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灵秀宫,叶夭察觉到阿应的目光不时看向自己,那张小脸上竟还带着些许的担忧。
“阿应,这是怎么啦?”叶夭抱着阿应,朝着正殿走去,这个时辰,小厨房已然备好晚膳,荷香带着宫人正在布置。
阿应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叶夭的脸颊,软糯地说道:“阿应陪着阿娘。”
叶夭不禁微微一怔,似乎不明白阿应为何突然这般说。
“郭娘娘难过。”说起书本上的知识,阿应像个小大人般头头是道,然而对于这复杂的感情之事,他尚处于懵懂的阶段,所以言语间也是含糊不清。
叶夭这才恍然,原来是郭贵妃在游船上的那番言语,被阿应听进了心里,他以为自己也会因北狄公主进宫之事而伤心。
“阿应乖,阿娘不伤心。”叶夭语气轻松,她本就对这种事看得开,又怎会为此烦心。
见阿应那满是怀疑的小眼神,似乎并不相信自己所言,叶夭又亲昵地亲了亲他的小脸,“因为阿娘有阿应在呀!”
阿应听了,笑得格外甜,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搂住了叶夭的脖子。
叶夭瞥见矮桌上摆放着的茄盒,不禁莞尔一笑:“是庭院里种的茄子吗?”
腊梅赶忙点点头,“正是呢,娘娘。杨掌膳依照娘娘您说的法子,精心做出了这道酥香茄盒,娘娘快尝尝,看是否合您的口味。”
叶夭微微颔首,轻轻咬了一口。
只觉那茄盒外酥里嫩,香气在唇齿间四溢开来。
叶夭满意地眯起双眸,赞道:“味道甚是不错,这自家园子里种出的茄子就是鲜嫩。”
她的目光移向窗外那片菜园,茄子植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片泛着油绿的光泽,其间点缀着紫色的茄花。
边上的豆角藤顺着架子努力攀援,细长的豆角从叶片间垂挂下来,豆荚微微弯曲,表面带着一层细微的绒毛。西红柿植株不算高大,可上面结满了或青或红的果实。
看起来,还真有几分田园诗意。
“想当初本宫让人开辟这片菜园,不过是一时兴起,想着在这宫中也能寻得一丝乡野之趣。未曾想,如今倒也有了这般不错的收获。”叶夭轻笑着说道。
腊梅在一旁附和道:“娘娘聪慧,这菜园不仅为咱们宫里添了几分生机,如今还能让娘娘品尝到这般新鲜美味的菜肴。”
阿应边吃边点头,看来是很赞同腊梅的话。
正说着,昭文帝走了进来,看到这温馨的场景,脸上不禁浮现出笑容。
“在聊什么这般热闹?”昭文帝问道。
叶夭起身行礼,微笑着回道:“陛下,臣妾正与腊梅说着这菜园的事儿呢。”
昭文帝走到桌前坐下,看了看盘中的菜肴,又望了望窗外的菜园,说道:“这菜园倒是打理得不错,颇有一番生活的韵味。”
叶夭点点头,“陛下可曾用过膳?不如尝尝臣妾种的茄子?”
昭文帝点点头。不多时,小厨房就端来一份热腾腾的茄盒,好在每次都会多做一些,不然让陛下等着,可就是罪过了。
昭文帝吃着茄盒,“这番滋味倒是难得,夭夭的生活朕都要羡慕了。”
叶夭替昭文帝轻轻倒上一杯解腻的茶汤,缓声道:“陛下是为了天下百姓劳心劳力,臣妾不过是在这宫中过自己的小日子罢了。”
坐了一会儿,昭文帝示意宫人带阿应下去,随后开口道:“北狄的公主不日将到达京都。”
说着,目光紧紧盯着叶夭的表情,只见其神色平常,丝毫不见半分嫉妒或不悦。
昭文帝心中暗想,难道是不想让朕担心,才把醋意深藏于心?
定是这样!朕的夭夭实在是贴心得令人心疼。
叶夭静静地看着昭文帝,还等着昭文帝的下文呢。
巧了!昭文帝也等着叶夭有所反应,却见她毫无动静,心中不免有些着急。
于是突然握住她的双手,宽慰道:“夭夭别担心,北狄公主进宫后,也只是嫔位,朕断不会让她越过你去。”
叶夭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陛下这竟是在向自己解释?
她轻轻一笑:“陛下,臣妾是知晓的。”毕竟已经听郭贵妃说起了。更何况,都已经进宫了,难道还指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在现代都难能可贵,更何况是在古代的宫廷之中。叶夭看得很是透彻,所以也不会为此伤心。
而且,她于爱情没有这般强烈的需要,说实在,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有地位,有房子,有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向来是知足的。
但是昭文帝不这么想,他觉得为了自己宁愿抛弃神仙身份下凡的叶夭,一定是伤心的,只是没表现出来。于是连忙说道:“阅兵之后,各国皆来信想联姻,其他几国朕能拒绝,但是北狄在先帝时期曾于我朝有恩,朕实在不好拒绝。”
“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臣妾明白的。”叶夭微微垂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昭文帝见叶夭神情有些波动,轻抚叶夭的手背,宽慰道:“有朕在,定不会让你受委屈。”
叶夭只得再次顺着他的话说下去:“臣妾自然是相信陛下。”
叶夭:这还没完了,内心扶额,感情戏好难接。
昭文帝越发觉得叶夭懂事大度,心想,夭夭果然是将朕爱到骨子里了,一心只为朕着想。
叶夭要是知晓昭文帝心中所想,只会默默送他四个字:自我攻略。她在心中长叹一口气,脸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里盼着这场对话能早点结束。
好在昭文帝很快就从深情男主的对话种抽离了出来,眼神中示意下一场是‘武打戏’。叶夭示意宫人们准备起来,扶了扶自己的腰,她感觉今晚自己怕是要废掉,毕竟男主角正情绪饱满高昂。
结果,超出叶夭的意料,昭文帝竟然一连宿在灵秀宫三晚,前朝后宫皆为之震惊,瑾淑妃这是圣宠更胜往昔啊!恐怕不久就会诞下二子。
一时之间,叶家门庭若市,每日前来送礼问候之人络绎不绝,叶家的门槛都几乎要被踏破。吓得武氏恨不得终日闭门不出才好。就连叶明阳在国子监,都感觉到了周围的殷勤示好远超以往,甚至还有人明里暗里打听他是否已定亲。
这家说堂妹如何如何好,那家讲表姐怎样怎样合适。仿佛他不是在国子监,而是在相看大会。
好在昭文帝随后在郭贵妃处也留了三晚,如此一来,众人才将目光从叶夭这里转移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