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青禾与一民间女子珠胎暗结的消息快马加鞭,长了翅膀似的送到京城。
据闻皇帝得到消息,气得掀翻了御案,在御书房里来回走了好几圈,嘴里骂着:“烂泥扶不上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
“备笔墨!”皇帝一声令下,宫人训练有素,将御案扶起来,摆了笔墨。
他坐在案前,提笔就写,一口气哗啦啦写了七八张纸,还意犹未尽。
凑近一看,纸张上都是些教训人的话,字字句句都在训斥韩青禾不成体统。
等到搁笔时,他一身的戾气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再重新提笔,字字斟酌,句句思量,一句“吾妹安阳”来来回回写了好几遍。
姜婴自然不知道皇帝在宫中的所作所为,但见着信封上那句“吾妹安阳亲启”心中还是有了些许波澜。
曾几何时,她与皇兄之间,就只剩下君臣,没了兄妹情分,一步一步走来,每个脚印里,都藏着对彼此的忌惮与算计。
拆开书信。
姜婴早知道皇帝是个才高八斗的,这一封书信,写得像是一篇赋,将她夸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
但姜婴越看,脸就越沉。
从头到尾,都是在夸奖,安抚,信中并没有给她解决办法。
就如同她能猜透皇帝的想法,皇帝也猜透了她的想法,在信中夸她心思玲珑,是看穿了祭祀节上那场闹剧,有她的手笔。
信上没有明说,是给彼此留着颜面。
没给解决的办法,却表明了他的态度。
姜婴只能嫁作皇家妇,就算那韩青禾再不成器,再不像样,也容不得她拒绝。
姜婴看明白了,正是因为看明白了,所以看着落款处“为兄 韩青宸”五个字,才会觉得嘲讽。
这层华丽的亲缘外衣下面,裹挟着的事早就腐朽生蛆,令人作呕的烂肉。
还是朝中无人,不然岂会这样被动?
哪怕有人先将消息送过来一点,给提个醒,也好过现在这样抓瞎。
“郡主,打听到了,荣亲王那边也收到了京城的密信,听说厚厚一沓呢,荣亲王都没看完,就发了脾气。”
姜婴没说话,她早有预料。
韩青禾做出这种事,可不仅仅是让她和韩青禾之间横亘了一条沟渠,以后皇帝再想要以姜婴的亲事拿捏姜家,就不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皇帝本就忌惮陇西,偏偏韩青禾还在陇西的地界上乱搞,闹得尽人皆知。
陇西的百姓本来就只知宸国公,并不将朝廷放在心上,如今韩青禾这个朝廷的钦差,皇帝亲封的监军,正儿八经的皇亲贵胄,竟然演了这样一出大戏,只怕陇西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更少了几分。
将信随手递给双蕊:“商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能启程。”双蕊当即应声。
“也别明天了,通知下去,马上就走。”
“啊?”双蕊愣了一下:“郡主,这会不会太仓促了?”
“既然都准备妥当了,明天走和现在走,又有什么区别?”姜婴微微偏头看了双蕊一眼。
双蕊忙点头,转身出去吩咐了。
姜婴自己在屋里,收拾了几件轻便的衣服。
姜婴前脚刚走,就有暗卫来报,说荣亲王去寻她了。
元淘这才回过神来:“你走得这么匆忙,就是为了避开荣亲王?”
姜婴微微颔首,皇帝的意思太明显了。
今日韩青禾会去找她,解释是小,其根本,还是逼着姜婴做出选择。
姜婴不愿意自己的婚事再被拿捏,心中也没有头绪,索性就避而不见。
反正他们要出发去赵国的事情,早就已经定下来了,早走这一天半天的,也没什么问题。
陇西多黄沙,不太适合种地,连年征战,百姓的日子过得苦。
前段时间,姜婴从集市上偶然得知赵国有两种高产的粮食,当即就决定去赵国走一遭。
姜氏商行才成立没多长时间,商队也并不成熟,所以这次,姜婴带队,是和一个赵国的商队同行。
有本地的商队带路,路上好走很多不说,也能避免一些麻烦。
只是姜婴也没想到,最大的麻烦,竟然是他们找来同行的这支商队。
“公子,有点古怪。”此时的姜婴一身公子哥打扮,元淘扮作侍卫跟在她身边:“我瞧着对面商队里,多了几个生面孔,个个脚步轻缓,呼吸绵长的,是练家子,和他们商队里的人都挺熟的,”
“是镖师吗?”姜婴问。
元淘面色凝重地摇头:“不好说,但他们身上有杀气,手上是沾过血的。”
“快到了,夜里让咱们的人都警醒着些。”姜婴吩咐一声。
这一路走来,她和那支商队的人也打听了。
赵国境内,确实有两种高产的粮食,不过因为种子是从海外运回来的,数量不多,现在那两种粮食在赵国境内都没有普及,姜婴若是想买,只怕得花些心思和代价。
代价倒是不怕,只怕白跑一趟。
如今既然有了方向,总比摸瞎强得多。
是夜,果然如同姜婴猜测的那般,商队的人趁着夜色,对姜婴这支商队拔了刀。
姜婴这一趟来,主要是买东西的,带过来的货物并不多,人手也没那么多,在人数上,对上对方就已经输了。
但姜婴身边的,可都是精挑细选的亲卫,上过战场的好手,真要打起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对方显然也没想到,姜婴这伙人竟然还有防备,勾着唇阴笑两声:“怎么着?这是信不过兄弟们呐!”
战事一触即发,姜婴亦是冷笑:“如此局面,再说这种话,不觉得虚伪吗?”
姜婴一声令下,亲卫先冲出去。
商人也没想到,姜婴这边一共就二十多人,竟然还敢先冲,但也没犹豫,当场就让自己商队的人去抵抗了。
姜婴也没闲着,她身手不好,是针对萧肆和元淘这种各中老手而言的,对上普通人,她尚有一战之力。
从地上捡起一把剑,也冲上去了。
战事一触即发,元淘始终护在姜婴身边。
渐渐的,亲卫压制住了商队的人,那商人也是个精明的,见势不妙,当即就跑了,一点犹豫都没有,连货物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