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李长青看着不良人手中的密信,不待他开口,黄天化已经接过了密信并且递到了李长青面前。
“……。”
当李长青拆开信件逐一阅读时,面色有点不太好看。
这里面,有两封信。
第一封,是骁勇侯夏侯杰的。
他知晓李长青要在除夕夜为夏侯钰加冕皇妃,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的感谢之信,并且他也声称收到了李长青从京城送往辽东的数车聘礼。
现在李长青有的是钱,送礼都是可车可车送,根本不心疼。
但本应该来京城的夏侯杰,却来不了了。
就在前不久,辽东南部的一个小县城,被女真人洗劫了。
整整一个县城,虽然人口只有几万,但士兵与男人都被杀了,女人都被抢了,到处杀人放火,十室九空,就连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都不放过。
看到这里,李长青的面色就扭曲起来,充满了杀机。
女真,这二字,李长青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以渔猎为生,乃是野蛮而又落后的种族。
最重要的是,这女真族,就是自己记忆中古华夏的满清鞑子。
这种野皮猪,历来喜欢屠杀汉人,简直是畜生一般的东西,比之匈奴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一与匈奴相同的,就是他们也极为擅长野战,而且陆战也极为擅长。
事发后,夏侯杰阻止了军队进行围剿这一支女真野皮猪的队伍,但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夏侯杰发现了一个恐怖的情况,那就是夫余,女真,契丹,高句丽,新罗等国,似乎整合在了一起。
而且,那些女真鞑子,他们穿戴的盔甲,也跟高句丽的制式盔甲一样。
要知道,这些野蛮的鞑子,生产落后以渔猎为生,哪里会有制式盔甲?
夏侯杰命大将剿灭了一部分女真的队伍,将其人头全部割下带回,因为寒冬之际无法渡河,在新界河一带折返。
此战,斩杀女真鞑子数千,但比起整个县城的损失来,依旧是没得比。
为此,夏侯杰开始了第二轮征兵。
现在寒冬,辽东之地极为严寒,不是打仗的时候,所以夏侯杰准备厉兵秣马,准备来年的军事工程。
按照夏侯杰的设想,现在辽东军精锐有十五万,其余的二十多万均是卫所兵。
辽东的卫所兵,一直有很强的战斗力,不是内地腐朽的卫所兵所能比拟的。
夏侯杰也根据辽东的情况继续执行以辽地养辽兵的政策,准备规划出五个十万人规模的军团来。
但现在正处寒冬,还未到开春耕种之际,所以夏侯杰准备向李长青要点军饷,在冬季练兵。
信中,夏侯杰也简要地概述了一些辽东之外的状况。
女真鞑子善战,契丹人亦是野蛮民族,陆战马战都很强。
至于夫余,前些年与高句丽争夺过辽东之外大国的位置,但这些年不知为何彻底对高句丽俯首称臣了。
还有一个新罗,虽然是几个国家里面最小的,但其海战还是很厉害的。
新罗国,基本就是靠海为生,他们的海军不多,也就十几万人的样子,但夏侯杰却担心他们的海军会从辽东腹地登陆,那样的话辽东的防御战线必须加长。
五十万大军,不都不少,甚至说勉强够用。
只要征调更多的士兵?
那些年龄大的,老弱病残,征兵也没用啊?
按照李长青的御令,凡改造卫所兵之地,必须要青壮。
而且还要将原本的辽东军之中一些年龄大的让其退伍,这样下来征兵的数额其实在二十万左右。
因为高句丽等国,加起来最少有百万雄兵!
契丹女真都是野蛮之人,都能穿上高句丽的盔甲,那么可想而知辽东之外的诸国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大事。
夏侯杰现在的忠心度,李长青根本无须考虑。
都是一家人了,夏侯杰更是国丈,而且夏侯家族夏侯杰一脉只有夏侯钰一个独女,李长青根本不担心夏侯杰的忠心问题。
反倒是李长青的一步妙棋,不但抱得美人归,还让夏侯杰死心塌地地为李长青效命,可谓是一箭双雕。
“呼……。”
李长青深呼吸一口气,面色凝重拿起第二封信。
这第二封信,是不良人组织里的汇报。
汇报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证实了夏侯杰所说的事实。
夏侯杰没有夸大,甚至辽东的情况比现在夏侯杰预期的还要糟糕。
第二个部分,就是不良人有一支五人精英小队,出辽东,过热河,再过新界河,彻底进入了辽东之外的诸国打探情报。
令人震惊的是,之所以发生这一切,与高句丽的公主有关。
金智恩,这三个字,第一次迈入了李长青的眼帘。
民间传闻,金智恩是一个奇女子,她在高句丽的地位,高于两位王子,而且大权独揽,不但整合了高句丽内部所有的贵族,还将高句丽的诸多政策重组,而且有很多都是效仿大秦的。
强兵富国,金智恩走的路子竟然与李长青出奇地相似。
另外,此女极擅长合纵连横,他不但将高句丽的国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甚至将契丹女真夫余等国都联合了起来。
现在,他们是一个以高句丽为首的联盟。
原本在古华夏,高句丽只是弹丸之地,但在这个平行世界,高句丽的国土面积却大了许多。
其余几国加起来,也足有大秦的五省之地那么大。
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高句丽王,对金智恩公主异常的支持,而且他们引进了东洋的诸多匠人,在积极研发火药。
火药这东西,说起来还是大秦最早发明的。
但由于不善于利用,反倒是洋人率先将其发扬光大,制造出了火器。
若不是李长青,大秦现在依旧用着原始鸟铳,而且还被大多数人看不起,属于鸡肋般的东西。
“黄老,这高句丽,出了个了不得的人啊……。”
将两封信件看完后,李长青将信件交给了黄天化,揉了揉眉心。
黄天化粗略地读了一遍后,亦是震惊无比,倒吸一口冷气。
刷!
“来人,拟旨!”李长青猛然间真眼开阖,眼中有摄人心魄之气闪过,沉声道。
“是,陛下。”
在一旁的小喜子早已备好了笔墨,准备提笔写下李长青的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