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郁知秋不想出去,本想就在家里混一天的,孔氏来找她说话,比她自己干躺着有意思。
王氏最近忙,没时间跟她交流村里的情况,孔氏来得正好。
上午不算太热,又只有她们两人,郁知秋问过孔氏的意见后,拿了张小桌子放在屋檐下,等会两人就坐屋檐下说话,能吹风能看风景。
除了刮冷风的冬天,别的季节郁知秋更爱待在院子里或是屋檐下。
屋外空气流通,视野开阔,能看山看水感受风,比在屋子里舒适。
放好桌子,用果酱兑了两杯水,再往中间摆两碟子小吃,瞧着还不错。
说话闲聊没吃的咋行?干聊总觉得缺点意思。
都是熟人,串门都串习惯了,郁知秋忙进忙出,孔氏也没闲着,她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桌上,从屋里搬出两条凳子放在桌子旁。
“孔嫂子,先坐下喝口水。”郁知秋见孔氏站着不坐,把她按在凳子上坐下,她自己坐到孔氏对面。
孔氏笑着点头,端起兑了果酱的水喝了两口:“还是你这里的东西合我的口味,这酸酸甜甜的水夏天喝着解渴。”
郁知秋心说这还不算,要是加了冰块在里头,那喝着才舒服。
闲聊几句后,孔氏打开她带来的包袱,拿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她把两个盒子推到郁知秋面前:“这是我儿媳妇叫人带回来给你的。”?
“大的盒子里装的是吃食,有县里的糕点和一些干果蜜饯,小的盒子里是些小姑娘戴的绢花,有些样式镇上买不到,你拿给百灵戴。”
孔氏说着打开小盒子,让郁知秋看里头的东西,因为是给小姑娘准备的,绢花的颜色都很鲜亮,打眼看去跟一盒子真花似的。
孔氏的儿媳妇怀了孩子,前段时间吐得厉害就想吃素鸡,郁知秋给她送过好几回,估计是那姑娘觉得不好意思,这才叫孔氏带了礼物来。
懂礼的人谁不喜欢,郁知秋嘴角牵起一抹温和的笑:“侄媳妇太客气了,不过是些吃食而已,哪用得着她特意买东西带回来。”
“孔嫂子,最近家里忙,没有时间做素鸡,侄媳妇要是想吃,还得再等几天。”
孔氏不是外人,郁知秋也就直说了。
“我知道你家忙,家里好几桩生意抓在手里能不忙吗,不用做素鸡,那儿媳妇已经缓过来了,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吐。”
“儿子怕我们担心,派了人过来告知情况,还带了些东西过来。”孔氏的语气透着轻松。
儿媳妇是县里的人,娘家离得不远,从怀孩子就是亲娘照顾着。
吐得厉害那会,孔氏不放心赶去县里照顾儿媳妇,她去了儿媳妇亲娘不好再待着,第二天便回家了。
婆媳俩在一起的时间少,虽没什么矛盾,到底没有亲母女自在,孔氏不想在这个时候让晚辈为难,留下些银子后自己回了村。
郁知秋听着也替孔氏高兴:“能吃了就好,胃口恢复了要补起来很容易,你也不用整天皱着眉头,安心等着当奶奶就好。”
东西都送上门了,郁知秋也不矫情,把礼盒里头的糕点跟干果蜜饯都拿了些出来摆在盘子里。
孔氏忙拦住她:“拿这些东西出来做什么,留着给孩子吃呀”
“那盒子里还有呢,有他们吃的,零嘴又不当饭吃,香香嘴就成。”郁知秋完全没有要收回去的意思,她也想尝尝县里的糕点是个啥味,之前孔氏从县里带回来的糕点就比镇上的好吃。
待郁知秋重新坐下,孔氏指着那碟粉色糕点道:“尝尝这个荷花酥,买的人特别多。”
荷花酥的外形与荷花相似,花瓣呈粉白,吃着酥松香甜,甜而不腻,带着荷叶的清香,很适合夏天吃。
从孔氏口中,郁知秋得知了村里最近的消息,吴氏放弃赵大树后,带着孙女过得挺滋润,而赵大树夫妻不堪忍受干活的辛苦,收拾包袱去了孙家。
至于能在孙家待多久,目前还不知道,前天人才走,没这么快被赶回来。
胡家的胡二虎好几次想去大房蹭饭,都被胡老大挡了回去,后来胡二虎趁大房没人的时候偷偷翻墙进大房院子,被胡大虎撞见揍了一顿。
孔氏还告诉她,胡家二房在山里收山货跟皮毛,有人在隔壁镇看见他们夫妻卖山货。
提起收皮毛,二人同时想到孙家,孙家的变化基本源于去年的皮毛生意,胡老二应该是看见孙家收皮毛挣到钱了,跟着动了心思。
还有赵赖子家重新给他说了个媳妇,是个年轻的寡妇,给前头夫家生了儿子,丈夫出意外后,夫家只要孩子不要她,把人赶走了。
夫家不要,娘家人也说家里养不起,经人说和许给了赵赖子。
“哎,你家三河的事你考虑了吗?想找个啥样的?”孔氏话头一转,转到了刘三河头上。
郁知秋眨眨眼,觉得这话格外耳熟,先前刘二毛说亲的时候村里人也是这样问她的。
不过那会刘二毛满十七岁了,给他说亲也合适,刘三河下个月才满十四,现在说他的亲事是不是太早了些。
孔氏被郁知秋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你别这样看我,我知道三河还小,不是我要给他说亲,是听旁人说了几句。”
“村里人都知道你家如今能挣钱,三河又是个聪明的,盯着他的人可不少,也就是他年纪小了点,要是再大两岁,早就有人上门了。”
郁知秋吐出一口气,吃了颗蜜枣压惊:“三河还是个孩子,考虑这些事太早了,男人先立业再成家,等二十岁再说吧。”
孔氏个人觉得二十岁有些晚,但她有分寸,不爱去干涉旁人的家事,遂轻笑两声:“是这个理,孩子自己立不起来,成了家于家中也是拖累。”
孔氏跳过话题说起其他事来,郁知秋嘴上应着心思飘去别处,十几岁的孩子容易早恋,她是不是应该提醒刘三河一下,别过早招惹小姑娘。
二人吃着零嘴,喝着果汁闲聊,有时说些村里的闲事,有时候说点镇上的闹剧,聊到太阳爬到头顶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