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元夕7
云碎月霄离2020-11-12 00:014,015

  大齐皇宫,内府。

  多日不见的信王,来到了宫中,特地来找裴绍。

  “皇后这几日,在忙什么?似乎不大到内府来了。”信王喝口热茶,问道。

  “晚辈听闻,皇后殿下近日宫务繁多,在安排元夕宴的事宜,所以很少来内府了。”

  “如此,我还是按规矩,去德政殿见殿下一面吧。”

  裴绍点点头,又问道:“不知信王有何要事,晚辈是否帮得上忙?”

  信王摆摆手,起身欲离去,“家中私事,世侄且忙公务吧。”

  “晚辈送您。”

  “不必了,哦,令尊,可在内府?”

  “老师今日沐休,在家中。”

  信王笑笑,“好,我出宫后,去府上坐坐,有话要和他说。”

  送信王出去后,裴绍召来人,“传信回府里,说信王可能去做客,叫家中准备。”

  “是。”

  裴绍回到房间,越想越奇怪,信王专程去找皇后,是为了什么事?怎么突然称他为“世侄”呢,还要去家中做客?

  夏此安正看着账册,就听人说信王在德政殿等着,希望见皇后一面。

  “皓兰,快来帮我换衣服。”夏此安急匆匆地换了发式和衣服,前往德政殿。

  本来心里忐忑,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可见到信王神色如常。

  “信王,出了何事?”夏此安走上前去。

  信王正要行礼,夏此安制止了他,“您是长辈,又是辅政大臣,免了。”

  “臣突然拜见,吓着殿下了。”信王说道,“是自家的家务事。”

  夏此安松一口气,坐下来,“信王请坐,慢慢说吧。”

  “殿下曾两次提起犬子与丞相掌珠的婚事,本来,犬子是以公事为先,不急着谈论婚事的,可就在您第二次提及此事后,臣回府后再问他,他竟也答应了。想来是感恩殿下的一片苦心,京城之中,也再难寻到像瑜城那样的好姑娘了,所以臣特来向殿下禀明此事,请殿下为犬子指婚。”

  李镜源答应娶瑜城了?夏此安又是惊讶又是奇怪。她第二次向信王提起此事,就是在知道理郡王向瑜城提亲之后吧……那天下午,还在内府门口碰到了李镜源,难道是那天,她说动了他……

  “这是好事,我还要恭喜信王和世子呢。”夏此安笑一笑。

  “臣也要感激殿下的恩德,为犬子觅得佳偶。”

  “哪里的话。他二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不过是顺应天缘。”夏此安道,“不过,这……先前指派了世子前往南方,以备梁国发起战事,很快就要出发了,这婚事,怕是一时之间难以完成。”

  信王笑道:“不急不急,臣也是希望殿下给个明旨,算是让他安顿下来,至于婚事,慢慢来便好。”

  “都怪我,为防着梁国起兵,把世子派去前线,就连元夕都不能与亲人共度了……”夏此安有些自责。

  “他是殿下亲封的大将军,位列齐国三公,坐着这样的高位享受这样的殊荣,总该为大齐为殿下尽他的本分。”

  夏此安点点头,“有信王这样忠义谦顺的父亲,才能教的出世子这样优秀的将才啊。”

  “殿下谬赞了。”

  “其实,他二人的事,原本倒也不必这样急的,只是,想必信王也听说了,理郡王向丞相府提了亲,我……自然是不愿意促成这门婚事,所以才拖着,前日里也是着急,才又跟信王说了那番话。”夏此安解释了现下瑜城的处境。

  信王道:“臣明白。臣听说那日午后,殿下曾劝过犬子,这才让他改变心意。”

  夏此安一怔,这哪里是听说,分明是李镜源说的吧。那日只她和李镜源两个人,纵使有人远远看见,也听不到在说什么,怎会知道她是在劝李镜源这事呢。信王这么说,是想试探什么,还是想警告什么?

