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答应王氏要给胡家做酒席,郁知秋此时歇下来正好有时间琢磨起合适的菜色。
刘百灵帮着做完事,这会又回到后院跟着杨氏练拳,郁知秋不想打扰闺女,搬了凳子坐在后院角落的葱地旁闭目思考。
想到酒席,她最怀念的莫过于幼时在乡下吃过的坝坝席。
虽已过去多年,但那滋味一闭上眼就能想起来,温暖、美味,充满人情味儿。
后来她在酒店也吃过几次酒席,好吃是好吃,也够精致,不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呢?
大概是少了那份独有的锅气,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热络氛围。
小时候若谁家有喜事,亲戚间头一天便会去帮忙,帮着布置新房,帮着做些杂事,贺喜声欢笑声不断。
第二天也会早早去帮着洗菜洗碗,杀猪宰鸡,乡下酒席的菜或许没那么精致,但胜在新鲜。
菜是地里现摘的,鸡鸭猪是乡亲们养的,天亮的时候鱼还是活蹦乱跳的。
做菜的乡厨来得早,带着他自己的帮手,切肉切菜起火烧锅,把费时的菜先给做上,该蒸的蒸,该炖的炖。
太阳升起来,锅里的肉香也跟着飘起来,得空的乡亲过来串门,边说话边帮着剥蒜洗菜,跟做自家事一样,再自然不过。
他们这些小孩子也爱跟着跑去看热闹,主人家会给来的孩子一人分几块糖,孩子们就在周围玩耍,还没开席,整个院子已经热闹非凡。
算着时间差不多时,厨师开始动真格的,当着客人们的面,倒油炒菜,从下锅到起锅装盘都在客人们的眼皮子底下。
一盘盘热腾腾的菜从出锅再到客人桌上不过数十步的距离,入口吃着还烫嘴。
他们一群孩子自己坐一桌,也不要大人照顾,自己吃得肚子溜圆。
那会的菜是真香,吃上一回要念好久,长大后再也没参加过记忆中的酒席,那些已经成了回不去的回忆。
酒席上的菜肴数量一般是双数,根据家庭情况来定,胡家的家境一般,十个菜或是十二个菜足矣,不知道王氏怎么安排的,她先琢磨个章程出来,让她自己定夺。
既然是酒席,鱼肯定是要的,鱼便宜好吃,寓意也好,只是不好做。
寻常人家的鱼塘养的鱼不适合清蒸,蒸出来一股子腥味,做的味道太重太辣老人孩子又不能吃。
郁知秋想了想,觉得糖醋味的鱼最适合放在酒席上,既好看又好吃,主人家也不用花大价钱。
江家送来的鱼里好像有鲤鱼,今儿中午正好做出来给王氏跟胡莺尝尝,看他们喜不喜欢,若是喜欢,主菜也就有了。
思此,郁知秋睁开眼看了看日头,起身伸了个懒腰往厨房走去。
食谱的厨房是最热闹的地方,刘二毛跟周氏等人已经把中午的蒸菜都准备好了,王氏母女跟李秀娥这会正准备着中午的配菜。
“素鸡今天卖完就停一段时间,最近做粽子比较忙,没时间做素鸡,等端午一过,店里又该卖凉皮了。”郁知秋不想周氏太累,索性把素鸡停了,这样大家都能轻省些。
周氏跟刘二毛已经听王氏说了早上热闹的场景,对此没有异议,五彩粽子可比素鸡价格贵,一年中又只有这点时间卖,是该抓住机会。
“二毛,你……”
“娘,有人来定粽子礼盒了,你快出来。”
郁知秋正想叫刘二毛杀两条鱼,外头忽然传来刘三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话。
来定五彩粽子礼盒的第一个人,郁知秋不得不重视:“二毛,你杀两条鲤鱼腌着,巴掌大的就行,等会我教你做道菜。”
话音将落,人便离开厨房出现在大堂。
经过交谈,郁知秋得知来定五彩粽子的客人居然是临镇过来的。
听客人说他姑母家住在万来镇,去年他在这边吃过五彩粽子后,一直念念不忘,回家的时候还给家里人带了不少,家里人都挺喜欢吃。
得知百味今天卖五彩粽子,他特地早起过来买,结果还是来晚了。
“我娘说了,让我多定一些,给家里的亲戚朋友分一分,平日里能省,过节不能省。”那客人吃了两块小米锅巴,眼神微微发亮,说完话又连吃了两块。
“客人定好日子,一早过来拿,拿回家再煮,吃新鲜的更好吃。”郁知秋面带微笑与来人交谈着,对方愿意赶路来买百味的吃食,她心中十分感激。
那客人年轻,说话也挺有意思:“头一天我来我姑母家住,第二天拿上东西再回家。”
刘三河抱着纸笔站在一旁,待郁知秋一叫他,他立马上前提笔开写。
送客人走时,那客人指着小米锅巴问:“掌柜的,那个黄色的是什么呀?铺子里可有卖的,吃着怪好吃的。”
郁知秋回头看了眼,笑答:“是小米锅巴,放在铺子里招待客人用的,过年前有卖,平时里没做太多。”
没做太多也就是没有卖的,那客人识趣的没再多问,只是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在姑母家多住两天,吃两天百味的饭菜再走。
送走客人,郁知秋交代刘三河看着铺子,有人定礼盒就按规矩写单子,她得去厨房做鱼。
“娘,你要做啥好吃的?是不是我没吃过的?”刘三河精得跟猴似的,自从刘二毛不用上学后,郁知秋一般不去厨房做菜,要做也是做新菜。
郁知秋收拾着桌上的茶杯:“应该没吃过吧,做糖醋鱼,鱼皮脆脆的很好吃,等会你好好尝尝。”
刘三河一阵风似的放好纸笔,再一阵风似的跑过来接过郁知秋手里的托盘:“娘,我来收拾吧,娘还得做菜呢,可别累着了。”
一听有好吃的这小子浑身是劲儿,郁知秋眼神慈爱地看了看他,含笑回到厨房。
刘二毛此时已经把鱼杀好了,用葱姜酒腌着去味,两条巴掌宽的鱼,不算大,做糖醋鲤鱼却正好,太大不好定型。
郁知秋系好围裙,朝刘二毛招招手:“二毛,你过来。”
刘二毛这会已经忙完了,立在张佩兰身边看她切菜,夫妻俩有说有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