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澜与孙佑扬又熟识起来,却不是因为看球,而是因为一场赛事。当年他们所在的城市竞赛氛围不浓,每年各科的联赛都是重在参与,给明星学校去当基数的。
初二那年希望杯竞赛,一如往常的,每班前十的好学生都报了,学校根本没有辅导,就随便这么去参赛了,结果整个年级十几个人都获奖了,沉澜和孙佑扬等五个同学都进入到了二试,直到那会老师才重视起来,但当时他们学校没有能开设竞赛课的老师,所以也只是给他们给了一本华罗庚竞赛习题集,让他们自己做,自己准备,那时候的好学生天然喜欢理科,热爱挑战难题,当时沉澜是真的把那本书从头到尾做了一遍,不是想得个什么成绩,纯粹就是兴趣。孙佑扬也在做,偶尔遇到难题,两人遇到了会随口提起来几句,就这么又说得上话了。
初中时,流行起湾湾的言情小说,不同于琼瑶那种悲情款,而是席绢、于晴等轻松搞笑的风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沉澜和萧笙,于是每天的放学活动就变成了一起蹲租书店。
这天沉澜正缩在自己位置上看小说,租书店的言情小说都是口袋本,很适合藏在课本里偷偷看,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沉澜急忙用手去按住,对方却是手快地一把把书抽走,好奇地翻了翻。
沉澜抬头看到孙佑扬一脸啧啧的鄙视表情,恼怒地骂道,“有病啊!”
“我说你也看这种小女生看的东西?”
难道我不是小女生吗?这句话槽点太多,沉澜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
“哟,这书还被扯掉了几页,不会是你干的吧?”
“我像那种人吗?!”说着心里却有些心虚,这种被扯掉的部分经常都是有些不可描述的内容,她突然有些怕孙佑扬知道她每天看的书里面有这些内容,以他的性格肯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孙佑扬看过之后像是放心了一样,把书丢回给她,“每天看这种书怪不得你越来越傻。”
“有病啊?专门跑我们班来找茬?”
沉澜气得眉毛倒竖,想纠结人马揍丫的,看了看周围,没什么同学注意到这里,他们班经常有外班的同学进出,大家都不以为意,她只好悻悻地把书放回抽屉。
“孙佑扬,你是来找我的吗?”一个女生走过来打招呼,同时还看了沉澜一眼。
沉澜这才知道这货为什么出现在他们班了,找了个他们班的女朋友!
看了看自己班里像疯子一样追逐打闹的幼稚男生,再看看孙佑扬,简直是天差地别的画风。
孙佑扬看了一眼那女生,摇了摇手,表示并不是找她,而是又掏出一本书,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一个题问沉澜,“这道你做了吗?”
沉澜看题,“这个我做了。”她边说边拿了演算本和笔出来,写给他看,“这个你先通分,算到这里,你再代换已知条件,对未知量降阶,然后合并同类型后又可以代换一次已知,再这里,要用一次三次项的平方展开式,这里你最好是把公式背熟,不然不容易观察出来,然后,这样就算出来了。”
孙佑扬看着她一步步写出的答案,说,“对,我就卡在这一步了,原来是这样,这个公式我们没学过,你怎么会的?”
“我在图书馆做题,遇到不会的就去翻书,找到的。”沉澜也不藏私,告诉他自己学习的秘诀,年级里爱看书的都知道她周末两天都是全天呆在图书馆。
那女生自作多情,尴尬地全程看完两人做题,很奇怪地问孙佑扬,“你为什么会问她题?”
那时候孙佑扬全年级第一,沉澜好像才二十多名,两个人差的太远,大家完全不解孙佑扬怎么会专程跑他们班来问李沉澜题,当时一试一等奖学校也就在升旗仪式上念了一下名单,大家觉得跟什么跑步第一名之类的没啥差别,是以根本没掀起什么风浪。
“李沉澜,全年级数学最好,没有之一。”
这句话说出来时,周围同学都惊呆了,就连沉澜自己也在惊呆了的人群当中,还代大家问了一句,“是吗?”
孙佑扬看傻子一样看她了一眼,心累,不想跟她说话。
他也不想承认她数学天赋是好得吓人,她做数学题有一种天然的直觉力,很多题都是凭着感觉做就是最短路径。不得不说孙佑扬眼光很好,当时沉澜天赋不显,平时的考试题对好学生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考得不过是细心,大家好像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孙佑扬就从仅有的几次一起做题中感觉到她的数学天赋远在一般人之上,后来他又拿了几个题试了一下她,果然,每次她的思路都很简单直接,就算是有超纲题,她有时候也能凭借学过的知识推论出结果。
直到最终沉澜拿了二试一等奖,和后来有次考试出题出超纲时,全年级数学基本都在五十分以下,沉澜照样拿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后,大家才真正明白孙佑扬那时候对她的评价,完全不夸张。
学校就像是一个小江湖,每个学校其实都有各种民间排行榜,什么四大美男,八大美女,十大优等生等,沉澜因为孙佑扬的点评,就突然成为数学榜第一,但与别的好学生相比,她有点像是独行侠,甚至是邪教这种,少了点名门正派的气质,以至于她一直就没混进好学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