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帝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轻抚阿应的头:“吾儿有此志向,为父甚感欣慰。只是这一路艰辛,需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你可做好准备?”
阿应目光灼灼,坚定答道:“阿耶,孩儿自幼便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昭文帝脸上笑意更甚,望着阿应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意,缓缓说道:“吾儿,你且记住今日之言,未来之路,为父自有安排。”
阿应心中一喜,似乎明白了昭文帝的暗示,父子二人在月色中静静站立片刻,随后一同离去。
回灵秀宫后,阿应未语先笑,眼中光芒熠熠,步伐都透着几分轻快。
叶夭见他这般模样,放下手里尚食局尚服局的账册,饶有兴致地问道:“阿应,何事如此欣喜?”
阿应环顾四周,确定无人后,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地说道:“阿娘,今日与阿耶一番对谈,儿从他话中,似觉有大任将至。”
叶夭神色一正,目光中透着思索:“如此说来,或许真有深意。”
阿应嘴角微翘,眼中满是自信:“阿娘,阿耶虽未明言,但那期许之态,仿若暗示,儿之未来,当有重大托付。他对孩儿说‘吾儿,你且记住今日之言,未来之路,为父自有安排。’,孩儿觉得这绝非随意之语。”
叶夭目光坚定,鼓励道:“阿应既已有所察觉,那便要做好准备,不负陛下的期待。”
阿应挺直脊梁,坚定地说道:“阿娘,儿心中有数。孩儿定当把握,绝不辜负阿耶的期望,也不负阿娘的悉心教导。”
叶夭微笑着,眼中满是骄傲:“阿应聪慧果敢,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说完,叶夭便笑了笑,温柔地说道:“无论如何,阿娘都在你们身后。”
数月后,昭文帝于朝堂之上,正襟危坐,神色沉凝肃穆,威赫自彰。他端坐龙椅,目光深邃,令人不敢直视。
良久,昭文帝缓缓开口道:“朕之江山,乃祖宗之基业,社稷之重责,需有雄主承继。今朕深思熟虑,大殿下安承寰,有壮志凌云之胸怀,怀经略四海之谋略,勇毅果决,仁厚宽和,可为储君之选。”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顿时一片寂静,众大臣皆垂首屏息,噤若寒蝉。
片刻,中书令崔兆京率先出列,恭敬行礼,言辞恳切道:“陛下圣明,大殿下具非凡之姿,英伟之略,当为储君,实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
其余大臣亦纷纷附和,尚书令捋了捋胡须,面露欣慰之色,心中暗道:“果不其然,大殿下终是被立为太子。”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称赞:“大殿下之雄才大略,确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站在昭文帝身侧的阿应稳步走出,郑重一掀衣服前摆,跪地谢恩道:“孩儿谢父亲隆恩,定当不负父亲所托,尽心尽力。”
昭文帝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许,沉声道:“起身吧,朕信吾儿之能,望汝日后勤谨为政,为江山社稷谋福祉。”
阿应起身,目光坚定,心中满是自信与豪情。他深知,此乃新程之始,未来之路漫长且艰。他暗自发誓,必以雷霆之势稳固地位,以高远之略治理国家,不负阿耶期许,不负百姓厚望,定要让这江山在自己手中愈发繁荣昌盛,成就千秋不朽之伟业。
自此,立储之事尘埃落定,宫廷内外,风云变幻又起新章。
“恭喜娘娘,如今咱们大殿下成了太子殿下,真真是大喜事!”
腊梅话落,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那笑意在眉眼间荡漾开来,双目之中亦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她随即整理衣摆,领着灵秀宫众人跪地恭贺:“奴婢/奴才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娘娘!”
叶夭坐在榻上,嘴角上扬,玉手轻抬,缓声道:“都起来吧,今儿个大家皆有赏。”
众人谢恩起身,脸上皆洋溢着欢喜。腊梅起身向前,微微欠身,说道:“娘娘,此乃天大之好事。太子殿下如此争气,往后娘娘您在宫中之地位更是无人能及了。”
叶夭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处,轻声道:“此皆阿应自身努力所得,只盼他往后之路顺遂无虞,为江山社稷谋福泽,保我朝昌盛安宁。”
“瑾妹妹,恭喜啊!”
郭贵妃一身藕荷色的丝绸罗衫,那罗衫轻薄如雾,在阳光下闪烁着细腻的光泽,上面绣着的缠枝莲花若隐若现。下着曳地长裙,裙摆宽大,走动间如层层涟漪荡漾开来,摇曳生姿。
“郭姐姐怎么来了?”叶夭笑着问,连忙起身相迎,眼中满是惊喜与疑惑。
郭贵妃让玲珑将身后的箱子放下,脸上挂着明艳的笑容,说道:“自然是来送贺礼的!”她微微侧身,示意玲珑打开箱子,只见里面珠光宝气,绫罗绸缎堆叠,好不耀眼。
“贺礼?”叶夭轻掩住嘴,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妹妹如今得此殊荣,别说我了,恐怕你这儿很快就门庭若市了。”郭贵妃轻笑着,目光在屋内流转,“妹妹这里可要热闹起来喽。”
叶夭拉着郭贵妃的手:“郭姐姐就别打趣我了!”
郭贵妃轻轻拍了拍叶夭的手,“好了,不逗你了,如今阿应被陛下立为太子,我也替你高兴!”那话语温柔中带着真诚,眼神里满是欣喜。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声:“李德妃到!”
“柳贤妃到!”
郭贵妃与叶夭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心领神会的光芒,这贺喜的人,果真如潮水般来了。
“瑾姐姐!”李德妃、柳贤妃微微福身,,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几人坐定之后,柳贤妃率先开口言道:“如今灵秀宫大喜,咱们姐妹自当前来凑个热闹!”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欢快愉悦之感。
叶夭含笑道:“姐妹们时常相聚一番,亦是极好之事!”
“今日瑾姐姐怕是无暇分身了,不若另择时日,咱们好好相聚一番。”
“欸!德妃生辰将至了吧!不如就定在那日?”柳贤妃兴奋地说道。
“我看甚好!”李德妃微笑着颔首,眼中满是对这场聚会的殷殷期待。
“还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