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照顾叶夭有孕在身,六月的灵秀宫也没有放置过多的冰盆,只在较远的角落放置了两个。那冰盆散发的丝丝凉意,与不时有轻柔的凉风从窗口徐徐吹入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宫殿倒也凉快宜人。
叶夭和郭贵妃相对而坐,郭贵妃慵懒地靠在榻上,手中轻摇着一把绣着牡丹的团扇,说道:“没想到尤才人提表演幻术,真的只是为了讨好太后和皇后,我还以为她会有什么阴谋呢?”
叶夭笑了笑,轻抿一口冰镇的酸梅汤,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心中暗想,尤才人也不容易,一心想讨好太后皇后,结果被人猜来猜去。
郭贵妃瞥了一眼淑妃高高隆起的肚子,目光中透着关切,话题一转:“你如今身子重,生产就在这几日了吧,可得注意。”
叶夭微笑着点点头,用手帕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正要说什么,忽地身子一僵。
“怎么了?”郭贵妃心头一紧,忙问道。
叶夭放下手里的帕子,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姐姐,我怕是要生了……”
郭贵妃瞬间瞪大了眼睛,手中的团扇“啪”地掉落在地,那声音在安静的殿内显得格外突兀。她慌了神,连忙喊道:“腊梅,快!快叫稳婆来,通知吴医女!”
腊梅原本在一旁安静伺候着,听到这话,也是慌了手脚,脸色瞬间煞白,忙不迭地应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去!”
见叶夭还很冷静,郭贵妃也是哭笑不得,“你倒是镇静!”
“姐姐放心,我也不是第一次生产了。”叶夭的声音虽然平稳,但额头上已隐隐有汗珠渗出。
一时间,宫殿内原本宁静的氛围被打破,宫女太监们匆忙奔走。
叶夭的第二次生产顺利得令人称奇,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生完孩子后她竟还有不少精力,隔着那雕花的屏风与阿应说着话。
阿应满脸欢喜地看着摇篮里的阿弟,小心翼翼地用小手摸摸他皱皱的小脸,兴奋地叫嚷着:“阿娘,阿弟在对我笑呢!”
摇篮里的阿弟小嘴微微咧着,眼睛眯成了一条弯弯的缝,恰似天上的月牙儿,脸上还有两个小小的梨涡,可爱至极!
“和阿娘一样,阿弟脸上也有小梨涡!”
叶夭闻之,脸上漾起幸福的笑涡,声音虽有些许虚弱却满是温柔,“阿弟喜欢阿应呢!”
阿应重重地点点头,“我也喜欢阿弟!”说罢还轻轻握着阿弟的小手,眼中满是喜爱,仿佛要将这小小的人儿护在掌心。
这时,乳母走上前来,恭敬地说道:“娘娘,大殿下,小殿下该吃奶了。”
叶夭在里间微微点头,“抱下去吧。”
“娘娘,先吃点汤羹吧。”腊梅给叶夭端来一小碗乳鸽枸杞汤,那汤还冒着腾腾的热气,香气四溢,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阿应吃过了吗?”叶夭端起汤碗,轻声问道。
屏风外的阿应应道:“我吃过了,阿娘别担心。”
“东殿那儿让小喜子看着点。”叶夭嘱咐道。
腊梅笑着点点头,“娘娘放心,小喜子一早就候着了。”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昭文帝匆匆赶来。他一进房门,脸上满是关切与喜悦。
“阿耶!”阿应见到昭文帝,欢喜地跑过去,说道:“阿弟可有趣啦!”
昭文帝亲昵地摸摸阿应的头,又对叶夭道:“夭夭怎们没早派人去告知朕。”等昭文帝听到消息,就说瑾淑妃已经生产完毕了,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
叶夭微笑着回应:“陛下,臣妾也没想到这孩子这么急着出来,倒让臣妾少受了些苦楚。”
“阿弟一定是想快点见到我!”阿应今日格外激动,那活泼劲儿与往常大不一样,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看来阿应很喜欢阿逸!”昭文帝欣慰地说,眼中满是对孩子们的慈爱,那目光仿佛能融化冬日的冰雪。
“阿逸?”阿应抢在叶夭前面问道:“是阿弟的名字吗?”
昭文帝点点头,“朕已经给阿逸取好名字了,阿应叫安承寰,阿逸就叫安承逸。”
“阿逸!逸者,安乐逸致,阿弟以后一定会自在安逸,超逸绝伦!”阿应一脸笑意,一本正经地说道,那模样颇有几分小大人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要夸赞他的聪慧。
“阿耶,阿弟这会儿应该吃完奶了孩儿带您去看看他吧。”
“是啊,陛下!”叶夭也应和道。
昭文帝进去看了一眼叶夭,见她气色还不错,又吃了一碗汤羹,心中稍安,就和阿应一同去了东殿。
东殿内,阿逸的摇篮被夕阳余晖慢慢笼罩,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
阿逸刚刚吃完奶,红扑扑的小脸带着满足的神情,小孩儿精力不足,玩了一会儿后就慢慢睡着了。
昭文帝轻轻触碰阿逸胖乎乎的小手,那小手软软的、暖暖的,让他的心瞬间变得无比柔软。
“阿耶,阿弟睡着了。”阿应小声地说道,生怕吵醒了睡梦中的阿弟。
昭文帝点点头,轻柔地为阿逸掖好被角,又摸了摸他的小脸,而后缓缓起身,走出东殿时对小喜子说道:“好生照顾小殿下,切不可有半分疏忽。”
“是!奴才明白!”小喜子躬身道。
庭院中,月色如水,宛如一层银纱轻轻地覆盖着大地。
昭文帝和阿应走着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低沉:“阿应,我朝江山广袤,未来皆系于皇家。你作兄长,当如何自处?”
阿应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微微仰头,望向天边那弯冷月,沉思片刻,才郑重说道:“阿耶,孩儿虽年幼,但心有壮志。孩儿当如苍鹰博空,为家国谋得昌盛。”说罢,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
昭文帝微微颔首:“甚好。但这世间风云变幻,前路充满未知,你可知该如何应对?”
阿应昂首挺胸,语气铿锵:“阿耶放心,孩儿定当勇往直前,不惧风雨,不负所托!纵有千难万险,孩儿亦会寻得通衢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