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还真是见缝就插针,一点机会都不放过,那个卢严是炎修羽提拔出来的官员,为人很尽职,这次的事件他虽有失策,但毕竟他也保住了两万百姓的性命。
于是,修羽王当即一脸严肃,仪态威严地说道:“卢严治郡失策,但念他尽忠职守,保全了万名百姓,着罚俸一月,面壁三天,留职察看,戴罪立功。”
修羽王话一出,其他的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接着,他们自己觉着没趣,也都在散朝后纷纷离去了,只有邓韫,丞相徐陵,中将军姜岠和项川留了下来,继续和修羽王详细讨论处理濯瞻亚事件的细则。
很快,邓韫就带着大军出发了。炎修羽则一直还在处理这全国的其他事务,可目前来看,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忙的事情去处理了,自从他把在长敦的“元狩新政”推到了越地,这几年这里的形式也是一片大好,他早有了经验,能让现在夏国的局势保持着稳定的模样,之前设计的水渠和直道已大部完工,融越两地受惠许多,很多农田都呈现出绿油油,丰收繁茂的模样,直道上来往于融越的商人又更加频繁,两地之间的交流变得空前繁盛。而北方的,魔伦人和炎周,他们一方面要围剿岳巴鞑,一方面又只能在边境上陈兵对峙,暂时不会有大战爆发。
薄洛邪一边在南部捣乱,一边又在尝试着对夏国的经济进行一轮一波的经济战,越地的许多商业资源都掌握在贵族的手里,而那些贵族们,唯利是图地毫不顾大局,不少人中了薄洛邪的圈套。
炎修羽发觉到了越地商事中的问题,但这些他也只能采取些措施稳定一下,所有的一切,都得等到变法的时刻。而现在,他的夏国已经变得出了濯瞻亚的事件,暂时没有什么能让他觉得头疼的事情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政务现在都能让徐陵一个一个地去处理掉了。
终于,莫谦和仲青以及一众学子都回来了,炎修羽最终准备开始了他的变法。首先,便是对人事的安排,修羽王把那些经历了一番下访深有体会,描摹了蓝图的学者们,根据他们对他们经历的那些地方的认识,把这些人都安排到了那些地方上为官,在都城王廷,炎修羽拜仲青为庶造令,地位相当于丞相,支持变法,由徐陵佐助,而莫谦,因为不喜欢为官,于是便做了智仁学院司傅,可以自由出入公府官署,并且在暗中出主意,查看民间动向,举荐有力的学子,为变法输送血液,由此,博夏历史上著名的“仲青变法”正式拉开序幕。
奇翰551年淳月,修羽王正式颁发变法法令,首先,依照在修建水渠和直道的大工程中,对立功的奴民依照功勋授予爵位的要求,他们被晋爵一级,正式成为平民,以此为范,修羽王在整个夏国开始了功勋授爵的制度。
在民间,修羽王设置了二十一爵位,民间不论农民,工匠,凡是按照法令的要求立功者,都可以根据其功绩授予爵位,每一个爵位都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土地钱财。比如,如果一个农民把一片荒地开垦成良田,并且给国署上交了足够量的税收,那么,就会按照他垦荒的数量,依照律法的要求授予他农爵,同样,耕田纳粮数量达到律法要求的程度一样会被授予农爵。
在军队里,修羽王继续了之前在长敦进行的“元狩新政”的内容,依照军功授予爵位和军职。
为了保证农民能够拥有耕种土地的基础和能力,王廷国署承担了农具的制造任务,并把青铜打造的农具下发给农民。同时,修羽王也颁布了新的土地法令,对全国土地进行统一划分。
这个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的,融越的土地都被贵族掌握着,他们不会轻易地放出这么大的利益,修羽王必须派出甘乐夫统帅王室禁卫军担任执法队,强制性地完成土地工作。
对官员的选拔,在过去一直都是由贵族垄断了官位,所有的贵族,都可以世袭他们祖宗的官位,一些人还可以由家里的人脉和势力负责,直接被授予官职。这样的制度造成了许多职位盘踞着无能的纨绔。
仲青对此实行了五贤度才制,废除了贵族们世卿世禄的特权,所有的官位,都必须依照功勋授予,同时,在民间设立五贤的制度,即为士子,工匠,农桑,商杰,医工,他们分别在行政,建筑,农业、纺织,商业和医疗这方面通过考核,选拔人才,编入王廷国署的机构。
在国家官署上,修羽王进行了整顿的改革,实行三权制,即为负责行政的御书台),负责司法的司检院还有负责军事管理的武英阁。同时,设立督造馆,选拔优秀的工匠,建城池,修直道,筑水渠,造战械,制农具,纺织品,炼工器,那些人都被赋予了国署的正规管制。
修羽王亦设立惠盈苑,这是他突发灵感,又几经思索,整理的福利机构,这就是为那些医工贤才设立的国署,平时以平价诊治,灾时则免费发放药物救灾,治病。
这个惠盈苑的官署,最终还是由轻羽公主,常婉姬和秋菊宫长来大理了。
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针对三百年来,西博大地上一直存在的宗教问题进行处理。博夏人信奉的是亘古时代的奥尼希波神教,这是博夏大陆的主体宗教,但是,在西博的许多异族则有他们自己不同的信仰,有些与奥尼希波的教义有历史的渊源,而有的,则跟奥尼希波教存在这冲突,三百年来,因为这些,夏人和蛮人发生很多次流血冲突,魔伦人曾因为强行推行他们的亚柯厄达教教义,而和蛮族针锋相对,始终进不了他们的百夷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