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逃了,作为补偿,姜婴也不是好说话的人,自然将对方的货物清点一番,选了些有用的留下,用不上的,打算到镇子上找个地方卖了。
没办法,如今才刚停战,陇西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用钱。
能省则省,能赚就赚。
就当黑吃黑了。
况且,她带来的人虽然没有死亡,但也有几个受伤的,休养抓药都是要钱的,拿点补偿怎么了。
这么想着,姜婴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地将战利品纳为己有。
处理完现场,商队穿过丛林,行至一个镇子,在镇子上暂且休养。
在酒楼安顿好,姜婴下楼准备吃点东西,才刚下楼,就听见门外传来惊呼声。
“天呐,这不会死了吧!”
“怎么回事,好端端地怎么说晕倒就晕倒了?”
“不会是碰瓷的吧,快走远点,别把咱们给赖上。”
吵嚷声不小,就在酒楼门口的位置,很快就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了不少人。
元淘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从凳子上蹦起来:“我去看看,马上就回来。”
说马上就是马上,姜婴点菜的时候她出去的,菜还没点完就回来了,神色有点急。
“是个妇人,突发急症,再耽搁可能有性命之危。”
元淘只说了情况,至于要不要救这个问题,她没问。
不管救不救,都是姜婴的自由,她问了就好像逼着姜婴做决定。
但姜婴并不是个冷漠的人,元淘话说完,她就站起身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吩咐:“让军医过来。”
他们这次出门,姜公不放心,特地安排了军医跟着。
先前遇到同行商队反水时,姜婴就已经感慨过一次姜公的先见之明,没想到现在又用上了。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军医出手,没多久就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姜婴将人安置在自己的房间里,又让酒楼的厨子给准备了一碗热汤,等人醒过来给她喂下去。
也算是得知了此女的身份。
娘家姓李,夫家姓许,外头人都叫她许娘子。
傍晚时分,她的丈夫许嵩平得到消息,才赶过来接人,得知姜婴救了自家妻子,当场就跪下磕头道谢。
姜婴也不是为了他磕个头才救人的,就让人起来了。
元淘倒是有些不满,许娘子说许嵩平在家里正忙着,这才没能及时过来。
但再怎么忙,妻子都出事了,他愣是拖了快两个时辰才过来,这合理吗?
面对元淘的质问,许嵩平面露苦涩:“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再不卖,就要生芽子了,好不容易才找到商人愿意收的,咱们庄稼汉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粮食过日子呢。”
他得知妻子出事,也想第一时间赶过来,可要是赶过来了,那商人就要走了,粮食卖不出去,他一家子都得跟着吃糠咽菜,更别说给妻子抓药治病了。
姜婴拍拍元淘的肩膀:“我这妹妹胡说的,两位别介意,你们先前说的粮食,是什么粮食?”
“贵人有所不知,我们也是上当了。”许娘子这会儿已经缓过来了。
那粮食种子,是一个商人从海外带回来的,说是高产又好吃,就忽悠着他们村子里的人种,说是种完了到秋天收成的时候,他们高价来收。
本来村民也没那么容易上当,可是他们种地的时候,种子是商人白给他们的,还给了他们银钱,说是算租他们的地种。
这怎么算都不会赔本的买卖,村民哪能不干?
可这都到第二年的夏天了,说要来收粮食的商人还没来呢。
已经有很多人家的粮食因为储存不当,发霉生芽烂掉了。
一家人再吃又能吃多少,这些粮食再卖不出去,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听你们这话的意思,这粮食确实挺高产?味道怎么样?”
“高产是高产,味道也行,但卖不出去有什么用啊!”
以往种稻子、黍子的时候,到秋天收成了,把粮食卖了,换成粗粮,手里剩不下银子,但至少不至于让一家人饿肚子,年头好的时候,还能给扯二尺花布给老人孩子做件新衣服
可去年那些粮食,一点都没卖出去。
“亩产有多少?”姜婴的呼吸有些急促,她有种预感,她可能找到她想要的东西了。
“亩产可高了,苞谷亩产能有六百多斤,土豆就更多了,收成不好的人家还能收八百多斤呢,我们家去年一亩地收了差不多一千斤呢。”
这个数字,就连元淘的眼睛都亮了。
还真让他们给找到了。
稻子亩产才能有三百多斤,苞谷直接在这个基础上翻了番,土豆更是翻了两番。
也就是说,原本能养活一个人的稻子,换成这两种,能养活两到三个人。
“你家里的苞谷和土豆都卖了?”姜婴急切地追问。
许嵩平一听这话,脸就垮下去了:“哪能啊,人家就收了几百斤,说是试试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出去再来收,要是卖不出去……”
后边的话,许嵩平没说,但屋里的每个人都能猜到。
“现在天色已晚,明天能带我去你们村子看看吗?我对这两种粮食很感兴趣。”
许嵩平夫妻两人听见这话,都想给姜婴跪下了。
次日一早,一行人跟着夫妻俩回了许家村。
许家就是普通穷困潦倒的农家院,两个老人年纪都不小了,头发花白,腰背佝偻,衣服上补丁叠着补丁,见到要买粮食的商人,想要上前,又怕人家嫌恶,缩在角落里,见到有人看过去,就露出一个拘谨的笑。
姜婴看得眼睛有点酸涩。
为了能够让姜婴把家里的粮食买走,许娘子绞尽脑汁地给准备了一桌子各种各样做法的土豆和苞谷。
煮着吃的苞谷,和豆子一起炒着吃的苞谷粒,磨成粒子的苞谷粥,磨成粉做成的苞谷饼和苞谷馒头。
土豆更是蒸煮煎烤炖,能想到的法子都做了一遍,甚至其中一道菜,是用现杀的老母鸡炖土豆。
味道很好。
夫妻俩却几乎没怎么动筷子。
姜婴挨个都尝了尝,她能明白夫妻俩迫切想把粮食卖出去的心情。
“你们之前说,有些村民的粮食,因为储存不当,生芽子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