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微白,风过草动,在草间熟睡的虫儿惊醒过来,发出几声轻微的虫鸣。
片刻后,鸡鸣声响起,一声接着一声,一声高过一声。
周氏听见动静,利索地起身,她身边的李永福也打着哈欠坐起来。
居住在山村的人们,习惯闻鸡鸣而起,这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孩子他爹,你跟小康在孟家吃得怎么样?要是吃得不行,拿些钱买点肉跟粮食带过去,请他们帮着煮好,你给他们分些吃的抵柴火钱。”
“不过不能给太多,首先要保证你跟小康能吃饱,你俩最近在外头吃饭,还要一天到晚盯着地里,我总担心你俩吃不好,折腾出病来。”周氏拿着梳子梳通头发,利索地把头发梳好。
李永福连打两个哈欠,眼角沁出眼泪:“我心里有数,亏啥也不能亏身体,小康马上要娶媳妇,两丫头年纪小,我知道照顾好自己。”
周氏温柔地笑笑:“你知道就好,从前那么难都熬过来了,现在日子好起来,我只盼着咱们一家人好好的,没病没灾地过日子。”
“这哪说得清,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天灾无情更没法子预料,踏实过好每一天日子就成。”李永福说着,下床穿上周氏昨夜放在床边的旧衣。
他下地干活进山砍柴的时候多,好衣裳在他身上留不下来,早上穿干净的衣裳出门,傍晚回来身上全是泥跟汗水,天天都得换衣裳。
衣裳洗得越勤,坏得越快,周氏舍不得好衣裳被这么糟蹋,跟郁知秋要了几件刘二毛的旧衣改了改大小,专门给李永福和李小康下地时穿。
李小康自打定亲后,性子沉稳不少,李永福教他地里的活,他听得比之前认真。
李永福私下里跟周氏念叨,说要成家的人是不一样,像是一夜之间长大了似的。
周氏笑说,要成家还不长大的话,还不如不成家,省得连累未来儿媳妇。
一打开房门,蛋黄便晃着尾巴走过来,李永福跟周氏一人揉了把蛋黄的头,各自洗漱忙活开来。
天热起来后,吃食放不住,刘家每顿饭都会估计着做,宁可少吃一口也不能浪费。
刘家人大多数人要去镇上,家中的早饭一向是以填饱肚子方便入口为主,比较少煮汤汤水水,更多的是蒸包子馒头或是摊饼为主。
周氏面食做得好,以前只是做些寻常吃食,在刘家待了一段日子后,她也跟着做了好些新奇的面食。
郁知秋老说自己捡到宝了,若不是家乡遭难,凭着周氏这一手手艺,李家的日子也会慢慢起来的。
今儿早上周氏做了烧麦,昨夜提前泡好了糯米跟蘑菇。
早上起来蒸糯米、和面、炒馅料,快速包上放锅里蒸,不过半刻钟便熟了。
烧麦馅料丰富有香肠、蘑菇、胡萝卜,还有新鲜的豌豆,蒸熟的糯米粒粒筋道,嚼起来口感非常不错,再添上香肠的微辣、蘑菇的鲜、豌豆的嫩,大家都吃得很香。
刘二毛吃得快,他吃完擦干净嘴,对郁知秋道:“娘,今天我去镇上就行,娘在家休息吧。”
郁知秋笑了笑,没直接答应:“你昨天那么忙,今天又一个人去镇上,能吃得消吗?有我在你能少做点事,休息的时间能多点。”
刘二毛盯着郁知秋认真道:“娘,我身体好着呢,一点不累,娘从前为了撑起家那么辛苦,如今我能帮上家里的忙,娘只管放心歇着。”
上一次他娘生病时孟大夫说的话刘二毛还记着,孟大夫说了他娘要多休息,不能做重活。
先前他总有这样那样的事耽搁,铺子里都靠娘一个人撑着,外人总说娘很厉害,这其中的辛苦又有谁懂。
若是可以,他不想娘这么厉害,只希望她能过得轻松快乐些。
郁知秋眼睁睁看着刘二毛的神情变了又变,最后看她的眼神越来越愧疚,只好愣愣地点头答应下来。
这孩子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她都怕他突然哭出来。
不去镇上就不去吧,郁知秋想得开,孩子能干,可以撑起摊子,她也乐得清闲。
今天刘百灵要去镇上,不能留在家里陪郁知秋,周氏想把李如意留下给郁知秋作伴,同时也让她在家帮忙做点杂事。
郁知秋没同意,安排周氏把李家姑娘都给带去铺子里:“别叫如芯跟如意留在家里,铺子里忙,在铺子里她俩既能帮忙还能学点厨房的事。”
“可是夫人,中午您吃饭怎么办?”周氏神情迟疑,目光投着担心。
郁知秋忍不住笑起来:“怎么?还怕我做不出来饭啊,你呀你,操心得也太多了,我一个人想吃啥不能做。”
“都别担心我,正好我一个人清静自在一段时间,等回头二毛来活了,我还去铺子里。”
下地的下地,去镇上的去镇上,片刻后刘家院子彻底安静下来。
郁知秋慢悠悠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消食,把家里的狗和鸡喂了,鹅也放出去,随后在屋檐下的躺椅上坐下。
不饿不渴,心里也没啥发愁的事,就这么躺在摇椅上晃晃悠悠地感受自然的风,此刻大概是她最放松的时刻,完全的属于她自己的时刻。
躺了没多久,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紧接着孔氏的声音跟着响起。
郁知秋笑着应了声,起身把蛋黄弄到狗窝边,打开院门,对上孔氏那张笑意盈盈的脸:“孔嫂子怎么想起来找我了?”
孔氏脸上的笑容扩大,眼角的皱纹多了几根:“我家那老头子最近总不见人影,村里跟我说得上话的人又都被你找了去,我串门都没得串。”
“左等右等好些天,今天总算逮到你在家,这不?专门来找你算账来了。”
张氏几个性子好的全在刘月家做事,年纪太大的,耳朵聋,性子倔犟聊天能把人气死,小媳妇又跟孔氏说不到一块去。
早上在村口碰见刘家人,多问了一嘴,得知郁知秋今天不去镇上,孔氏回家收拾了一阵就往刘家来了。
郁知秋听明白孔氏的话,笑道:“我一个人在家正闲,你来找我算账,我巴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