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暴雨围困
金银才宝2025-11-01 19:094,388

  拍摄进入第三周,赵芷希安排孟梦跟随B组转战浙江山区实景,拍摄剧中几场关键的重头戏。这里山势陡峭,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盘山路蜿蜒而上,是通往拍摄点的唯一通道。

  

  时值清明前后,雷雨频发,山里的天,更是说变就变。下午原本还算晴朗的天,骤然阴沉,厚重的乌云迅速压顶,山风呼啸着穿过林隙,发出呜呜的怪响。

  

  “导演!”外联组长握着手机,脸色凝重地冲过来,“刚接到紧急气象预警!强对流暴雨!预计一小时内抵达我们这片区域!雨量可能非常大!”他急得直跺脚,“下山的路只有一条,弯多路窄,雨一大,泥石流风险极高,根本没法走!”

  消息如同惊雷在片场炸开。整个剧组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恐慌在无声中蔓延。全剧组都在等导演指令,至于那位年轻的现场制片负责人?没人对一个“空降”的小姑娘抱有任何期待。

  

  看着已经搭好的复杂场景和灯光设备,导演眉头拧成了疙瘩。整个剧组上百号人,加上价值不菲的设备,瞬间陷入了两难境地:强行拍,风险巨大;立刻撤,不光损失惨重,场景拆装耗时,山路难行,时间紧迫,一旦暴雨提前,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孟梦的心也猛地一沉,但她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走到信号稍好的角落,拨通了总制片人赵芷希的电话。她语速极快,条理清晰。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赵芷希果断的声音:“就按你说的办!我授权!立刻执行!注意安全!”孟梦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

  

  一个冷静清晰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陡然响起,瞬间刺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各部门负责人注意!听我安排!”

  

  众人惊愕望去,只见孟梦不知何时已站上一个装器材的结实木箱。山风卷起她利落的短发,她一手紧握对讲机,一手举着剧组的扩音喇叭,语速快而不乱,指令精准有力:

  “场务组!立刻清点人数,按车辆分组,确认每个人都在!同时组织人手,把所有怕淋怕潮的设备优先搬运到半山腰那个废弃的护林站和山洞里!动作要快!注意安全!”

  “生活制片!统计现有食物和饮用水储备!联系山下最近的镇子,看能否紧急采买一批干粮、瓶装水和应急药品送上来!告诉他们路况,做好预案!”

  “车辆组!司机立刻检查所有车辆油量、车况,确保随时能发动!把大巴和中巴调到相对安全避风的位置待命!小车随时准备运送紧急物资或人员!”

  “外联组!持续监测气象雷达,关注雨带移动速度和强度!同时联系景区管理处和当地消防,报备我们的位置和情况,保持通讯畅通!请求必要时的支援!”

  “演员组、服化道组!所有人员先撤回大巴车或护林站避风避雨!保护好贵重戏服和头饰!尤其演员老师注意保暖!”

  “导演组、摄影灯光组!核心设备优先转移!其他设备做好防水覆盖!分两组轮班跟我守在这里,看天气再灵活调整!”

  

  一条条指令从孟梦口中发出,没有慌乱,没有迟疑,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各部门负责人如梦初醒!对讲机瞬间此起彼伏地响起,扛设备的,清点人数的,打电话的,调度车辆的……原本恐慌的人群,像被注入了强心剂,迅速按照指令行动起来。

  

  混乱的人群边缘,林歌停下了脚步,深邃的目光穿透忙碌的人影,将一切尽收眼底——她站在木箱上,身形在灰暗的天幕下显得异常单薄,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穿透迷雾的灯塔。

  

  暴雨最终还是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临时用来遮雨休憩的帐篷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噼啪声。

  万幸的是,在暴雨倾盆前的最后时刻,大部分人员和核心设备都已安全撤至半山腰的护林站和山洞。

  风雨飘摇的临时雨棚下,只剩下孟梦、导演、摄影指导、统筹和外联负责人。

  

  孟梦仍然拿着手机忙碌着。

  “你们在下面多拍点素材,记录下大家的不容易!尤其是给场工和群演老师,可以做点简单的微访谈,聊聊大家此刻的想法和对拍戏的热爱。一是安抚大家情绪,让大家觉得被关注;二是为剧组积累点正面素材,后期新剧营销可能有用。”孟梦特地叮嘱宣发组的同事,这份细致周到,让导演又不禁多看了她一眼。

  

