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金圆盘(二)
孤馆2021-05-24 15:174,817

  他倚着一株老柳树,坐在高高的山岗上,四周是昏暗的界壁。世界只剩下黑白,无有多余色彩。

  天空布满阴云,蒙蒙细雨润泽着干裂的土地。柳树汲取着难得的水份,蠕动着根须,一片片黑色的叶从枯旧的枝条里挤出来。这些叶子狰狞地笑着,它们似乎变成了相熟的面孔,扭曲而又痛苦,在黑暗里嘶声力竭地叫着。

  他终于注意到这些枝叶,看着熟悉地面孔,他侧耳去听,听了许久,终于听见模糊的字眼:走!快走!

  他惊地跳起来,瞬息间无数枝条化作樊笼,将他死死勒住,捆绑在渐渐走向无的世界里。恍惚中,他听见一声又一声地哭喊。他徒劳地叫喊,试图回应什么,却无助地发现,自己早已失去声音。

  渐渐地,勒进血肉的痛楚消失了,他惊诧地去看,却发现自己飘浮在半空,身畔是象征着无的黑暗。柳树下,枝条已经散开,肉体逐渐消散,留下的只有苍白的灵魂。

  空间一寸一寸地崩溃,时间慢慢定格。他试图逃离,却无处可逃。老树也消逝了,它化作一堆砂砾,被狂风吹地无影无踪。

  从梦境中醒来,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夜还未过去,几点繁星伴着孤独冷清的月。他披了件薄衫,下床倒了杯热茶。

  喝过茶,精神清醒许多,至少辨得清现实与梦境。打开卧室的灯,明亮的光照在脸上,倒映在镜子里。他端详着镜子里憔悴的人脸,有那么一瞬,几乎认不出自己了。逃离那个世界,恍如重生,期间舍却了不必要留存的旧事物,也接纳了必须存在的新事物。失去与得到重组了填充血肉的基质,它悄然改变了灵魂,模糊了最初的面容。

  仍有记忆维持着昔日荣光,那是夹杂着爱与痛苦的记忆,无法忘却,也绝不会忘却,——即使那个世界并没有太多美好,但它的存在,使得‘故乡’一词仍有生动意义。

  故乡是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大抵算得上和平。少数地区有些争端,但不足以影响全部。总的来说,它是在平稳有序地持续发展着。

  故乡无有土地、海洋。水来自地下循环,食物则是人工合成。一切井然有序,直到虫洞出现。

  记忆里,争端愈演愈烈,如何开发,该由谁来主持,一系列问题争吵不断。边境摩擦,群情激愤,似乎无形中改变了太多人,但它究竟是诱因,还是根源,这是谁都说不清的。很难想象被一个外来物导致秩序突然崩溃——也许有某些事,早已埋下了伏笔。

  第一个探测器发射后,最后的讯号停留在进入虫洞前的那刻。人们不甘心,一个又一个探测器接连发射……更换金属、改变算法……全部失败了。这消息使得人们从最初的惊喜,变成无言的沉默。

  直到某一天,人们发现一些变化:飞行器无法摆脱它的引力,无法离开星系。变故太过惊人,人们只得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原因和对策。

  科研所修建在离虫洞第二近的小行星上。他们研究了很久,也许有发现,也许没有。这一点无人知晓,因为他们全部消逝了。

  起先,有人神秘失踪,还有人调查,后来,调查的人也失踪了。监控里显示着那人消逝的过程,仿佛起了一阵风,那人蓦地停住,随后化作微尘,最后,微尘也无影无踪。看到这一幕,有人选择离去,有人选择留下。

  离去的飞船刚来到太空,无形的强大引力便把它拽向虫洞。观测器目睹他们消失,再没有接收到讯号。

  留下的人继续研究着,但好景不长,强大的引力破坏了大气层,又破坏了小行星。科研所随着它一同消失于虫洞。

  邻近行星也被吞噬时,人们慌乱了,如果没有对策,不难想象,有朝一日它也会被吞没。一些人试图逃离星系,结果被引力牵引着进入虫洞。

  人们逐渐疯狂,暴动不断。世界逐渐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混乱中,有些人永远地离去了。

  来到亚诺后,高试着寻找故乡的落难人员。他询问了很多人,也询问过圣法分殿,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下落。仿佛他们没有从虫洞里出来,亦或者去了他方。

  飞船在洛川江畔坠毁,少女收留了他,陪他办理了人族个人资料通行证。办理人员虽然很惊奇,但还是痛快地办理了。刻下属于自己的魔法影像,留下一些简单的资料,从此他便成了人域公民。

  学习人域通用语用了两年多,现在虽谈不上精通,但聊天无碍。余下的时间大多在看书,变卖飞船上的部分物品使得他无需为生存烦忧。往后一年多,大致了解了这个世界的人族历史。

