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高句丽的突破点
玉龙2025-06-12 11:142,022

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制造大炮的专业人士已经调好了方位,开始点火。

此时孟运已经捂住了耳朵,同样还有李世民等人,一些不相信的臣子丝毫没有动作,眼巴巴地望着大炮点火。

就在大家视线所望之处,只见那大炮轰的一声巨响,有一黑色的圆球猛的喷射而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去,一瞬间这黑色的圆球直接撞击在一处高坡上。

轰隆一声巨响,震得众人差点摔倒,一些不信的臣子就遭了,耳朵好像失聪了一样。

李靖连忙护在李世民身前,李世民摇摇头。

远处的山坡已经掀起一阵灰尘,让众人看不清情况如何了。

众人等了起来,孟运却不担忧了,就这阵势就已经说明大炮成功了,而且威力还超出了他的想象。

而后,灰尘逐渐消散,众人才看清楚情况如何了。

众人望去,刚刚还好好的一处山坡现在居然已经变成了平地。

“这……这太可怕了。”

众人找不出该怎么形容了,人间真的存在如此可怕的武器吗?

这就是传说中开山裂地的威力吗?简直太惊人了。

李承乾不禁得意起来,一群没见识的现在知道厉害了吧!个个就像呆瓜一样愣住了。

“父皇,儿臣不负所托。”李承乾拜道。

李世民大喜,这个大炮的威力孟运早就给他描述过,可现在真正看到后才知道是如何的震撼。

“哈哈哈!承乾做得很好,父皇重重有赏。”李世民说道。

李承乾这次没有拒绝,恭敬点头。

“恭喜陛下,有此神器,高句丽简直就是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

“小小高句丽覆灭就在一瞬间。”

孟运再次见识了大臣们变脸能力,心中赞叹不已,不愧是大唐臣子啊!各个身怀绝技。

李靖说道:“陛下,这红夷大炮威力无穷,超过投石机几十倍,臣有信心轰开辽东城。”

李世民满意点头,作为一个马上皇帝,这点见识是有的。

“好,那么就让高句丽好好尝尝我大唐红夷大炮的威力。”

这一刻众人忍不住上前打量起这不起眼的神夷大炮,很难想象就是这东西把山坡夷为平地的。

众人就像看美女一样移不开眼睛,不时还要亲手摸一下感受。

孟运不禁笑了笑,还真是一群有趣的家伙。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孟运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李承乾得到一些名望。

“陛下,这次太子殿下可是立了大功,这红夷大炮可是太子殿下呕心沥血之下才创造出来的啊!”孟运大声说道。

李承乾下意识想说话却被孟运狠狠瞪了一眼。

李世民明白孟运的想法,立即说道:“不错,诸位爱卿可知道这红夷大炮被制造出来是多么不易。”

“看看朕的儿子都成什么样了,衣服破烂,全身脏兮兮。”

“太子全都是为了大唐啊!”

众臣子们立马看向了李承乾,这才反应过来,太子殿下居然付出了这么多。

哪朝哪代的太子能做到这样,像个工人一般忙前忙后,差点都成了个乞丐。

李承乾低头说道:“儿臣不苦,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

众人不禁叫好,太子殿下如此觉悟不愧是大唐储君。

“太子殿下辛苦了,臣等佩服。”

“太子殿下所作所为臣等牢记在心。”

李承乾抱拳谢过众人。

孟运使了眼色,李承乾反应过来。

“父皇,儿臣这些时间还考虑到了一个问题。”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不知此事,有些惊讶问道:“承乾快说,是什么问题。”

“高句丽第一道防线是辽西河,我大唐要攻打高句丽首先要过此河。”

“那么就必须想办法以最小的伤亡渡过辽西河。”

李世民等人有些疑惑,“你的意思是这也是突破口不成?”

“不错,儿臣认为这就是最佳的突破口。”李承乾肯定说道。

要不是孟运这么教的他绝对不敢这么说,实在是太不可能了,辽西河说起来可能比辽东城还难攻打。

“荒唐!”有大臣立即反驳道:“太子殿下可知这辽西河有多难过?”

李承乾眼神不变,“本宫当然知道,如果我军绕开辽西的确也可以进入辽东,但是太费时间了,还会引起变故。”

“所以我军必须横渡辽西河。”

李世民没有否定,继续问道:“承乾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要是真的可以朕就同意。”

“是,父皇。”李承乾拜道。

“为了节省时间,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就选择横渡辽西河。”

“辽西河宽阔,水流湍急,我明白,可我们可以把它填平,不就如同平地一般了吗?”

“更荒唐了,太子殿下难道不要异想天开,辽西河河面宽广,要动用多大的人力才能填平。”

“就算动用了这么大的人力还是力不能及,单单是那沉积淤泥的河道就让人不能立足,这如何动工?”

“太子殿下制造红夷大炮功劳巨大,可这些战场之事就未免有所不知了。”

说话之人毫不客气,就差没有叫李承乾不要瞎参合了。

李承乾没有恼怒,笑了笑继续说道:“本宫怎么会不知道这些。”

“你们只知道辽西河宽阔不可填,却不知辽西河下游是一片沼泽地。”

“要是我们用木板搭建一座横跨沼泽的野战大桥呢?”

“是否又非常容易了,而且我们还有水泥,可以利用水泥层层铺垫,如此一来这野战大桥几日就可成,还坚不可摧。”

李世民鼓掌,“承乾说得不错,此桥只需要几日就可成,绕道而行至少需要一月,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分一秒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此节省二十几日,不说节省多少粮草,就是打高句丽这一个时间差就能有奇效。”

“朕同意了,承乾再立一大功。”

这……众人傻眼了,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对打仗行军一事如此娴熟了?

这一刻太子殿下好像变了一个人,让众人看不透。

刚刚还反驳李承乾的大臣都羞愧得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继续阅读:第125章 通婚之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开局李世民来蹭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