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带董事长王总,就合同的细节与有关事项,与丁总陈总细谈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以后,2点20左右,孙路明,在酒店大堂里,接到王总的电话,说她车子,已到了城区,现在停在景观大道路口一侧,叫他出来。
孙路明,接到电话,赶紧从酒店大堂出来。穿过宽阔的水泥地广场,来到景观大道路口,便见王总的车子,停在路边。于是,走过去,拉开车门,坐在车子后座上。
坐在驾驶座位上,手握方向盘的杨经理,见孙路明上了车子,于是,启动发动机,车子,便缓缓地,在笔直的柏油马路上,跑了起来。王总,则坐在她的一侧——副驾驶座位上。她通常背的布袋包,放在中间放杂物的盒子上。
王总,见孙路明,坐在后座上,就问他陈总中午什么时候打的电话。
“中午一点半左右,打的电话。”孙路明,坐在车后,笑着答道。
“他只说两点啊!一个是送平板太阳能样品,另一个就是叫我们过去,就合同的细节与有关事项,与他们细谈。”王总听了,接着又说。
“对,对!”孙路明,坐在后座上,笑着点头说。
“看来,是到了最后关键时刻了。”王总,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眼睛望着挡风玻璃前方,意谓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孙路明,坐在车后,听了,不懂王总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知道,这一次,公司领导与“滨江南苑”的丁总陈总,甲乙双方,就合同的细节与有关事项,进行一番的细谈,很关键。很显然,合同的细节,无非是合同的逐项条款,经对方字斟句酌的仔细推敲,有些条款或字眼,需要改动。所以,这才要公司领导前去商谈。有关事项,从签合同的角度理解,不外乎与签合同有关或相关联的事项。如果这两点,经过细谈,甲乙双方都满意了。那么,接下来,就有可能真的要签合同了。毕竟,时间不等人了,半年的时间,都快要过去了,“滨江南苑”一期600多套阳台壁挂平板太阳能合同,再不落实下来,那么,下半年年底,他们还能不能按期交房,就成问题了。
车子,一路向南,在两边绿树盈盈的景观大道上,跑起来。道路一边的树影与建筑物,从车窗外,一闪而过。杨经理,开着车子,朝“滨江南苑”项目工地方向,疾疾而去。
很快车子,便来到“滨江南苑”工程部大院门口。杨经理,停下车子,只见工程部大院里,停满了车子。丁总陈总两辆黑色的越野车,停在最里面。后面有三辆小汽车,停在外面的水泥地上。
大院里,车子开不进去。于是,杨经理,就把车子,停在门口大约四米宽的水泥马路一侧。车子,沿路边,停好后。大家纷纷下了车。
下午的阳光,有一种炽烈的光,洒在水泥马路上,洒在大院门口那粉白的围墙上,洒在大院里那一辆辆或白色或黑色或银灰色的车子上,洒在工程部二层楼高的活动板房上。活动板房上,丁总与陈总的办公室门是开着的,它们和周围一个个或关或掩的办公室的门,在二楼走廊里,沐浴在下午天空上太阳的炽烈的光里。
孙路明,拎着包,和王总杨经理一起,穿过大院里一个个车辆,上了楼梯,见陈总办公室里没人,便来到丁总办公室门口。看到丁总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和对面椅子上,一对四十岁左右的男女,低声交谈着。陈总,则和丁总并排,坐在旁边一米处的椅子上,眼睛对着门窗。
便走了进去,笑着对丁总陈总他俩说:“中午接到陈总的电话,我们董事长王总和副总经理杨总,接到通知后,就开车过来了。”
说着,便把身后的王总杨经理,介绍给丁总陈总认识。
转眼之处,便见坐在丁总办公桌对面一对男女的身后,也就是窗边红皮沙发上,还坐了三个三十多岁的男女。原来,他们与那对和丁总谈事情的中年男女是一个公司的。他们几人,组成一个班子,下午来,大概也是和丁总陈总他们,商谈签合同的事情的。
果不其然。
丁总,听了孙路明的介绍,便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王总杨经理身边,对她们说:“下午真不凑巧,我们正约着蔡总许总,和他们商谈一期外墙防水涂料漆的事情。王总杨总,你看能不能改天,我们约个时间,就合同的事情,进行详谈?”
陈总,则坐在一边,眼睛里,透着疑惑地笑意,望着孙路明一行人。那笑意里,仿佛在说,老孙啦,下午接到通知,就带公司老板过来,动作是不是太快了。
说着,丁总,便从办公桌上名片盒里,拿了两张名片,递给王总杨经理她俩。
“既然丁总陈总下午有事,那我们改天再来。”王总接过名片,见丁总下午和人谈事情,便点头同意。
说完,从布袋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丁总。
双方互换了名片。王总和丁总商量,决定大后天过来,就合同的细节与有关事项,进行详谈。
在回去的路上,坐在后座上的孙路明,抱歉地,对副驾驶座位上的王总,说:“今天过来,真不凑巧。来时,事先打个电话,就好了。”
他的意思是,事先和丁总陈总他们打个电话,问问他们下午有没有空,省得下午跑了一趟白路。
“也是的。”王总听了,觉得在理。她说,下午听了他的汇报,也是急匆匆的。忘掉了这一段时间,正是丁总陈总他们最忙的时候。因为各种材料供货商一切准备就绪,都是要签合同的时候了。
“下次来,先电话预约一下,免得跑一趟冤枉路。”孙路明,坐在车后,笑着建议道。
王总,坐在前面,点点头,表示同意。
杨经理,开着车子,穿过一个又一个路口,在沿着来的路线,往回走。在快到“月溪大酒店”路口时,孙路明,商量地问王总,大后天,就合同的细节与有关事项,与丁总陈总他们细谈,自己要不要过来。
“你自己看吧!”王总坐在副驾驶座上,眼睛望着挡风玻璃前方,体谅地说,大后天上午,她准备和杨经理,一同过来。
她的意思是,如果自己晚上上班,上午在家睡觉,那就不要过来了;如果没有事情,到时可以和她们车子一道,到“滨江南苑”工程部去,看看丁总陈总他们,怎么和她们说。
“大后天,王总和杨经理,你们直接过去,我就不参加了。”孙路明,坐在车后,对王总说。
他笑着对王总解释说,自己的职责,是给公司与“滨江南苑”项目的开发商,牵线搭桥。线牵好了,桥搭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完成一大半了。至于,合同的细节与有关事项,那是公司领导与丁总陈总他们之间商谈对接的事情。自己,作为一个为甲乙双方牵线搭桥的人,去了也是多余的,顶多是一个旁听。
见孙路明这样说,王总,就同意他大后天上午不到“滨江南苑”工程部去了。
车子到了景观大道路口,孙路明,拿着包,和王总杨经理告别,便下了车,迎着下午炽烈地阳光,向马路对面的“月溪大酒店”门前的广场西侧一排树荫底下,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