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粮车失踪
QQ2025-07-28 12:176,271

洪武十二年的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时节,然而,大明的陕甘大地却被无尽的干旱笼罩着,仿佛被死神的阴影紧紧锁住。土地干裂,一道道缝隙如同大地绝望的伤口,纵横交错,颗粒无收的景象随处可见,百姓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助与绝望。

朱元璋心急如焚,深知这旱灾若不妥善处理,必将引发民变,危及大明江山的稳固。于是,他将主持赈灾的重任交给了位高权重的丞相胡惟庸。胡惟庸表面上领命谢恩,心中却暗自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他很快推荐了两淮盐运使赵全负责押送赈灾粮,这个赵全,正是之前私盐案的主谋,与胡惟庸勾结颇深。

沈敬言得知此消息后,心中警铃大作。他深知赵全的为人,也清楚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于是赶忙向户部尚书进言,言辞恳切地说道:“赵全此人,品行不端,在之前的盐引案中就劣迹斑斑,此次押送赈灾粮,恐怕他会中饱私囊,将粮食挪用,实在不可信啊!”然而,户部尚书本就是胡党成员,对沈敬言的话充耳不闻,反而斥责他多管闲事,让他少在这里无端猜测、扰乱人心。

与此同时,在南京城的回春堂医馆内,苏婉正为一位甘肃来的病患诊治。这位病患面容憔悴,身形消瘦,在病痛的折磨下有气无力地说道:“医婆啊,我们那儿可真是遭了大难了,旱灾闹得厉害,庄稼颗粒无收,可官府还在强征民粮,说是要先供应军队。但奇怪的是,那些军队的粮车啊,都往东边去了,根本不是往灾区送粮的方向啊。”苏婉听后,心中一紧,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忙将这消息暗自记下,准备找机会告知沈敬言。

不久后,赵全押送的二十车赈灾粮在河南灵宝县离奇失踪。这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迅速传遍了朝野。当地县令慌慌张张地上报,称粮车是被山匪劫走了。朱元璋听闻后,龙颜大怒,当即命秦武带领锦衣卫火速前往灵宝县彻查此事。

秦武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率领一众锦衣卫快马加鞭地赶到了灵宝县。一到当地,他便开始仔细勘查线索。很快,他在地上发现了粮车留下的辙印,顺着辙印一路追查,竟发现踪迹通向了县城西侧的一座仓库。仓库门口,几个身强力壮、神色凶悍的护卫正守在那里,秦武一眼便认出,他们腰间佩戴的正是胡府的腰牌。

秦武心中暗自思量,若这仓库真与胡府有关,自己贸然闯进去,必定会得罪胡惟庸。胡惟庸权倾朝野,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得罪了他,日后恐怕没有好果子吃。可若是就此放弃,又无法向皇上交差。权衡再三,他决定隐瞒真相,回报朱元璋称粮车确为山匪所劫,自己正在全力追捕山匪。

另一边,沈敬言通过在河南任职的同僚得知,灵宝仓库的主人竟是胡惟庸的表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定是胡惟庸在搞鬼,粮车失踪一事绝非山匪所为那么简单。沈敬言深知此事重大,必须尽快让皇上知晓。然而,胡惟庸把控朝政,自己若按常规途径递折子,必定会被他拦截。思索片刻后,他决定绕过胡惟庸,将此事详细写入密折,直接递往通政司,期望皇上能早日看到,揭开这背后的阴谋。

在南京城的府邸中,沈敬言独自坐在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紧锁的眉头和坚定的眼神。他深知,自己此举无疑是将自己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胡惟庸必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但他想起那些在旱灾中受苦受难的百姓,想起父亲“为吏者,宁守死法,不随浊流”的教诲,心中便涌起一股决然的勇气。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一定要揭开胡党的真面目,还百姓一个公道,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沈敬言低声自语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此时,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在胡惟庸的相府中,气氛显得格外压抑。胡惟庸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他得知了秦武在灵宝县的调查情况,也猜到沈敬言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个沈敬言,真是不知死活!三番五次坏我好事。”胡惟庸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一旁的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那沈敬言此次绕过您,直接将密折递往通政司,恐怕对您不利啊。”