  之所以称为‘人族历史’,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最古老的历史由精灵记载,他们创造了历法,在后世无论是人族还是巨魔,都沿用着这套历法:纪元、年、月、日、时、分。除却纪元是十万年,其他单位和故乡没有差别。

  在某些时刻,他几乎以为自己还在故乡。只是离开了坚硬冰冷的金属,来到柔软芬香的存在于历史书里的古代。

  遇到少女,大概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至少他这般认为。飞船俯冲向大地,重重摔落,惯性使它滑行了很远。听到声音的少女好奇地过来,看着眼前奇异地物事,她没有畏惧。尽管那时的她年龄很小,却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胆魄。她看着飞船里爬出来的高,跑过去搀扶起他。

  后来,她带他回到家里,高试图交流,却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最初的一段时间,他生活在洛的家里。他们对他很放心,洛的父亲常常离去,忙着无人知晓的事情。老人依旧每日摆渡,傍晚带着顺道捕来的鱼回家。

  剩下的只有养伤的高和无聊的洛。这个世界的教育事业似乎并不完善,像她这个年龄,本该在学校学习来着,高这般想着。这种想法持续了很久,直到某一天。他发现少女懂得很多,他们指着相同的事物,学着彼此的语言。

  学了多久?高不太记得了。总之,直到能够初步与人交流,他才被洛带着,来到凤华。对于那时的高来说,凤华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城池,它是那么小,那么贫穷,可人们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看不见疲惫。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远方传来走街串巷地叫喊。与故乡冰冷坚硬的城市相比,这里给人的感觉是活的——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的温度,听到它轻轻地呼吸声。

  伴着沉重记忆睡去,再次被惊醒时,是院子里传来的敲门声。推开屋门,高洗了脸,精神恢复许多。

  等他开了门,门外映着洛的笑脸。她跋涉了很久,看起来有些疲累。两人出门吃了早餐,回到院子,商议着黄金圆盘之事。

  “小洛,你可有人选了?”

  “没有,尝试问了几个,他们对藏宝图很感兴趣,但听到‘千石山’就转身走了。”洛的神情有些落寞。

  “我总觉得那片老林子里有什么。自从那天回来,一直噩梦不断。”

  “什么样的噩梦?”

  “在梦里,身体被禁锢,周边事物逐渐消逝,仿佛所经历所有事情的画卷,慢慢地展开,慢慢地失去。”

  “嗯,那片林地比凤华还要古老,传说里,它的确拥有莫名的力量。”

  “你还记不记得一个人?”

  “谁啊。”

  “他住在圣法分殿里,那个奇异的老人。”

  “喔,我想起来了。”洛的眼神变得明亮,那个奇异老人给了她很深的印象,只是这印象被更多的杂乱事物遮盖了。

  ……

  圣法之殿是负责管理人域大小事务的组织,它成立于黑暗潮汐时期。随着黑暗隐伏,圣法之殿得以腾出手来,在每个城市成立分部,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

  凤华的圣法分殿修建在城市中心区域,主体是石结构,以魔法维持。楼高五层,分属各个部门。

  从正门进去,左转上楼梯,经过长长的走廊,尽头是一个小房间。那里便是老人的住处,他也是唯一一个住在分殿里的。

  老人对高的来历很感兴趣,曾拉着他问了许久,从年龄、身份,到飞船、故乡,几乎把能够想象的全部问了。对于与魔法截然不同的科技产物,他表现出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潜藏的疏远感。

  一些仪器能够继续运行,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世界拥有的一些规则和物质,是跟故乡一样的。但奇异的是,故乡没有魔法,也没有神话传说里的神灵。

  老人讲了人族信仰的神灵,讲了如何创造的人族,以及远古精灵的历史。那时他听得懵懂——作为讲解故乡信息的一种交流。

  曾以为就此永别,但谁曾想,在未来的某天,会遇到这种事。再次见到老人时,天色已晚。老人招呼二人在后面厨房用了餐,随后找了处凉亭坐下。

  夕阳垂暮,微弱的光照在老人青色长衫上,一头华发似乎染上薄薄的淡金色。东面吹来的风拂起落叶,帚石楠丛簌簌作响。

  几棵苍翠的冬青树拉长了倒影,老人望着树的影子,神情渐渐萧瑟。似乎老林子的话题,惊扰了沉寂已久的记忆,触动了早已枯萎的心弦。

  “那块林地拥有善和恶的力量,它们彼此共生,以一种巧妙相融的姿态生活。在久远时代,它们以善的形态存活着。但黑暗侵蚀了大地,在土地里汲取滋养的树木,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后来呢?”洛追问着。

  “这片土地拥有一种力量,它没有表露,但延缓了黑暗的侵蚀……也许是自然的力量,但我也不清楚。其实不止是它,千石山、洛川,乃至汀水,都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力量,这些力量在极危之际才会爆发,平时则在默默守护着它们的子民。”

  “但我们从未感受地到,这是为什么呢?”

