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爷呵呵哒……
朕临终之前,特意为你祖父演了个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才叫大智慧,不然呢,拉着他手说虽然朕的儿子是坨屎但你也要捏着鼻子辅佐?
朕不要面子的?
太祖爷道:“对,朕不如你的湛青锅锅。”
团子正说得高兴,就被抓了个正着,吓得小身子猛然后仰:“呀!!”
太祖爷就这么看着她。
团子讪讪,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裴湛青笑道:“世人皆知,祖父开创霸业,千古一帝,孙儿远不及也。”
“对哒对哒,”团子瞅着太祖爷的神情,连忙道:“太祖爷爷千古一帝,流芳百世,无人能及!!湛青锅锅……湛青锅锅,他他他,都不爱笑!!顶多是古往今来最最有名的不笑子。”
裴湛青:“……???”
太祖爷呵呵笑了,点了一下她的小脑袋,放过了她。
团子松了口气,滑下地,把小面罩拉了上去,再也不敢叭叭了。
然后太祖爷又要逗她,伸手揪她的小帽子:“玥宝,既然朕比湛青强,为何朕没有神仙辅佐?”
团子道:“因为你是开国皇帝呀。”
太祖爷纯粹没话找话,“开国皇帝又如何?”
“画风不对呀!”团子稀奇地看了他一眼:“能跟开国皇帝放在一起说哒,只有名将和良马!跟湛青锅锅这种皇二代放在一起说哒,才是绝世名臣!!”
她自信拍着自己的小胸脯,续道:“跟皇三代在一起哒,是魏征这样的怼怼,和名师,和美人!皇四代一直到皇一百代就惨了,不管干得多好,名气都不咋大。但稍微干得不好,就会被后人喷死,说他们辱没了先祖的威名!”
几人都听得直笑。
几人谈谈说说,一直溜达到了城门口,找了个茶摊儿喝茶。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超乎想像的,如今城门口的茶摊,本来的大炉子都延伸出来,围了一圈,仿着火炕做法,做成了暖椅,也不多费火,坐下还有点热乎。
几人正喝着,就听城门口小小喧哗,有人大呼道:“让开!!全都让开!有紧急军务!”
裴湛青脸色微变,迅速站起,就见一个骑马的使者,快速驰出。
但这会儿正是商贩进出城门的时候,人很多,使者差点撞到人,马头一拐,就轰然倒地。
人马显然都筋疲力尽,这一倒地,就连马儿都半天没能爬起来。
团子身体比脑子快,抓着茶碗,一个瞬移就过去了,情急之下,直接叨叨出声:“百病皆消,满血复活……”
她一边说着,一边就把茶杯递了过去,那使者渴得厉害,想说句多谢都没能说出声,接过来就喝了。
就在众人注目之下,那使者脸色肉眼可见变得红润,一杯热茶下肚,他再发声时,居然中气十足:“多谢……”
他自己也察觉到了,看向那茶杯:“这,这是什么……”
团子回头道:“锅锅,茶茶茶……”
裴湛青已经快步过来,把手里的茶杯递上,团子再次祝祷两句,扒开马儿的大板牙,就把茶水灌了进去。
看起来已经濒死的马儿,一个打挺,就站了起来,在原地踱了两步,低头亲昵地蹭了蹭团子。
这神奇的一幕,就在面前上演,大家纷纷倒抽气,然后一人惊呼出声:“是神仙小公主!是神仙小公主和陛下!”
在这一刻,玥宝几乎能清晰感觉到,功德条一个井喷。
人性从来如此,敬畏,才会更感恩。
身后的禁军迅速出现,把他们包围了起来。
裴湛青看人群已经离远了,才低头问:“何事?”
使者忙压低声音道:“陛下!宁波卫两路倭寇发生械斗!!张千户战死,胡百户、刘百户战死,数百兵将战死,百姓被劫掠,大片民居被烧毁……”
裴湛青的脸色黑了下来。
太祖爷脸色更黑。
玥宝气得小拳头都捏紧了。
一行人匆忙回京,细问之下,才知道,年前,分别由几百人,或者上千人组成的两路朝贡团,先后抵达宁波卫。
这些人名义上是朝贡贸易团,其实就是些海盗。
因为后到的贸易团中,有一个中原人叫汪本,与市舶司的主管太监杨贵是同乡,所以他们虽然后到,却是先进港验货。
之后,两边为了争夺贸易资格发生了械斗。
汪本有东盛军相助,小胜,另一支杀红了眼,一边逃走一边烧杀劫掠,然后夺船逃向大洋,卫所军追赶中,数人不幸战死。
裴湛青听得要气死。
什么同乡,必定是行贿!这些人,真该死!!
团子也听得双眼冒火,差点气死。
这不就是又一场争贡之役???
她那个世界的历史中,明朝的某个时期,明朝被称为绝世大冤种。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倭国,本国人在讲解本国历史的时候,都是以“日 明 贸易”来称呼这个时期,根本不承认称臣纳贡什么的。
因为在这个时期,两国贸易中,获利方只有倭国。
他们向明朝进贡的,都是一些硫磺、刀剑之类不值钱的玩意儿,而明朝则赏赐大量的白银、铜钱、陶瓷、丝绸等等……倭国使臣关税全免,往返路费报销,好吃好喝伺候,临走还要大拿特拿,大赚特赚……
而明朝对倭国没有任何控制权,既没有派军进驻,也无法插手倭国国家管理,就一个天朝上国的虚名。
所以,这在倭国历史学家看来,是他们外交上的重大胜利。
本身倭国内部也不太平,穷乡僻壤的,这样的好事儿,他们岂会不争?
啊啊啊!!好生气!!
为什么这个臭国家还不灭种!!
但毕竟隔着海,想打也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打的,裴湛青只能咬牙切齿的先派遣使臣送国书过去,一边暗中调度粮草,打造战船,做好开战准备。
国书措辞严厉:“圣旨到日,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注:摘自洪武二年朱元璋给倭国国书)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
倭国的摄政王收到这封国书之后,大发雷霆,连杀了五个国使,只留下两个活口,而且一直拘留了三个月才放回,还写了回信,写道:“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有何惧哉!”
之后,东盛当然是悍然发兵,出海攻打倭国……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