胡惟庸冷哼一声:“哼,他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没那么容易!传我命令,密切关注沈敬言的一举一动,还有秦武那边,也不能放松警惕。若是沈敬言再有什么动作,直接给我……”胡惟庸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管家连忙点头称是,然后匆匆退下。胡惟庸望着窗外,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绝对不能让沈敬言破坏自己的好事,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此刻的秦武,虽然向朱元璋隐瞒了真相,但心中却也忐忑不安。他深知自己的行为是在欺君,一旦被发现,必将性命不保。可若不这么做,又无法面对胡惟庸的权势。在回南京的路上,他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纠结万分。

“我到底该怎么办?是继续追随胡惟庸,还是向皇上坦白一切?”秦武心中不断地挣扎着。他想起自己加入锦衣卫时的初心,是为了维护大明的律法,保卫皇上的安全。可如今,却为了一己私利,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也许,我应该找个机会,向蒋指挥坦白此事,看看他的意思。”秦武心中想着,催马加快了速度,朝着南京城奔去。

在这看似平静的大明王朝,实则暗流涌动。一场围绕着赈灾粮失踪的风暴,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各方势力都被卷入其中,而沈敬言、秦武、胡惟庸等人,都将在这场风暴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们的命运,也将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密折终于被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中。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仔细地看着沈敬言的密折,脸色越来越阴沉。

“胡惟庸啊胡惟庸,你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连赈灾粮都敢挪用!”朱元璋愤怒地拍打着桌子,眼中燃烧着怒火。

此时,殿内的太监们都吓得大气不敢出,纷纷跪在地上。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思索着该如何处理此事。他深知,胡惟庸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朝廷的动荡。

“来人,宣秦武进宫!”朱元璋冷冷地说道。太监领命后,匆匆离去。

不多时,秦武赶到了奉天殿。他跪在地上,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皇上找他所为何事。

“秦武,你可知罪?”朱元璋的声音如同洪钟,在殿内回荡。

秦武心中一惊,连忙磕头说道:“陛下,微臣不知犯了何罪,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将沈敬言的密折扔到秦武面前,怒喝道:“你在灵宝县查案,竟对胡府仓库一事隐瞒不报,欺君之罪,该当何罪?”

秦武心中暗暗叫苦,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他连忙磕头如捣蒜,说道:“陛下,微臣有罪!微臣当时也是害怕胡惟庸的权势,担心贸然闯进去会坏了大事,所以才隐瞒了此事。微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看着秦武,眼中满是失望:“你身为锦衣卫百户,本应替朕分忧,维护律法尊严。如今却因一己之私,欺瞒于朕,实在让朕失望!”

秦武低着头,不敢说话,心中懊悔不已。

“罢了,朕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你即刻返回灵宝县,查清粮车的下落,若能将此事办妥,朕便饶你此次之罪。若再敢有丝毫隐瞒,定斩不饶!”朱元璋说道。

秦武连忙谢恩:“谢陛下隆恩!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查清此事,不负陛下所托!”

秦武退出奉天殿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若不能完成,必将性命不保。但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丝机会,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摆脱胡惟庸的控制,重新获得皇上的信任。

“无论如何,这一次,我一定要查清真相,不能再错下去了。”秦武暗暗发誓,然后转身,大步朝着宫外走去。

而此时的沈敬言,虽然将密折递了上去,但心中依旧担忧。他知道,胡惟庸不会轻易束手就擒,必定会有所动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回到家中,沈敬言看着妻子柳氏和女儿沈明玥,心中满是愧疚。

“娘子,明玥,此次我恐怕将你们也卷入了危险之中。但我身为朝廷命官,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胡党为非作歹,危害百姓。”沈敬言看着柳氏,眼中满是歉意。

