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夭微微点头,目光变得悠远,似是又陷入了回忆之中。
荷香走上前来,微微福身说道:“娘娘,陛下先说今晚会来慈安宫用膳,小厨房那边的菜式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叶夭轻抬眼眸,微微颔首,说道:“行,知道了。”
稍作停顿,又接着说道:“阿应最近处理朝政甚是辛苦,得给他熬些滋补的汤羹。让小厨房用那上好的人参和乌鸡,精心熬制一锅参鸡汤,给他好好补补身子。”说罢,叶夭轻蹙眉头,似仍在思忖,片刻后接着道:“再让他们加些红枣和枸杞,这样味道更醇厚,滋补效果也更佳。”
荷香应声道:“娘娘考虑得周到,奴婢这就去吩咐小厨房。”
叶夭轻皱眉头,继续说道:“还有,让他们做一道百合莲子羹,清热安神,也能让阿应在繁忙之余舒缓舒缓。再准备些他爱吃的糕点,要做得精致些。”叶夭边说边轻摆了摆手,神色间满是关切。
荷香连忙说道:“娘娘放心,奴婢都记下了,定会安排妥当。”
叶夭缓缓走到窗边,手扶窗框,望着窗外的景色,轻叹一声:“这孩子,一心都在国事上,也得顾着自己的身子啊。”言罢,叶夭微微摇头,脸上满是疼惜之色。
晚膳时分,永安帝来到慈安宫。
“孩儿给阿娘请安。”永安帝恭敬地行礼,那身姿挺拔如松,身上的龙袍在烛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神情庄重而不失亲和。只见他双手抱拳,微微弯腰,动作一丝不苟。
叶夭连忙起身,脸上瞬间绽放出温暖的笑容,边伸手示意边说道:“快坐,快坐,一路上可累着了?”叶夭疾步向前,亲自扶起永安帝,拉着他的手一同走向桌旁。
永安帝微笑着回答:“阿娘挂念,孩儿一切安好。这一路行来,倒也顺遂。只是心中时刻牵挂着阿娘。”说着,永安帝目光柔和地看向叶夭,眼中满是孺慕之情。
母子二人在桌前安坐,宫女们鱼贯而入,有条不紊地开始布菜。精致的菜肴一一摆上,香气四溢。那一道道佳肴,色香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叶夭看着永安帝,眼中满是慈爱,轻声说道:“最近国事操劳,你可要多注意身体。莫要只顾着政务,累坏了自己。”叶夭边说边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永安帝碗中,又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
永安帝点点头,目光坚定地回应:“阿娘放心,孩儿心中有数。国之重任在肩,自当尽心尽力,但也会注意调养。如今朝堂之上虽事务繁多,但好在有诸多贤臣相助,也算有条不紊。”永安帝说着,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思考。
正说着,永安帝突然想起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开口道:“阿娘,孩儿今日收到了阿逸的信。”永安帝说着,从袖中取出信件,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
叶夭微微一愣,随即神情急切地问道:“阿逸?他在外可好?”叶夭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盯着永安帝手中的信,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
永安帝说道:“阿逸两年前出去游历,如今已到了巴蜀地区。他在信中说那里山川险峻,路途崎岖,景致却是极为壮美。孩儿将信念给阿娘听听。”永安帝展开信件,清了清嗓子。
叶夭饶有兴趣地说:“哦?这小子,一走两年,也不知道在外怎么样了?”叶夭双手交叠于身前,眼中满是期待。
永安帝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缓缓念信:“阿娘、阿兄安好。儿离家已有两载,如今身处巴蜀之地。此地山川奇绝,峰岭峻峭,道路蜿蜒曲折,实乃人间奇景。儿每日行于其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潮澎湃。儿臣赋了一首诗,名曰《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阿娘,儿在这巴蜀之地,领略了如此壮阔之景,心中感慨万千,方有此作。待儿游历归来,再与您和阿兄细说此间种种。”
叶夭听完,眼中泪光闪烁,激动地说道:“我儿才情出众,此诗气势磅礴,想必这一路的经历让他成长不少。”叶夭双手微微颤抖,用手帕轻拭眼角的泪花,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永安帝也感慨道:“阿逸这一去,遍历山川,定是见识广博,收获颇丰。这诗中所蕴含的豪情壮志,真乃非凡。”永安帝目光中满是赞许与思念,仰头望向远方,似在想象阿逸在外的情景。
母子二人又就着阿逸的信,聊了许久。叶夭不时询问着阿逸在外的种种细节,永安帝则耐心地一一解答。
夜渐深,烛光摇曳,这晚膳在温馨的氛围中进行着。
寿康宫位处内廷极东之侧,占地广袤,气势恢宏。
甫踏入宫门,一座巍峨宫殿赫然入目。寿康宫之朱红宫墙高耸威严,墙头琉璃瓦于骄阳映照下,熠熠生辉,金光璀璨,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蜿蜒盘踞。宫门两侧,两座威武石狮子屹立,栩栩如生,神韵非凡。
那石狮子双目圆睁,威风凛凛,仿佛在忠实守护这方宁静宫阙,不容任何邪祟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