  “最初的人族是能够和它们交流的——不仅树木会说话,它们也会,只是形式不同。随着人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这种能力逐渐地遗忘了。如今,也许只剩下精灵保持着这种能力。”

  “那……影响林地的黑暗,究竟是什么?”

  “黑暗啊,从形态上讲,它更像一团雾气。没有坚硬的躯壳,没有锋利的兵刃。但它总能深入灵魂,从根源上影响和控制某个事物。”

  “老先生,我们如果要解救那片林地,有可能么……”高试探着询问。

  “有,但我记得,你不相信神灵的存在,所以这个答案未必适合你。”老人眯着眼,遥望着消失于地平线的夕阳。

  “呃,此言何意?”

  “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生命是神灵创造的,至少大部分如此。也许你那个世界的确没有神灵,也许神灵隐而不显,但这个世界,是确确实实真切存在的。不知何时,我们失去了神灵的指引,某些无知生物引来黑暗的注视,也许寻到神灵,才能够拯救这个世界。”

  “这感觉像疯了……”高嘀咕一声。

  “好吧,换个话题。老先生,你认识这上面的文字么?”洛拿出那块黄金圆盘,递给老人。老人凝视半晌,摇头道:“不认识,但想必有人认识。”

  洛焦急地问道:“谁呀?”

  老人反复打量着圆盘,沉声道:“你们能否先告诉我,是在何处得到的它?”

  “喔,是在千石山。”

  “从大厅上楼梯,到三楼左转,第一个房间里有个老家伙,他应该认识。”老人将黄金圆盘递给洛,起身慢慢离去。

  那位老人仿佛正在等待着他们,他正襟危坐,面容严肃而苍老。看到圆盘,老人没有吃惊,反而叹了口气。

  不等询问,老人已道出这件圆盘的来历:圆盘的铸造者是埃尔林王,大约是一百二十七万年前。目前出土的部分文物和壁画,描绘着遭到火焰元素进攻后的王国毁灭时的场景。壁画的作者应该是‘多尼贝恩王国’的某些匠人,这个国度在埃尔林王国毁灭后,由幸存的大祭司和王后建立。

  埃尔林王命令大祭司在神殿最高处燃起圣火,熔铸出一块能够与神灵交流的圣器。黄金圆盘被铸造后,王将它命名为‘太阳神谕’。

  神谕正中雕刻着太阳之神甘蒙努恩的雕像。在娜迦的神话里,甘蒙努恩是创世之神,这块黄金圆盘又被称作‘甘蒙努恩之眼’。

  对应的七个凹槽,则是七大神灵。它们分别是:月神西涅尔、大地之神拉西鲁、海洋之神米里洛、生命之神哈尤维亚,以及用至高之山‘狄西里亚山’创造的三大神子——阿米尼安、奎雷纳和斯霍加拉。

  太阳神谕在王国毁灭后被大祭司带走,并借用它以神灵的名义建立了‘多尼贝恩王国’。王国存续了短短的一万年,便覆灭在历史的浪涛里。太阳神谕从此失落,成为永恒的传说。

  老人讲述完古代娜迦的故事,又盯着它的背面看了许久。“这后面是精灵文,应该是极早期的精灵文,你们看它这个词语‘sikao’,现代精灵语①的格式应该是‘sik’ao’,也就是融入了月精灵语后的格式——这段文字恐怕很少有精灵认识了,如果有缘,可以去精灵域看看,也许能够知道它的含义。”

  “老先生,如果我们想要破解它的秘密,您觉得该如何去做?”

  “根据传说,太阳神谕的凹槽对应着神灵的信物,如果你们真的想要破解,首先要找到失落的七个信物。”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明了那所谓的‘符咒’,就是神灵的信物。而那张地图,恐怕就是记载的失落信物的地点。

  “找到信物后,会发生什么?真的能够与娜迦神灵交流么?”

  “不清楚,如今的世道,神灵已沉寂太久了。”

  两人起身告辞,准备离去。老人凝望着他们的背影,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看你们的模样,应是准备有所行动。但有些话,须得说在前面。我虽不知未来会发生何事,但冥冥中感应到些许片段——未来是极艰难的岁月,也许会经历极其困难的考验,这些事也许会逼迫着你们放弃。但希望你们记得,风景总在绝巅,梅花香自雪寒。”

  两人再次道谢,老人摆摆手,目送他们离去。

继续阅读:第三章 伊梅利尔·星辰之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意外的拯救世界之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