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雨水偏多,杏花微雨,倒是应了“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话。
我来这儿多久了?怎么着也得几个月了吧?这里好是好,就是……太潮了,雨水多是个好事儿,能让人脸蛋滋润些,可是一下就下个没玩也真是愁人。
老先生摔着了,国学课今日上不了,我也算讨了个闲。
“小姐,去哪?”车夫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这雨天也要跑活儿。
“老胡同。”我收了油纸伞坐到车上,车上有车篷我倒也不至于挨浇。
“好嘞。”车夫应了一声便开始跑了起来。
“雨天也要跑活儿?”我问了一句,却见他笑嘻嘻地说道,“当然了,这一家老小都指着我吃饭呢,可不得跑嘛,但凡挣到一个子也行啊,只是菜里能多点肉末末。”
我叹了口气,我小时候似乎也是这样,但凡能多唱一会儿我绝不回去,就为了能多挣一串糖葫芦儿钱。
都不容易……
“桃叶那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在其位的这个明哎公,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宋老三……”我哼起来这熟悉的旋律。
以前那,总想着有钱多好啊,有钱就能吃好多好多好东西了。现在算是不愁吃穿了每天吃的也是极好的,可这反倒让我想念以前的苦日子了,累是累点儿,但总归还是开心的。
“妹子打北边来的吧?”车夫有些兴奋地问道。
“昂。”
“我原来也是北边人,后来北边不安全,也就拖家带口的来着江南了,现在想想,还是北边待着舒服。”
”是呀,还是北边儿舒服……”我叹气般地附和道。
“行了,姑娘,到地方了。”
“好。”我随手给了他一个银元,“不用找了,权当今天给自己添个肉菜。”说完,我走进了巷子深处,这里的确不怎么样,这里边儿是颓圮的篱墙,隔着不远儿就是老先生的家。
“扣扣扣”我瞧了瞧木质的大门,却见一个团子跑出来给我开的门,这脸儿这么熟悉可不就是那天看着我吃糖葫芦儿的团子么。
“你好,我找老先生。”
“爷爷,找你的,是个大姐姐。”团子吵着屋里脆生生地喊到。
“让她进来吧。”
我轻轻推开了门,里面传来缓缓檀香气,映入眼帘的先是一个大书架,做工精细,应该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丫头,来了?”床上的老先生缓缓坐了起来,自嘲道,“我这老了,身子骨不行了。”
“未必。”我缓缓掏出袖子里的红花油,“向您身子骨儿这么硬朗的,活到古稀双庆都没问题。”
听罢,老先生笑了,连带着胡子都颤啊颤的,“哈哈,借你吉言喽。那边有书,你可以看看,都是我的宝贝呢,祖传的。”
我随手挑了一本关于人物传记的来看,直到老先生催我该回去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将书放了回去。
“有时间呐,我给你带两本去。”老先生笑到。
“多谢先生了。”我欠身微微一礼,“我先回去了。”
“回去吧。”
我依旧是租了辆黄包车回去的,开始我找了一个那人嫌麻烦就没拉,这让我不禁想起来时那个师傅说的话。的确,每个人家境不同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