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骜与李成桂敲定所有条款后,便不再停留。
次日清晨,他率领船队驶离仁川港,朝着倭国方向进发。
站在甲板上,李骜望着渐渐远去的韩国海岸线,心中并无太多波澜——济州岛的归属已尘埃落定,李成桂的合作承诺也已敲定,接下来只需静待其完成改朝换代,大明便可名正言顺地接收济州岛。
李成桂想要彻底推翻韩国、建立新王朝,至少还需一两年时间。
他虽掌控了韩国军权,扶持了恭让王作为傀儡,但改朝换代绝非易事——需先逐步清除朝堂内李穑一派的旧贵族势力,将行政权、财权彻底收归己手;还要在地方推行私田改革,稳固底层百姓的支持,同时暗中造势,让士林阶层逐渐接受“李氏代王”的事实,这每一步都需耗费时间与心力,绝非短期内能完成。
即便有大明的暗中支持,韩国王室的残余势力与以李穑为首的旧贵族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王室后裔虽无实权,却仍是部分旧臣心中的“正统象征”,他们会暗中联络对李成桂不满的官员,散布“李成桂弑君乱政”的言论,动摇民心;李穑更是会利用自己士林领袖的身份,联合门生故吏上疏弹劾,甚至可能暗中勾结地方将领,试图发动兵变,在朝堂与地方掀起多轮反扑,给李成桂制造重重阻碍。
但这些都不在李骜的担忧范围内——历史早已证明李成桂的成功,他深知李成桂有足够的手腕与实力,能在一两年内扫清障碍,最终登上王位。
对李骜而言,只要李成桂承诺的济州岛与贸易合作能兑现,韩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无需他过多插手;他当前的核心任务,是按部就班推进东海贸易布局——督促江南工厂尽快投产、完善长崎与高知等港口的基础设施、协调水师保障航线安全,这些事务远比干预韩国内政更为重要,也更能推动大明实现“国库充盈、免除农税”的目标。
眼下,倭国才是大明东海战略的核心,九州、四国二岛的治理与贸易港口的筹备,才是重中之重。
经过数日航行,李骜的船队顺利抵达倭国长崎港口。
远远望去,港口内已停泊着数十艘大明水师的战船,船帆上的“明”字旗号在海风中招展,尽显威严。
码头上,汤和、俞通源等水师将领早已身着铠甲,率领一众官员等候在此,见李骜的船队靠岸,当即快步上前迎候。
“末将汤和、俞通源,恭迎镇国公回府!”两人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李骜翻身下船,扶起二人笑道:“汤将军、俞将军辛苦,这段时间倭岛的事务,劳烦二位了。”
随后,众人一同前往倭岛都护府衙署,汤和与俞通源当即向李骜汇报水师近期的工作。
原来,自李骜离开倭国前往大明后,水师便按照既定计划,对九州、四国二岛展开全面管控。
“大将军放心,经过三个月的整顿,九州、四国的大名番主已尽数臣服。”汤和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起初有部分番主依仗手中兵力,拒不接受都护府的管辖,甚至暗中勾结倭寇,试图反抗大明统治。”
“末将与俞将军当即率军镇压,先后平定了萨摩、土佐等地的叛乱,将为首的番主斩首示众,其家族财产尽数没收,分配给当地归附的百姓。经此一战,剩余的番主再无反抗之心,纷纷主动前往长崎,向都护府献上降表,承诺每年缴纳赋税,配合大明管理地方。”
俞通源补充道:“不仅如此,咱们还在九州、四国的重要城镇设立了巡检司,派驻明军驻守,负责维持治安、打击倭寇。如今二岛的秩序已基本稳定,百姓们见明军不扰民生,还会发放种子、教授农耕技术,也渐渐接受了大明的管辖,不少农户已开始向巡检司缴纳赋税,地方官署的政令也能顺利推行。”
李骜闻言,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只有以武力震慑叛乱,以仁政安抚民心,才能真正掌控二岛。对了,倭国北朝足利氏那边,近期可有动静?”
提及足利氏,汤和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足利氏如今已是自身难保。自从咱们夺走九州、四国后,倭国百姓对足利氏的怒骂就没停过——他们认为足利义满为了保全自身权势,竟眼睁睁看着大明夺走两岛,是‘卖国求荣’的懦夫。”
“更糟的是,北朝内部也因此事分裂,不少守护大名趁机发难,指责足利义持治国无能,暗中积蓄力量,想要取代足利氏的统治,原本在足利义满手中渐有起色、即将腾飞的足利幕府,如今已是内忧外患,彻底走向了衰落,根本无力与咱们抗衡。”
俞通源接过话茬:“上个月,足利义满还曾遣使前来,想要与咱们商议‘归还’九州、四国,愿意每年向大明缴纳贡品。末将按照国公的吩咐,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告诉他两岛已是大明领土,若足利氏再敢提及‘归还’二字,大明水师便会直接进军京都!那使者吓得当场脸色惨白,连饭都没敢吃便匆匆返回了京都,此后足利氏便再无动静,想来是彻底怕了。”
李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足利氏当年纵容倭寇,侵扰大明沿海,如今落到这般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咱们无需理会他们的小动作,只需专注于长崎、高知等港口的建设,尽快将江南的丝绸、瓷器运抵倭国,开启贸易。另外,还要加快济州岛的接收准备,待李成桂建立新王朝后,立刻派人前往济州岛,接管牧场与港口,将其打造成大明在东海的重要据点。”
“末将领命!”汤和与俞通源齐声应道。
随后,李骜又与二人商议了具体的贸易筹备事宜:从大明江南调运的第一批丝绸、瓷器,预计一个月后抵达长崎,需提前在港口修建仓储库房,安排专人负责接收与售卖;同时,要与归附的番主合作,在九州、四国开设集市,鼓励当地百姓用金银、铜矿等物资换取大明商品,逐步打开倭国市场;水师则需加强东海航线的巡逻,打击倭寇与海盗,保障商船的安全。
议事结束时,已是傍晚。
李骜站在都护府的阁楼之上,望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中满是感慨。
从远征倭国到拉拢李成桂,从掌控九州、四国到谋划济州岛,大明的东海战略已一步步变为现实。
随着贸易的开展与领土的扩张,大明的影响力将在东海之上愈发强大,而那个“免除农税、国泰民安”的盛世愿景,也将在这一次次的布局与推进中,离现实越来越近。
夜色渐深,长崎港口的灯火次第亮起,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
水师的战船静静停泊在港口,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刚刚纳入大明版图的土地。
而在都护府内,李骜仍在灯下批阅公文,为接下来的贸易与治理工作,制定着详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