  “世子为公为国,一片赤城,我又如何忍心,看他形单影只,空负年华。”

  “殿下的心意,臣与犬子都铭记在心。臣谢殿下的劝诫。”

  谢她的劝诫……看样子是试探了……

  “赐婚的旨意,我会告知圣上,令旨不日下达。至少在大将军南下之前,让瑜城名正言顺地去送送他。”夏此安说道。

  信王笑着应下。

  两人闲聊几句,信王起身告辞,“臣多日不见范相了,正打算去丞相府坐坐,就不多叨扰殿下了。”

  “也好,把赐婚的事告诉丞相,他为理郡王的事烦扰多日了,要是知道自己得了大将军做女婿,岂不欢喜。两位如今是亲家了,理应多走动,不要忌讳朝中非议。”

  “是,改日,臣会让犬子亲自来谢恩。”

  “何必这么麻烦,出征前,我还有事要嘱咐他,那时候一并见吧。”

  “是,臣告退。”

  目送信王出了德政殿,夏此安才和皓兰回宫去。

  皓兰抱怨,“奴原以为,这世子是个痴情的人呢,谁知道,白天里才和殿下诉过衷肠,晚上就答应和瑜城姑娘的婚事……”

  “这是好事,难道要他一直纠缠着我么?一个王公总是惦记着皇后,也不是什么好事。”

  “您是嘴上这么说,奴看您,也没有多高兴啊。”

  夏此安轻咳一声,“我自是高兴的,为瑜城高兴,也为……世子高兴。他能真的想通了,不好么?”

  皓兰不说话。

  夏此安当然知道,自己的脸上,是看不出什么高兴的表情的,若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现在的神情,那大概就是“怅然若失”吧……

  人就是这么奇怪,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喜爱和在乎,可当你一旦丢失了,又会觉得不舍和惋惜。感情也是一样,放在你手中的时候,你不以为意甚至是抗拒,但真当那份感情属于别人时,你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情绪如此,可理智上,夏此安还是为李镜源的选择而感到庆幸的,比起无止境的纠缠和等待,这样才是对大家都好的选择。

  信王坐在马车上,车内还有一人,是信王的管家,也算是幕僚,从小看着世子长大的。

  “王爷,皇后是怎么答复的?真的要指婚吗?”

  信王点点头,“嗯,殿下倒是答应了。”

  “看来殿下对世子,是真的没有情。”

  “这倒是,那孩子年纪虽小,做事倒是滴水不漏。难怪源儿喜欢。”

  “可这最终还是有缘无分啊,可怜世子,这几日有些消沉。”

  信王面上露出一丝心疼,“也罢,好男儿,怎可为儿女情长而束缚前程。他这个大将军,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只是这皇后奇怪,按理说,大皇子并非她所出,几年后若是真要传位给大皇子,她倒年纪轻轻地当了太后,虽说是尊贵万分,可也荒废了大好的青春啊。她怎么就不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呢?定北侯也是,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才十几岁,难道就注定要在这宫中枯守?王爷可知,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信王笑笑,不当真,“哪有什么阴谋,这是先帝赐婚,定北侯就算再权大势大,也不敢违逆先帝的意思。”

  其实私下里,信王一直在关注皇后和张家的联系,但奇怪的是,皇后自从嫁进宫中以后,一直没有与张家通信,甚至连前段时间大长公主的生辰,都没有发信回去。他一直不理解,难道是皇后与娘家闹别扭了?还是皇后的书信都是夹带在张小将军的家书中送出的?

  马车驶过一间客栈,信王无意间看到客栈门口正由侍女扶着上马车的年轻的世家夫人,喃喃道:“真像……”

  “王爷,什么真像?是谁?”

