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听见魏芊的反应愣了一下,“娘娘?”
去请皇上吗?
难道不是应该趁着淑妃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赶紧想办法把这孩子弄没了吗?
怎么还有主动去告诉皇上的道理?
她们来找淑妃,不是为了利用淑妃对付姜婴的吗?怎么现在娘娘还真和淑妃玩上姐妹情深了?
魏芊看着宫女的模样,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按理来说,她只需要买通这个太医,就能轻而易举除掉淑妃肚子里的孩子。
反正现在也没人关心淑妃的情况,淑妃自己也不知道她肚子里有个孩子。
现在把孩子弄掉,神不知鬼不觉。
可问题是……
魏芊垂下眸,轻叹一声,“去禀报陛下吧。”
宫女还是不理解,但是看着魏芊的样子,也知道自己再说什么都没用了,沉默一会儿,点点头,“是。”
淑妃是在皇帝来之前醒过来的。
醒来之后就发现魏芊对她的态度变了。
也说不清楚是哪里变了,就感觉魏芊对她有点小心翼翼的,生怕她磕着碰着冷着热着了。
她想下地,被魏芊抬手就按在床上了,“姐姐现在怀着身孕,可莫要乱动,仔细动了胎气。”
淑妃是被魏芊说过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怀孕了。
她怔了一瞬,而后抬头看向魏芊,“为什么?”
她并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魏芊来看她是别有用心。
但她没办法,若是能借着魏芊东山再起,就算被魏芊利用一次,又能怎么样?
可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晕倒了,怀孕的消息还是从魏芊口中得知的。
在这互相暗害对方孩子的皇宫里,魏芊完全有机会在她晕倒的时候,对她动手,除掉她肚子里的孩子。
她可能完全无法察觉,就算是事后身子虚弱,也只会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被苛待了,不会往有孕的事情上想。
毕竟,自打魏芊流产之后,宫里已经很久没有妃子有孕了。
大家就算怀疑皇帝不行了,都不会怀疑她的孩子被魏芊弄死了。
宫里,对孩子的问题太敏感了,不只是淑妃清楚,魏芊也清楚。
因此,在淑妃问出为什么的时候,魏芊就敏锐地察觉到她想问的是什么。
“如果我说,是因为舍不得,姐姐信吗?”
淑妃愣了一下,后知后觉地想起魏芊曾经失去过一个孩子。
“信。”她不知道换成自己是不是也会像魏芊这样做,但魏芊回答她时,表情实在是太真诚了,真诚到让她没办法怀疑魏芊的用意。
而且,现在魏芊的所作所为,也让她没办法怀疑。
毕竟,若是想要害她,魏芊完全不必让她知道自己怀孕了。
两人没说上几句话,但从前不相熟的两人,在皇帝来之前,就好像开始了心照不宣的历程。
韩青云很开心。
宫里已经很久没有孩子了。
不说没有生下来的,就连在娘胎里夭折的都没有。
太医院都开始给他送补汤了,每次诊平安脉,看他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
因此,淑妃有孕,对他而言,是极大的好事。
皇子公主的母妃,自然不能继续禁足了。
淑妃被赦免,魏芊顺势提出要过来照顾淑妃。
魏芊最近在后宫可谓是风头无两,韩青云自然是知道她的所作所为的,心狠手辣,将后宫当成狩猎场,死在她手里的小主宫女太监,少说也有二十个了。
因为,他的第一反应是看向淑妃,希望淑妃能够拒绝。
但他没想到的是,淑妃不仅没有拒绝,反而欣然同意了。
淑妃本人都同意了,皇帝还能说什么,面对两个女人楚楚可怜的眼神,他只能咬着牙点头。
算了,他只是缺一个孩子证明自己能行,而不是缺孩子。
淑妃能怀上就行了。
在韩青云的刻意安排下,淑妃有孕的消息不胫而走。
与此同时,姜婴也已经准备妥当,打算启程回京了。
还在陇西的韩青禾也收到了京中的消息。
不过,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给韩青云写了信,不是折子。
以一个爱胡闹的弟弟的身份,想和自己的兄长要一个官职。
他真心想要在陇西做出点实事,不是陇西也行。
可惜,一贯宠着他的兄长这一次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反倒是来信呵斥了他。
也是私下里送信的形式,呵斥了胡闹的弟弟,让他一定和姜公好好学习,千万别再想着一步登天。
信里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情,还有意无意提了一句,“别等淑妃肚子里的孩子能当值了,他还是这副不成器的样子,平白让小辈看笑话。”
韩青禾被骂过之后,心情不太好,认命地遵照兄长的吩咐,从小事做起。
过了好几日,才后知后觉,宫里的淑妃嫂嫂,有身孕了。
他又写了信回京祝贺兄长喜得龙子。
至于是不是龙子,又或者能不能平安降生,那就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事情了。
韩青禾跟在姜公身后当差,其实就是给姜焚打下手。
姜焚也受到了陛下的密信,虽然信里说让他狠狠调教荣亲王这个混账东西,但君君臣臣,姜焚还没糊涂到会将这种话当真的地步。
不能真的随意使唤荣亲王,又从陛下的信中察觉出一些滋味,姜焚带着韩青禾接触军中最繁琐的事务。
韩青禾当然不知道姜焚心中的打算,跟在姜焚身后,撅哒撅哒地忙前忙后,在姜焚刻意为之之下,他见识到军中生活的艰苦,将士们的艰辛,还有军营的拮据。
原来,京中每年给分配的粮草,其实并不足够让军营消耗的。
非战时期,军中的将士们都是勒紧裤腰带训练的。
还有姜焚,表面上是宸国公,京中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封疆大吏,手握兵权,是山高皇帝远,在这陇西做土皇帝。
实际上,他确实是陇西的天,是陇西军和陇西百姓头顶上的那片天。
为了陇西的百姓和军中将士能够过得好一点,他殚精竭虑。
京中总担心姜焚在陇西拥兵自重,有朝一日功高震主,会养出狼子野心来。
他从前也这么想,但这段时间跟在姜焚身后忙前忙后,几乎同进同出,他才意识到,姜焚绝无造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