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鸡鸣寺偶遇
QQ2025-07-12 11:073,418

洪武年间,大明王朝表面上一片繁荣昌盛,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洪武十年的冬天,严寒笼罩着整个南京城,街道上行人裹紧衣衫,匆匆而过,仿佛都被这凛冽的寒意驱赶着。

鸡鸣寺,这座坐落于南京城内的古刹,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愈发庄严肃穆。红墙黄瓦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别具一番景致。寺内香火缭绕,钟声悠扬,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沐春,西平侯沐英之子,从云南回京述职。一路的奔波并未让他脸上的英气有丝毫削减。此刻,他身着一身简洁而不失英挺的锦袍,头戴乌纱帽,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鸡鸣寺。他此番前来,一则是为了向佛祖祈福,愿云南之地安宁,边疆稳固;二则也是想在这喧嚣尘世中寻得一处静谧之地,梳理一下心中诸多事务。

当沐春路过偏殿时,不经意间瞥见沈敬言正坐在蒲团上,专心致志地抄写佛经。然而,沐春的目光敏锐,一眼便瞧见纸上“盐引”二字。他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走进偏殿,在沈敬言身旁坐下。

沈敬言,身为刑部主事,平日里公正严明,一心只为查明真相。此时的他,身着一袭黑色官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头戴官帽,神色凝重。他看似在抄写佛经,实则是在记录周顺案的细节。周顺之死,牵扯出盐引的种种疑云,让他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沐春微微侧身,压低声音道:“沈大人可知,云南军粮已欠发两月?” 沈敬言闻言,心中一凛,抬起头来,与沐春的目光交汇。他从沐春的眼神中,看到了忧虑与探寻。

沈敬言放下手中的笔,轻声回应:“沐世子,此事我虽有所耳闻,但不知详情,还望世子告知。” 沐春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西南军粮,向来由户部侍郎张泰负责押运。可近半年来,军粮总有‘损耗’,士兵们苦不堪言。”

沈敬言心中暗自思忖,联想到江南盐引的去向不明,不禁猜测两者是否被挪用至同一处。他深知,盐引与军粮,皆是关乎国计民生、边疆安稳的大事。若真如他所料,那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两人攀谈间,气氛愈发凝重。沈敬言的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意识到,这或许是解开周顺案谜团的关键线索。而沐春,同样忧心忡忡,他深知军粮问题若不解决,云南边疆必将陷入危机。

此时,寺外有锦衣卫暗中监视。秦武,这位锦衣卫百户,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盯着偏殿内的两人。他认出了沐春,心中虽忌惮其西平侯世子的身份,但职责所在,未敢上前盘问,只命手下人仔细记录“沈、沐二人密谈半个时辰”。

秦武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站在寒风中,身姿挺拔。然而,他的心中却有些许忐忑。沐春的身份尊贵,而沈敬言又是刑部主事,这两人凑在一起,密谈如此之久,所为何事?他深知此事重大,必须如实上报。

在偏殿内,沈敬言与沐春的交谈仍在继续。沈敬言思索片刻后,说道:“沐世子,江南盐引近期也出现诸多疑窦。负责押运的小吏离奇死亡,盐引去向不明,而对接之人,正是胡惟庸的姻亲赵全。如今听世子所言,军粮之事似乎与盐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沐春微微点头,面色严峻:“沈大人所言极是。张泰身为户部侍郎,又是胡党之人,此事背后,恐怕胡惟庸脱不了干系。若盐引与军粮真被挪用至一处,那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沈敬言心中亦是疑惑重重,但他明白,此时必须保持冷静,理清头绪。他缓缓说道:“不管他们意欲何为,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管。军粮关乎边疆安危,盐引涉及国家财政,若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沐春目光坚定:“沈大人说得对。只是,胡惟庸在朝中权势滔天,党羽众多,我们行事必须小心谨慎,切不可打草惊蛇。”

沈敬言深以为然,他深知胡惟庸的势力庞大,稍有不慎,不仅查案受阻,还可能危及自身。然而,他心中的正义之火熊熊燃烧,驱使他绝不退缩。

两人又商讨了一番应对之策,决定暗中各自调查,收集证据,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揭露胡惟庸的阴谋。

当沈敬言和沐春从偏殿走出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冬日的黄昏,给这座古老的城市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沈敬言望着天边那一抹残阳如血,心中默默发誓,定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沐春则拍了拍沈敬言的肩膀:“沈大人,此事艰巨,但你我肩负重任,不可懈怠。愿我们早日查明真相,还边疆安宁,还百姓太平。” 沈敬言点头回应:“沐世子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