  “我看到有一位夫人,很像宣王妃,但是应当是我看错了。”

  “想是您看错了,宣王妃没有圣上和皇后的御令,是不能离开封地的,就算要赴元夕的宴会,也太早了些。”

  信王也这么想。

  然而,方才在客栈门口的那架马车,逆着信王马车来的方向,往皇宫去了。

  车上,坐着一位夫人,还有一个白发的老人。

  “王妃受累了,今日见过皇后,便可以住进府邸。”

  宣王妃点头,“我倒没什么,辛苦林公还来陪我跑这一趟。”

  “宣王对奴有恩,奴没齿难忘。”

  “那恩,早就报完了,世上哪有还不完的恩情呢。”宣王妃说道,“是林公疼爱亲王。”

  “奴生来是侍奉先帝和宣王的。”

  宣王妃笑笑,“我还从未见过皇后,不知皇后殿下是怎样的人,林公与我说说吧。”

  林公应声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皇后的事,缓缓道来。

  凤明宫。

  夏此安也接到了宣王妃即将进宫的消息,正重新梳头,换着宫装。

  “要我说,这一天换三四次发式,也是够累人的了。”晚心一边帮皓兰给皇后绾发,一边说道。

  “谁说不是呢。”夏此安也抱怨道,“这些规矩也不知是谁定的。”

  皓兰小心地为她戴上凤冠,簪上发饰,“您就别抱怨了,还是端庄一点,不然,都镇不住这位宣王妃。”

  夏此安眨眨眼,“什么,这位宣王妃,很是厉害?”

  “那倒没有,只是这位王妃,比其他那几位高贵不少,是越国的公主,越王的嫡妹,气质谈吐自然是不一样的。您要是毛毛躁躁的,可要被这位王妃给比下去了。”皓兰说道。

  “哦?我只听说,她为宣王诞下三子,为人贤淑温和。”

  晚心接话道:“这宣王妃呀,虽然三十多了,但是保养的极好,看起来年轻又漂亮,是难得的美人呢。”

  夏此安对着宣王妃很有好感,“只可惜,怎么嫁了宣王那样的人……”

  皓兰和晚心听了,都不敢言语。

  这是先帝和越王定下的婚事,她们哪敢评价啊。

  终于绾好发髻,换好了衣服,夏此安来到凤明宫的正殿,等候宣王妃。

  宫门外,宣王妃拿着文书,通过宫门的检验,进入皇宫。林公碍于身份,没有陪同进宫。

  宣王妃只带了侍女一人,来到凤明宫,入殿拜见皇后。

  “妾宣亲王正妃李氏景湖,拜见皇后殿下。”

  “宣王妃请起,赐座。”夏此安端坐在首位。

  宣王妃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起身,落座。

  夏此安打量着这位王妃,宣王妃也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后。

  “宣王妃舟车劳顿,一切安好?”夏此安来之前还特地问了皓兰,该怎么称呼宣王妃,要不要叫皇嫂什么的,皓兰说,只称呼王妃即可。

  只见宣王妃又起身行一礼,“妾都安好,谢皇后殿下挂念,妾不胜惶恐。”

  夏此安微笑着,心想,就这样端着,什么时候才能谈到正题上呢?

  “妾按照殿下的旨意,先来拜见了殿下,不知何时拜见圣上更为妥当?”

  夏此安看看宣王妃,心里想着,她主动提出见圣上,是什么意思?莫不是林公告诉了宣王夫妇圣上是假的?不应该,如果林公真的说了,只怕来的就不是宣王妃了,而是宣王的大军。

  “圣上他……龙体欠安,又忙于国政,再说吧。宴上是一定能见的。”夏此安如此回答。

  宣王妃一瞧,果真如林公所言,现在的大齐,还真是这位年轻的皇后说了算呢,于是坦诚相告,“其实,来前妾曾见了林公,林公告诫妾,凡事先行禀明皇后殿下,照皇后殿下的旨意行事即可。”

  夏此安笑笑,暗道,林公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啊。“我托林公给王妃送信,而不是直接向王府下达指令,为的也是稳妥,现在大齐和梁国局势紧张,圣上唯有手足可以信任和依靠了。所以我才会请王妃和越王帮忙,不周之处,请王妃见谅。”

  “能为圣上和殿下分忧,是亲王与妾三生有幸。越国与大齐百年交好,家兄也愿意为大齐的太平安宁尽微薄之力。”

  “话是如此,但我还是要谢谢你们。”夏此安笑道,“今日我在凤明宫准备了小宴为宣王妃接风洗尘,望王妃不要推却。”

  “殿下盛情,妾却之不恭。”

继续阅读:第83章 元夕8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后的秘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