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宫
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跃,为宫殿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窗外,虫鸣声此起彼伏,偶尔传来几声夜莺的啼叫,更显夜的静谧。
“陛下可还要用点?”叶夭微微俯身,目光温柔如水,轻轻看了看昭文帝面前未用完的膳食,柔声问道。那声音如潺潺溪流,轻柔而动听。
昭文帝轻轻摆了摆手,缓缓摇摇头,神色略显疲惫。
叶夭见状,眼波流转,适时地递过去一杯清香扑鼻的茶水。那茶杯精致如玉,热气袅袅升腾,宛如仙雾缭绕。
“一转眼,阿应也成家了。”昭文帝微微眯起眼睛,感慨万千地说道。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透着几分感慨与欣慰交织的复杂神色,仿佛回忆起往昔岁月的种种艰辛与欢乐。
叶夭以为昭文帝是因有所感叹才心事重重,心中正思忖着如何开口宽慰。那心思在她的眉间微蹙,如轻云掩月,内心暗自琢磨着合适的话语。
就听见昭文帝转头看向她,继续说道:“夭夭,你为朕生了两个皇子,皆是人中龙凤。这些年,朕经历风风雨雨,多亏有你在朕身边悉心相伴、不离不弃。无论是宫廷争斗的波谲云诡,还是政务繁忙的日日夜夜,你总是默默支持着朕,给予朕温暖与力量。”昭文帝的声音中饱含深情,仿佛这一番话是从心底最深处流淌而出。
说话间,昭文帝的脸上竟然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许是酒意上涌。他的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目光中满是对叶夭的深情与眷恋,显然是有了些微醉意。
“你这般好!”昭文帝目光灼灼地看着叶夭,那眼神仿佛能将人融化,其中的炽热让人无法忽视。
昭文帝继续说道,随后语气猛地一凛,“朝堂上那些大臣,朕想加封叶氏一族,以表你的功劳和朕的心意,他们倒是大有意见。哼!”昭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眉头紧皱如山川起伏,眼中燃烧着怒火,显然是动了真怒。
叶夭一愣,“叶氏一族?”她的脸上满是惊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此刻她的内心犹如汹涌的波涛,思绪万千。一方面,她深知陛下的宠爱,这是家族荣耀的机遇;另一方面,她又清楚长孙皇后的劝诫,明白恩宠过盛可能带来的灾祸。那复杂的思绪在她心中交织,让她陷入了两难的挣扎。
昭文帝重重地点点头,“除去你们本支,叶家也需要有人立起来。朕本打算封叶……”
听到昭文帝的话,叶夭心中不禁一颤,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长孙皇后的话此时仿佛在她耳边回响。
“恩宠过甚绝非好事。万不能因一时恩宠便失了分寸。后宫嫔妃,当劝陛下以国法为重,以社稷为先,切不可因私情而坏了规矩……”
叶夭眉头紧蹙,面露难色,赶忙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臣妾深知陛下对臣妾娘家的厚爱,可如今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若此时贸然加封叶氏一族,恐会打破这微妙的平衡,引发不必要的争斗。且叶氏一族若无功而受禄,必遭群臣诟病,认为陛下有偏私之嫌,有损陛下的圣明。臣妾恳请陛下三思,一切当以朝纲国法为重,以江山社稷的稳定为要。”叶夭的声音中带着焦急与诚恳,眼神坚定地望着昭文帝。
昭文帝脸色一沉,冷哼道:“朕乃天子,难道连这点主都做不得?”昭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不满。
叶夭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息怒,臣妾绝无冒犯之意。只是朝纲国法乃立国之根本,公平公正方能使群臣信服,百姓归心。若因臣妾之故,使陛下的决策有失偏颇,臣妾万死难辞其咎。臣妾一心只为陛下的江山着想,望陛下明察。”叶夭的额头紧贴地面,身体微微颤抖,显示出内心的惶恐。
昭文帝望着叶夭,神色略有缓和,目光中多了几分思索,语气却依然坚定:“朕自有分寸,只是想给叶家一些荣耀,让他们为朝廷多做贡献。”
叶夭抬头,眼中泪光闪烁,如繁星坠落:“陛下厚爱,臣妾感恩戴德。但臣妾更愿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莫因私情而乱了朝纲。如今各方势力皆在观望,若因叶家之事引得朝局动荡,于国于民皆是大害。臣妾恳请陛下谨慎行事,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误了国家大事。”叶夭的声音带着哭腔,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昭文帝沉默许久,脸上的怒色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
“罢了罢了,此事容后再议。”昭文帝长叹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叶夭这才松了一口气,缓缓起身:“谢陛下圣明。臣妾定当谨守本分,不使陛下为后宫之事烦忧。愿陛下龙体安康,江山永固。”
朝堂之上,尽管昭文帝对待诸大臣依旧是横眉冷对,看哪儿都不顺眼。然而,好在他最终打消了加封叶氏的念头,这让一直提心吊胆的大臣们总算是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他们之前那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紧皱的眉头也渐渐展开,暗自庆幸这场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的风波暂时得以平息。一位老臣捋了捋胡须,与身旁的同僚低声说道:“陛下能回心转意,实乃国家之幸啊。”另一位大臣也附和着:“是啊,若真加封叶氏,不知又要生出多少事端。”
松一口气的不仅是诸位大臣,还有叶广勋。
虽说知晓自家闺女深得恩宠,还生下了太子。可是这宫廷之事瞬息万变,圣心更是难以揣测。稍有不慎,满门荣耀便可能化为乌有。
此次加封叶氏旁系之事,他本就惶恐不安,生怕一个不慎,便给家族招来祸端。
如今昭文帝打消此念,他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能稍稍安放。叶广勋在府中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总算逃过一劫,这恩宠之事,当真是如履薄冰啊。”
“陛下是打消加封一事了?”武氏走过来,面带疑惑地问道。
叶广勋点点头,冷哼一声:“哼,叶月还想着借娘娘往上爬,看来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她那点心思,以为旁人看不出来?”
叶广勋早就对叶氏的一些旁系心怀不满,“这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平日里就仗着和娘娘沾亲带故,行事张狂。如今想着靠这加封之事飞黄腾达,简直是痴人说梦。我叶广勋兢兢业业,却要被他们连累,真是气煞我也!”
他越说越气,脸色涨得通红。
武氏微微皱眉:“老爷莫要动怒,小心气坏了身子。此事既已过去,咱们也当小心行事,莫要让那些人抓到把柄。”
叶广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夫人说得是,今后定要谨慎,不能让这些旁支坏了我们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