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通婚之策
玉龙2025-06-12 11:142,003

这一刻的太子李承乾给众人的感觉就像年轻时候的李世民,能文能武,上马可战,下马可文。

众人不禁佩服起李世民的决定,一开始李世民就立李承乾为太子是遭到很多人的阻止的,可李世民在这一点上谁的意见都不听,众人无奈放弃。

可现在看来李世民当初的决定是多么英明,果然陛下的眼光就是比大家好,太子不愧是太子,素来有才名在外,现在更像大家证明了自己行军作战方面的能力。

在沼泽上搭建野战长桥谁能想到这些?这般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人叹服。

工部的人一直在负责水泥一事,工部尚书回答道:“不错,太子的想法很完美,下官已经想到具体可行的方案了。”

“哦?段爱卿居然已经想到了方案,快说说看具体是怎么个方案。”李世民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一直他不是很看重的段纶还有这才能。

他想起来段纶担任工部尚书以来就没什么出色的表现,只能说一句中规中矩,自己每次交代的事情倒是能够按时完成,但也不会做出什么出色表现来。

而他还是把水泥这般重要的东西交给了段纶,后来修路一事也是工部在负责,配合孟运倒是十分有默契,并没有出什么差错。

而今天段纶居然说想到具体可行的方案了,让李世民惊讶万分。

段纶不卑不亢说道:“陛下,从您把水泥交给我工部负责后,下官研究多日,运用水泥和我们平时修建的材料混杂使用,臣发现在水泥中参插一些木板或者钢铁就能使水泥建筑更加牢固。”

其他人有些听不懂段纶所说是何道理,但孟运懂了,这不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原理吗?

孟运有些惊讶,没想到大唐还有这种人才,这工部尚书段纶好像并不是很突出,看李世民的眼神他就明白,却没想到这个寡言少语的段纶居然是个研究者,看来别人不怎么说话是在私下搞研究啊!

孟运不得不站出来为他说话,“陛下,段大人的意思大家可能很难理解,但是臣却明白,段大人的想法确实可行。”

李世民震惊了,孟小子居然会主动站出来为别人说话,还是很难得在同意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段纶就不能用之前的态度对待了。

“好,没想到孟侯也赞同段卿的想法,那么朕肯定相信段大人的话。”李世民一言赞同。

段纶感激地对孟运一拜,孟运笑了笑也没阻止,“段大人,刚刚说了你的研究的成果,那么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如何搭建野战长桥吗?”

段纶正有此意,点头说好。

“陛下,臣考虑到运送和成本问题,所以我们搭建野战长桥就地取材,用到木板和石块。”

“我们可以在最下面完全用水泥打造,然后再加入石块和木板铺一层,最后再用水泥铺一层,如此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最终打造出来的长桥绝对牢不可破。”

段纶说完,首先鼓掌的是孟运,段纶真是个人才,不仅考虑到成本问题和运送的困难,还能就地取材,最终搭建出来的混合式水泥桥还能有可观的牢固度,的确是一个奇思妙想又可行的方案。

众人见孟运鼓掌叫好,都不知所措起来,但又看到李世民居然也跟着鼓掌了,立马都鼓起掌来。

段纶这个寡言少语的实干家都激动了起来,对孟运心生感激,在他看来孟运就是他的知己,孟运是唯一一个最先赞同他的人。

李世民问道:“段爱卿,那么这长桥需要多少时间可以修建完毕呢?”

段纶想了想毫不犹豫说道:“陛下,只需要五天就够了,顺利的话甚至四天就可以。”

李世民很满意,别说什么五天四天了,就算是十天都行,他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好,段爱卿的能力朕是相信的,五天就很好了,不必太有压力。”

李世民语气中充满了鼓励,让段纶下定决心要尽全力不可,绝对不辜负陛下所望。

孟运见事情有点偏颇了,他可是想让李承乾出点风头的,怎么就突然变成段纶了,这可不行。

孟运在李承乾后背拍了一掌,“还不说话!”

李承乾啊了一声,“老师,好的。”

“父皇,儿臣还有话说。”李承乾赶紧上前说道。

李世民今日算是对李承乾的表现最高兴了,虽然他知道其中肯定有很多是孟运教的,但这也说明了是太子在认真学习了,这不就够了吗?

至少李承乾是一位愿意学习去进步的人。

“好,承乾继续说,朕和大家都会认真听的。”李世民鼓励道。

“多谢父皇。”

“儿臣考虑到修建长桥后就把辽东之地和中原连接起来了。”

“那么我们不妨以此桥为根基,连通高句丽,彻底掌握此地。”

“这就更加方便我们掌控高句丽了,要是有什么意外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派兵镇压。”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承乾这个说法不错,可你可知道高句丽有多少百姓吗?我们不能一味靠武力镇压,也不能把百姓们杀戮殆尽。”

李承乾松了一口气,这点老师早有交代,他立即回答道:“父皇,有了这桥不就给高句丽的百姓机会来往大唐嘛!”

“我们大唐商队也能通过此桥来往高句丽,这样一来不就有了利益关系,甚至还会通婚,最后高句丽百姓必定被我大唐同化,自然而然大家都成了真正的大唐百姓。”

“那么最后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镇压什么了,他们融入了大唐体会到了好处,还能割舍吗?”

李承乾说到了通婚,这都是孟运想到的,这世界上有时候最可靠的关系就是通婚,让别人成为自己人。

历史上不少国家都会采取这个方法,也的确很多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这次还是全体高句丽百姓都有机会和大唐子民通婚。

李世民不吝赞美,“不错,不错,承乾之话甚合朕意。”

继续阅读:第126章 兵在精不在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开局李世民来蹭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