  挂了电话,孟梦没有停歇,又招呼着导演、统筹、外联组长开启棚内会议。几人围着一张折叠桌坐下,雨水顺着棚顶的缝隙滴落,桌面的通告单很快被洇湿了一片。她悚然将通告单拿起,众人默契挪桌。一个小插曲,反倒让大家原本沉重紧绷的心情放松了些。外联的马哥殷勤地为导演、摄影指导派烟。

  闲聊片刻后,孟梦还是让统筹的王姐把山上未拍的戏份,和剧本里所有涉及“雨戏”的场次全部拎出来:“我们一起重新排计划!看看等雨势稍缓能不能抢拍哪些雨戏?然后再看看等雨停了,哪些场景受损最小能优先恢复拍摄?”

  她的思路极其清晰。危机并未打乱她的节奏,反而激发了她更缜密的计划能力。导演、摄影也参与其中,激烈讨论着如何在雨势稍歇的间隙,争分夺秒地追赶进度。

  

  雨从天亮下到天黑。微弱的应急灯光下,几张疲惫却专注的脸凑在一起,讨论声与棚外的暴雨声交织。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测,雨势可能持续到明日午时。”

  深夜,孟梦收到最新的天气预报,又跟各个负责人再次确认了剧组人员的人身安全。帐篷里有人已经躺在带轮子的折叠办公躺椅上将就睡下,孟梦迟迟睡不着,索性套上雨衣,拿起手电筒走出帐篷。

  强光手电的光柱切割着浓重的黑暗和雨幕,山里的冷气夹杂着密集的雨点,拍打在孟梦水灵的小脸上,激活着她的泪腺。眼泪终于觅到一丝出口,泪水跟雨水会晤。一直紧绷的神经,在这无人的雨夜荒野间,终于有了一丝松懈的缝隙。

  

  雨从天黑下到天亮。午后,铅灰色的天幕被勉强撕开一道缝隙,透出些许惨淡的天光。雨势稍歇,山林间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和土腥味。剧组没有时间喘息,各组人马按照昨夜帐篷会议定下的方案,迅速行动起来。

  

  人员重新集结。经历了暴雨围困和长时间的等待,大家脸上难免带着疲惫和烦躁。孟梦借着场务临时清理出的一片空地,召集所有演员——从主角林歌、秦紫珊,到配角、特约,再到跟组、群演。

  

  她没有立刻站到前面讲话,而是和几个场务一起,搬来几箱矿泉水,从队伍最后面开始,一瓶一瓶地递到每个人手里。

  她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群演老伯面前,拧开瓶盖才递过去:“老师,辛苦了,喝点水。”老伯有些受宠若惊,连声道谢。

  “大哥,拿着。”

  “慢点喝,有点凉。”

  这个简单的举动,像一剂安抚剂,让原本有些焦躁的演员们渐渐安静放松下来。一路发到最前排,当孟梦将水递给林歌和秦紫珊时,原本有些低气压的现场,气氛已经缓和了许多。

  

  孟梦自己也拿了一瓶。她用力一拧,瓶盖外侧的楞纹磨得她手疼,许是刚才瓶盖拧多了,一下竟然没有拧开。她下意识地“嘶”了一声,皱着眉甩了甩手,然后更用力地一拧——瓶盖应声而开。

  站在前排的林歌,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看她被雨水打湿的发梢,看她因用力拧瓶盖而微微发白的手指关节,看她憋起一口气“啵”的一声拧开瓶盖,看她仰头灌自己一大口水,看她仰头喝水时露出的下颌线条,看她因刚才用力而微微涨红的脸颊渐渐褪去颜色,看她放下水瓶拿起扩音喇叭。

  

  “各位演员老师辛苦了,我代表我们《百卉戕》剧组谢谢大家!非常感谢大家在突发状况下的耐心等待和充分理解。”她顿了顿,语气真诚,“我知道,过去这一天一夜,大家被困在山上,吃不好休息不好,心里难免会有情绪,这很正常。其实不光是老师们,我们剧组所有幕后的工作人员,”她伸手指向片场正在搬搬扛扛、组装设备、满身泥泞、眼圈发黑的场工师傅,“特别是场务、灯光、道具师傅们。大家都很辛苦!这次突发天气,打乱了原计划,接下来,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把耽误的进度抢回来!这需要我们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所以,我希望,也恳请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互相体谅,互相包容,遇到问题好好沟通,不要吵架。我们一起把这场硬仗扛过去!把戏拍好!拜托大家了!”

