙场数十年的人,岂不成了笑话?

  想到这里,徐达拍了拍李骜的肩膀:“那地方冬天极寒,夜里能冻掉耳朵,务必让将士们每隔一个时辰就活动活动,莫要让冻僵的战马拖慢了行程。”

  随即他叹了口气,松开手:“去吧。万事小心,实在不成,就回来。大宁有老夫在,天塌不了。”

  李骜看着老丈人眼底复杂的神色,有担忧,有质疑,更有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他重重点头:“岳父放心,我晓得轻重。”

  转身走出房门时,风雪灌进领口,带着刺骨的寒意。

  李骜知道,徐达的提醒里藏着半辈子的战场经验,也藏着老一辈将领的骄傲与疑虑。

  可这一战,他必须去打——不为证明谁比谁强,只为那些埋骨草原的袍泽,为那些盼着太平的百姓,也为了怀里那封还没来得及拆开的家书。

  身后,徐达的身影立在廊下,望着他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挪动。

  风雪落在他的发间眉梢,转眼便积了薄薄一层白,像极了他此刻复杂难明的心境。

  片刻之后,李骜翻身上马,银甲在雪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他勒转马头,对着身后三万铁骑扬声道:“目标捕鱼儿海,出发!”

  马蹄踏碎冻土的声响沉闷而密集,三万铁骑如一道黑色洪流,很快便消失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寒风卷着雪沫,将他们的踪迹迅速掩埋,仿佛从未出现过。

继续阅读:第395章 血债血偿!迟来一步的喜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