柳氏眼中含泪,说道:“老爷,我知道你一心为公,只是这胡惟庸权势滔天,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沈敬言握住柳氏的手,安慰道:“娘子放心,我会小心的。无论如何,我都会保护好你们。”

然而,沈敬言心中清楚,接下来的日子,必将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因为他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的百姓。

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下,沈敬言、秦武等人如同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小船,随时都可能被巨浪吞噬。但他们都怀揣着自己的信念,在这黑暗的漩涡中,努力寻找着一丝光明,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

在灵宝县的那座神秘仓库周围,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起来。秦武带着重新振作的决心,再次率领锦衣卫回到了这里。他看着仓库门口依旧站岗的胡府护卫,心中暗暗发誓,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揭开仓库的秘密。

“兄弟们,此次任务重大,关系到我等的生死存亡,也关乎大明的江山社稷。大家务必小心行事,听我指挥!”秦武低声对身边的锦衣卫们说道。锦衣卫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神色。

秦武思索片刻后,决定先派人悄悄潜入仓库附近,摸清里面的情况。几个身形敏捷的锦衣卫领命后,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在夜色中。不多时,前去打探的锦衣卫回来报告,称仓库内似乎堆放着大量的粮食,但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探查。

秦武心中一动,看来这仓库果然有问题。他当机立断,决定带领众人趁夜突袭仓库。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寂静的夜。秦武一挥手,锦衣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仓库。仓库门口的护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锦衣卫们制服。

秦武带领众人冲进仓库,果然看到了那二十车失踪的赈灾粮。看着这堆积如山的粮食,秦武心中既愤怒又兴奋。愤怒的是胡惟庸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挪用赈灾粮;兴奋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关键证据,可以向皇上交差了。

然而,就在此时,仓库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秦武心中一惊,连忙派人出去查看。原来,胡惟庸得知秦武再次返回灵宝县,并且可能发现了仓库的秘密,便派了大批人手前来阻拦。

“不好,我们被包围了!”一名锦衣卫慌张地跑进来报告。秦武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时情况危急,若不能突围出去,不仅自己和兄弟们性命难保,这好不容易找到的证据也将毁于一旦。

“兄弟们,不要慌乱!我们背靠粮食,占据有利地形,只要坚守住,等待援兵到来,定能突出重围!”秦武大声喊道,试图稳定众人的情绪。锦衣卫们在秦武的鼓舞下,纷纷拿起武器,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在南京城的沈敬言,也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他发现最近有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自己府邸周围徘徊,心中明白,这定是胡惟庸派来监视自己的。

“看来胡惟庸已经有所行动了,我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沈敬言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对策。他深知,自己与胡惟庸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沈敬言想到了沐春,或许可以借助他的力量。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信,派人秘密送往沐春的府邸,信中详细说明了目前的情况,并请求沐春的支援。

而此时的沐春,也在为云南的局势忧心忡忡。军粮的克扣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云南土司蠢蠢欲动,边疆局势岌岌可危。当他收到沈敬言的信后,深知此事重大,决定立刻进宫面见皇上,将沈敬言信中的内容以及云南的局势一并奏明。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沈敬言、秦武、沐春等人都在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而胡惟庸也在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罪行,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风暴,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在灵宝县的仓库内,秦武和锦衣卫们正与胡惟庸派来的人展开激烈的战斗。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仓库内火光冲天,映照出一张张紧张而又坚毅的脸庞。

秦武手持绣春刀,身先士卒,与敌人奋勇厮杀。他的刀法凌厉,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然而,胡惟庸派来的人越来越多,锦衣卫们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兄弟们,坚持住!援兵马上就到了!”秦武大声喊道,给自己和兄弟们打气。但他心中也明白,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个计策突围。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突然喊道:“百户大人,我们从后面突围吧!后面敌人似乎比较少。”秦武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机会。他立刻指挥众人朝着仓库后面冲去。