  没有高高在上的命令,只有将心比心的共情和并肩作战的请求。

  突然,人群中有人带头喊了声“好!”“加油!”,人们疲惫的脸上重新燃起了斗志。

  

  孟梦在泥泞的片场穿梭着,解决一个接一个雨后遗留问题,保障拍摄在极端条件下安全有序地进行。连续的高压运转,加上淋了雨,她的体力已近透支。

  夜色再次笼罩群山,趁着夜戏前最后的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她终于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躲进昨夜用来遮雨休憩的简陋帐篷。

  帐篷里空无一人,只有一盏应急灯发出微弱的光。她裹着沾满泥点的军绿色大衣,蜷缩在一张带轮子的折叠办公躺椅上。

  本想闭目养神片刻,然而,沉重的眼皮刚合上,极度的疲惫便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甚至来不及调整一个舒服的睡姿,就那样歪着头,沉入无梦的深眠。

  

  凌晨一点多,林歌才拍完一组补拍的特写镜头。他脸上的妆在强光炙烤下有些浮粉,显出几分憔悴。山风带着寒意,助理小冯赶紧将一件厚实的羽绒服披在他身上。

  林歌看着小冯同样布满血丝的眼睛,温声劝道:“你赶紧去车上睡会儿,白天还要开车下山,安全第一。我这还不知道要拍到几点,不用陪着。”

  他体贴地以安全为由打发走小冯,小冯拗不过,只得叮嘱几句,一步三回头地朝几百米开外停着的SUV走去。

  

  凌晨三点多,山里的寒气愈发刺骨。熬夜、淋雨加上没休息好,林歌的脸色在摄影灯光下显得格外苍白。副导演关切地走过来道:“林老师,您脸色不太好,下面一组镜头还要等置景调整,估计得半个多小时。旁边帐篷里有躺椅,您去那里歇会儿缓一缓?等会儿开拍我叫您。”

  林歌感激地看了副导演一眼,从喉咙里低低闷应了一声:“嗯。”

  

  借着手机电筒的微弱光芒,副导演在帐篷角落找到一张还算干净的带轮折叠躺椅,又贴心帮林歌调整好靠背的角度。

  林歌几乎是跌坐进去,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胃里也隐隐开始不适。他合上眼,意识变得模糊,沉入一片混沌的黑暗。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有十几分钟,也许更久。迷迷糊糊中林歌感觉有人轻拍他的手臂:“林老师?林老师?醒醒神,马上到您的镜头了。”是副导演的声音。

  林歌意识还在混沌的边缘挣扎,喉咙里发出一声沙哑模糊的闷哼,算是应答。

  副导演见他有了反应,便放下心来,于是给林歌缓神的时间,自己起身先出帐篷安排其他事。

  就在他转身的刹那,手肘无意间碰到了林歌躺椅的扶手。那张带轮子的躺椅,被轻微的外力带动,极其轻微、却又不可逆转地,朝着逆时针方向,缓缓旋转了九十度。

  

  林歌迷蒙中被这细微的旋转搅扰,本能地侧了侧身,想换个更舒服的姿势缓神。就在他侧身面向新方向的那一刻,混沌的视野渐渐聚焦。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张近在咫尺的、倒置的睡颜。

  孟梦依旧沉沉睡着,呼吸均匀悠长,对周遭的一切毫无知觉。

  两张躺椅几乎是头对头错开摆放着。棚外微亮的天光,让林歌刚好能清晰地看到一切细节:被粗糙椅背布料压得有点变形的小脸,微微汗湿的额角发丝,不长但浓密的睫毛,泛着淡淡暖色的脸颊,还有那微抿的嘴唇。卸去了工作时的干练锋芒,沉睡中的她显出一种毫无防备的、近乎脆弱的稚气,是褪去所有外壳后,最本真、最柔软的小女孩模样。

  林歌静静地侧躺着,他保持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帐篷外一切声响似乎变得遥远。他深邃的目光,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与专注,无声地反复描摹着眼前这张沉睡的面庞,忘记了离开。

  一股莫名的、细微的燥热,无声无息地从心尖蔓延开,连耳根都微微发起烫来。脊背像是被一根极细的羽毛轻轻搔过,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他下意识地吞咽了一下,喉结微动。

  棚外的冷风还在呼啸,山里的寒气依旧刺骨。

  

继续阅读:第六章 第一次合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颗紫微星(影视行业创新启示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