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雷霆手段!以暴制暴!
朕闻上古2025-07-28 18:002,229

  朱标手中的茶盏险些跌落。

  他盯着侃侃而谈的李骜,喉结艰难地滚动。

  李骜这个小子,真是有些够狠啊!

  此刻周身散发的肃杀之气,竟让他生出几分陌生感。

  老朱却是眼睛一亮,兴冲冲地开了口。

  “骜儿,继续说下去!”

  他苍老的嗓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亢奋,浑浊的瞳孔因激动泛起血丝。

  “这西南边陲,包括云南、贵州、川蜀和湖广四地皆有大量土蛮土司存在,朝廷镇压一地之后强行将云南土司土蛮迁徙至川蜀安置,或者将贵州土司土蛮迁徙至云南等地异地安置。”

  李骜微微踱步,语速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这些土司土蛮之所以敢与朝廷对抗,就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山林环境,占据了天时地利,一旦将他们迁徙去了其他地方,与此地土司土蛮难以融合,自然就只能将朝廷视为倚仗,再也离不开朝廷的支持,否则他们会被地方土著吞得连渣都不剩!”

  “朝廷当行‘移山填海’之计!将滇西思氏迁至川南,把黔东宋氏徙往滇北,让这些地头蛇离开老巢!”

  “而地方土蛮自然也挥被牵制,相当于朝廷在此地安插了一颗钉子!”

  老朱闻言一怔,原本期待的神情瞬间被震惊所取代,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直勾勾盯着侃侃而谈的李骜,浑浊的瞳孔里翻涌着惊涛骇浪——这个他自以为了解的小子,此刻竟像换了个人,周身散发着让他都心悸的狠厉锋芒。

  “以夷制夷……强制迁徙……”朱元璋喃喃重复,喉结艰难地滚动。

  这个计策,确实够毒辣,但也的确有效,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年轻人能够想出来的。

  回想起确定对云南用兵后,老朱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军事行动,而是急切地召集文武重臣在君前展开奏对,一心商讨接下来如何治理云南。

  毕竟云南的情况太特殊了,汉夷杂居,土司众多,又地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对于傅友德大军能否扫平云南,老朱对此充满了十足的信心,从始至终都未曾忧虑过会失败。

  然而那些文官儒生,摇头晃脑呈上的折子,不是“抚字安边”就是“仁德怀远”,墨迹未干的谏言里,满是书生们不切实际的幻想。

  老朱一想到这些,心中就涌起一阵厌烦。

  全都是些狗屁话!

  “胡元用百年都没能啃下的硬骨头,”朱元璋突然冷笑,笑声里带着三分自嘲,“这群酸儒倒以为靠几篇文章就能让土司们俯首称臣?”

  一个个都是只知道高喊口号的混账东西!

  直到今日,老朱终于从李骜口中听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好!好!好!”

  “骜儿你终于说出了朕想听到的话!”

  以夷制夷,以土司治土司,强制进行迁徙!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办法,大明王朝后面也做了,只是效果不怎么好。

  一是地方土蛮又不傻,人家之所以表面归顺大明,就是为了守护家园,我认可你做皇帝,你允许我继续在家园里生活,大家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结果朝廷“背信弃义”强制让他们迁徙,这些土蛮肯定不会忍,奋起反抗那是肯定的事情。

  二是此计是建立在朝廷肯对土蛮大规模用兵的基础之上,将他们打服了杀服了,土蛮才会真正听话,而朝廷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是以这计划放在大明中后期,可行性其实不大。

  但是放在现在,那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标深吸了一口气,低声提醒道:“此计太过凶险!若激起众怒……”

  “标儿,你怕什么?”朱元璋突然转向面色凝重的太子,眼中闪着狼一般的凶光,“当年陈友谅六十万水师压境,张士诚断我粮道,朕怕过吗?这些土司比龙湾的火炮还厉害?”

  太子标额间渗出冷汗,“父皇,只是……云南土司大小三百余,若同时迁徙,必然激起民变!一旦他们联起手来,三十万大军深陷群山,粮草难继,后果不堪设想!”

  他急切地望向李骜,“李骜,土司治理属地多年,百姓只知有土官不知有朝廷,强行迁徙,怕是要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李骜忽然露出一抹森然笑意:“所以,我们只需动几家刺头。”

  “就拿思氏开刀!这思氏狼子野心,暗中勾结暹罗,囤积粮草器械。朝廷可先以‘私通外邦’之罪,将其满门押解应天。”

  “可其余土司不会坐视不理!”朱标急得声音发颤。

  “那就让他们看看,反抗的下场!”

  “越是犹豫,祸患越大!”李骜突然拿起银签,在舆图上划出数道裂痕,“今日不迁,明日这些土司便要裂土封疆!”

  “但只要迁走几家刺头,其余土司定会争相示好,主动纳粮献兵。”

  “到了那时,云南才真正姓朱!才真正会成为大明的疆土!”

  朱元璋沉默良久,突然仰头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

  “好!好一个以暴制暴!好一个以夷制夷!”

  “标儿,你看好了,这才是朕要的雷霆手段!”

  听到这话,太子标无奈地叹了口气。

  李骜见状再次提醒道:“太子殿下,若是不趁现在,朝廷留有余力,将这些云南土司一一削平,彻底解决掉这些隐患。”

  “日后若国库空虚,兵甲锈蚀,”李骜的声音低沉却坚定,“朝廷还有能力调集大军吗?到那时,西南的土司们只怕会像野草般疯长。”

  太子标听后顿时一怔,直接愣在了原地。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李骜的良苦用心!

  现在不解决这些隐患,只会给后世子孙留下祸端!

  太子标浑身一震,寒意从脊梁窜上后颈。

  他终于看清了李骜眼底的灼烈——这不是简单的军事手段,而是为大明江山斩断荆棘的决绝。

  “咱们现在能做的,就算吃些苦头也要做!”

  “为后世子孙,开出一个万世太平!”

  这句话如重锤砸在朱标心头。

  他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治乱世需用重典”,想起自己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仁政”,此刻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朱元璋霍然起身,大步走到李骜面前,双手重重按在他肩头。

  “好!好!好!朕原以为你只是善战的猛将,今日才知你胸中韬略,竟比刘伯温更胜三分!”

  李骜谦逊笑道:“舅爷过誉了。”

  老朱是什么人?

  大明王朝的开国帝王!

  从乞丐杀成天子的铁血皇帝!

  他可完全没有太子标表面上的仁义!

  雷霆手段,以暴制暴,这才是最符合老朱胃口的方式!

继续阅读:第122章 恶客登门!莽夫常茂!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暴徒,老朱绷不住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