看着沐春远去的背影,沈敬言心中感慨万千。此次与沐春的相遇,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接下来的查案之路,必将充满艰辛与危险,但他无所畏惧。

而在不远处,秦武望着两人离去的方向,心中暗暗思忖。他虽不知两人密谈的具体内容,但直觉告诉他,此事绝不简单。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带着手下人匆匆离开,准备将今日之事如实上报给锦衣卫指挥蒋瓛。

在回府的路上,沈敬言的思绪如乱麻般缠绕。他想着周顺的离奇死亡,盐引的失踪,以及如今牵扯出的军粮问题,心中越发沉重。他深知,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之中,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便是权势滔天的胡惟庸。

回到府中,沈敬言径直走向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疲惫而坚毅的面容。他坐在书桌前,再次翻开记录周顺案的本子,仔细梳理着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的线索。

此时,沈敬言的妻子柳氏轻轻推开书房的门,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进来。她看着丈夫疲惫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老爷,先喝口汤,休息一下吧。查案之事固然重要,但您也要保重身体啊。”

沈敬言抬起头,看着温柔贤淑的妻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接过汤碗,喝了几口,说道:“夫人,我没事。只是这案子越发复杂,牵扯甚广,我实在放心不下。”

柳氏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老爷,我知道您一心为公,可胡惟庸权势熏天,您这样查下去,恐怕会有危险。要不,我们……” 沈敬言放下汤碗,握住柳氏的手:“夫人,我明白你的担忧。但身为刑部主事,我有责任查明真相,还死者公道。若因畏惧权势而退缩,我又有何颜面面对百姓,面对自己的良心?”

柳氏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知道劝不动他,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老爷,您一定要小心啊。” 沈敬言轻轻拍了拍柳氏的手:“夫人放心,我会小心的。你且照顾好明玥,莫让她为我担心。”

柳氏点了点头,又叮嘱了几句,便悄然退出书房。沈敬言望着妻子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的查案之举,不仅关乎自己的安危,也可能牵连家人。但他别无选择,正义的信念如同磐石般,坚定地支撑着他前行。

在锦衣卫的指挥使衙门内,秦武正站在蒋瓛面前,详细汇报着在鸡鸣寺的所见所闻。蒋瓛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阴沉,静静地听着秦武的汇报。

“你确定他们是在密谈盐引和军粮之事?”蒋瓛沉声问道。秦武连忙躬身回答:“卑职确定。虽未听清具体内容,但亲眼看到沈敬言纸上写着‘盐引’二字,且沐春提及云南军粮欠发之事。”

蒋瓛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胡惟庸与朝廷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此事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风波。他深知沈敬言的为人,一向刚正不阿,此次与沐春密谈,恐怕是真的发现了什么重大线索。

“继续盯着他们,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蒋瓛冷冷地说道。秦武领命后,转身退下。

蒋瓛望着秦武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事必须谨慎处理。一方面,胡惟庸势力庞大,锦衣卫不能轻易与之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若沈敬言真的查出什么惊天秘密,锦衣卫也不能置身事外。

而在胡惟庸的相府中,气氛同样凝重。胡惟庸坐在书房内,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得知了沈敬言与沐春在鸡鸣寺密谈的消息,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沈敬言和沐春,他们到底在谋划什么?”胡惟庸喃喃自语道。他深知沈敬言一直在追查周顺之死以及盐引的下落,如今又与沐春牵扯在一起,这让他不得不警惕起来。

“来人,去查清楚沈敬言近期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与沐春的往来,我要知道每一个细节。”胡惟庸大声吩咐道。下人领命后,匆匆离去。

胡惟庸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心中明白,沈敬言和沐春绝非等闲之辈,他们的联手,可能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极大的威胁。他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将一切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整个南京城被黑暗笼罩。然而,在这黑暗之中,各方势力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猎手,正悄然展开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沈敬言、沐春、秦武、胡惟庸……每个人都在这场风暴中,为了自己的信念、利益或是使命,奋力前行,而他们的命运,也将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交织在一起,掀起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

沈敬言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他坚信,只要心中有正义,只要不放弃追寻真相,终有一天,他能拨开重重迷雾,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而这场关乎大明命运的斗争,才刚刚拉开序幕,更多的挑战与危险,正等待着他去面对。

继续阅读:第5章 篡改的病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洪武暗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