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郁知秋叫他,刘二毛跟张佩兰说了声来到郁知秋面前。
郁知秋让他看好,当着他的面拿起腌着的鱼,在鱼腮下方一指宽处划上一刀,尾巴上方也轻轻划一刀,接着轻轻拍打鱼的身体,捏住腥线,缓缓将腥线抽出来。
“娘,这条白色的线是啥?咋长在鱼肚子里?”刘二毛头一回知道鱼身体里有这东西。
郁知秋把手里的刀递给刘二毛:“是鱼的腥线,去除这条线腥味会少些,另一面你来试试,别划得太深,拉腥线时注意力道。”
鲤鱼体态肥壮,属杂食性鱼类,相比于其他鱼它的肉要粗一些,土腥味也更重,若是做不好那味道吃着不顺口。
刘二毛接过刀,学着郁知秋刚才的动作轻轻在鱼的另一面划上两刀,在郁知秋的指点下抽出腥线。
他有耐心,做起事来不骄不躁,是个稳重的性子,郁知秋看得直点头,天赋固然重要,本身的性格也是主要的决定因素。
聪明的人很多,却不见得所有成功的人都聪明。
剩下一条鲤鱼的腥线依旧是刘二毛处理,一回生二回熟,对会做饭的人来说,这事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
随后,郁知秋又教刘二毛打花刀、调面糊,给鲤鱼挂面糊。
糖醋鲤鱼的鱼皮是关键,做得好的鱼皮酥脆,哪怕放冷了也不会软,若是做得不好,也就出锅那一会吃着还成,在外头放上一会,脆皮就成了软皮。
打过花刀的鲤鱼先抹一层干粉,再挂上湿糊,湿糊的调制方法亦有讲究,鸡蛋清顺着一个方向搅至起泡,滴上两滴白酒,最后跟面粉糊糊搅拌均匀。
一手提着挂好面糊的鱼尾,一手拿勺,用热油定型,再炸鱼头做成鱼肉飞翘,头昂尾扬的样子。
“哇,这鱼的样子真好看,像是要飞起来似的。”张佩兰盯着盘子里的鱼惊叹。
王氏等人闻声凑上前来看了,看过以后都说好看,这模样看起来特别贵。
“二毛娘,咱铺子里要添这道菜吗?”李秀娥以为是铺子里的新菜,随口问了句。
郁知秋含笑看了看胡莺跟王氏,解释道:“不是铺子里的,是为了小莺的好日子准备的。”
王氏立马反应过来,神情激动:“二毛娘,这道菜要放在我家的酒席上啊?”
“是啊,今天做给你们尝尝味道,看你们喜不喜欢,现在只是炸好了鱼,这还不算完,等会还要淋上酱汁。”郁知秋边说话边翻动锅铲炒酱汁。
胡莺脸色发红,看着那头仰的鱼笑起来,不过她还有些担心:“郁婶,这道菜看起来很贵呢。”
王氏眼角笑出皱纹:“贵点好,贵点好,光瞧这道菜的模样我就愿意多花钱,瞧瞧这鱼的模样,意味着你以后跟这鱼一样扬眉吐气呢。”
“娘,我又不去跟人比试。”胡莺小声反驳,嫁人有啥好扬眉吐气的。
王氏暗道,过得好就是扬眉吐气,她盼着自个闺女也跟这鱼似的,永远抬头挺胸向前走。
糖醋汁里头加了白的笋丁红的胡萝卜丁,还有绿的葱花,红红绿绿的酱汁淋在炸好的鱼上头,那鱼更加好看。
郁知秋放下锅铲,回答胡莺的话:“小莺啊,别担心,不贵的,这鱼就是鲤鱼,价格便宜,只是做起来麻烦,不费钱。”
“而且我跟你娘都说好了,你办酒席我跟二毛去帮忙不收钱,你别担心钱的事。”
姑娘家懂事,心疼家里人挣钱辛苦,郁知秋替王氏感到高兴。
得知郁知秋不收钱,胡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红着脸跟郁知秋道谢。
在胡莺心里,郁知秋的地位仅次于亲娘和奶奶,因为她,自己才能走上跟村里姑娘不一样的路。
留给胡莺多愁善感的时间不多,鱼得趁热吃才好吃,大伙趁着还没上客,把饭菜端上桌,吃饱肚子好干活好。
郁知秋做鱼的时候,周氏做着其他菜,青笋木耳肉片、茄子烧肉,炒嫩南瓜,蒜泥南瓜尖,全是好吃又实惠的菜。
那两条鱼一上桌便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刘三河盯着造型奇特的鱼上下打量,手里的筷子蠢蠢欲动。
“吃饭吧,都忙了一上午了。”
说着,郁知秋挾了块鱼肚给刘百灵:“慢点吃,小心鱼刺。”
刘百灵弯弯眼睛点头:“谢谢娘。”
糖醋汁酸甜鲜香,妇人跟小孩吃着很喜欢,王氏尝过之后便朝郁知秋直点头,那意思很明显,她相中这道菜了。
郁知秋往胡莺的方向抬抬下巴,叫王氏也问问胡莺的意思,王氏心领神会,侧头跟女儿小声嘀咕。
糖醋鲤鱼造型美观,味道鲜美,胡莺岂有不喜欢的。
见王氏母女都满意,郁知秋也跟着笑起来,鱼定好了,别的菜好解决,但愿到时候能一切顺利。
刘三河长了张会吃的嘴,一直说外头那层酥脆的鱼皮最好吃,末了还用糖醋汁来拌饭吃。
刘百灵看哥哥吃得开心,颇为心动,有样学样也想拌饭吃,郁知秋担心糖醋汁里有鱼刺,怕她伤着,不让她拌饭。
刘三河到底大一些,又是个会吃的,小鱼他都能嗦出整根鱼骨头,吃鲤鱼而已,郁知秋不担心他。
饭后来不及多说话,陆续有客人进来吃饭。
大伙加快动作,收桌子的收桌子,做菜的做菜,各司其职,百味再次热闹起来。
下午回到村里,郁知秋没直接回家,而是领着张佩兰先去了刘月家里。
去年端午她请了张氏等人帮忙包粽子,今年张氏几个要做皮帽子,她以为铺子里多了周氏和张佩兰夫妻能忙得过来,便没打算请张氏几人。
不曾想五彩粽子的需求量太大,她们做的远不够卖,今日预定的粽子数量不少,为了明日能准时交货,她不得不多找几个熟手。
如今只有跟刘月这边商量一下,让大伙上午去包粽子,下午做皮帽子,等过了端午再恢复正常,离给韩家交货的日子还长,不怕做不完。
刘月对此是没有意见的,她本就是刘家的长工,郁知秋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