在秦武的带领下,锦衣卫们奋力突破重围,终于突出了重围。他们带着那二十车赈灾粮,马不停蹄地朝着南京城赶去,准备向皇上献上这铁一般的证据。

而在南京城的皇宫内,沐春正跪在朱元璋面前,详细地奏明着沈敬言信中的内容以及云南的局势。朱元璋听后,脸色愈发阴沉。

“胡惟庸如此胆大妄为,竟敢挪用赈灾粮,还妄图在云南制造混乱,实在是罪不可赦!”朱元璋愤怒地说道。

沐春说道:“陛下,沈敬言一直致力于调查胡党的罪行,却遭到胡惟庸的百般阻挠。如今,秦武在灵宝县已经找到了失踪的赈灾粮,想必不日便会带回京城。还请陛下明察,早日铲除胡党,以安民心,稳边疆。”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密切关注云南的局势。待秦武回来,朕定要好好审问胡惟庸,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沐春谢恩后,退出了皇宫。他深知,接下来的日子,大明王朝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而自己也将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沈敬言在府邸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不知道秦武那边是否顺利,也不知道沐春进宫面圣的结果如何。他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一切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老爷,您别太担心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柳氏看着沈敬言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道。

沈敬言握住柳氏的手,说道:“娘子,我只是担心这局势变化太快,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一定要将胡党绳之以法。”

在这风雨欲来的时刻,沈敬言、秦武、沐春等人都在为了大明的未来而努力拼搏着。他们如同黑暗中的明灯,试图照亮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大地,而胡惟庸及其党羽,也将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接受历史的审判……

在回南京的路上,秦武一刻也不敢停歇。他深知,自己手中的这批赈灾粮,是扳倒胡惟庸的关键证据,容不得有丝毫闪失。一路上,锦衣卫们小心翼翼地押送着粮车,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终于,秦武一行人顺利抵达了南京城。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进宫向朱元璋复命。在奉天殿上,秦武将在灵宝县的经历以及找到赈灾粮的过程详细地向朱元璋奏明。

朱元璋看着秦武,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你此次做得不错,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这批赈灾粮,即刻送往陕甘灾区,不得有误!”

秦武连忙磕头谢恩:“陛下圣明!微臣定当将赈灾粮安全送达灾区。”

朱元璋又说道:“至于胡惟庸,朕定要好好审问他,看看他到底还有多少罪行瞒着朕。你先退下吧。”

秦武退出奉天殿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总算是将功赎罪了,接下来就看皇上如何处置胡惟庸了。

而此时的胡惟庸,已然得知秦武找到了失踪的赈灾粮并已回宫复命。相府之中,他如困兽般在房内来回踱步,脸上满是阴鸷与不甘。

“这个秦武,竟敢背叛我!还有沈敬言,屡屡坏我大事,我定不会放过他们!”胡惟庸咬牙切齿地说道。

管家在一旁战战兢兢,不敢言语。胡惟庸思索片刻,压低声音吩咐道:“立刻派人去联络朝中党羽,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周旋。另外,找几个死士,设法在秦武押送赈灾粮出城时,制造意外,务必毁掉这批粮食,让他们死无对证!”

管家领命匆匆而去。胡惟庸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盘算着最后的挣扎,他不甘心就这样倒台,妄图做最后的反扑。

沈敬言在府邸中听闻秦武成功找到赈灾粮并面圣的消息,心中稍安,但同时也警惕起来。他深知胡惟庸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有所行动。

“看来,接下来的日子更加危险了。但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那些受苦的百姓,我绝不能退缩。”沈敬言暗自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

他开始仔细梳理整个事件的脉络,思考着胡惟庸下一步可能的动作,以及自己该如何应对。同时,他也在等待着秦武那边的消息,期待着能与他一同彻底扳倒胡党。

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在这看似平静的南京城中,正悄然拉开帷幕,各方势力都已箭在弦上,而大明王朝的命运,也将在这场风暴中,面临着重大的转折……

继续阅读:第19章 占城国貢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洪武暗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