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街头遇到弟弟
孙路明,骑着电动车,在街上跑。对城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那为数不多的十一二个开发商项目工地负责人,进行持续不断地跟踪拜访。由于数量不多,接下来,孙路明的跟踪拜访,有时一个下午拜访2个开发商,就把这天的拜访客户计划,给完成了。有时,遇到开发商项目工地负责人,不在办公室里,就连续几天,多拜访几次,直到见到相关负责人为止。反正,开发商项目工地负责人的办公室,在这纷繁而又苍凉的城市里,象矗立在深蓝色海水里的一座灯塔一样,在他的脑海里,闪着光。光影溢溢,牵着他,象一尾鱼一样,向那灯火阑珊闪烁不眠的甲方工程部负责人办公室里,自由而欢快地泅去。
这天下午,孙路明,从最后一个已经拜访的客户办公室里出来,在狭长而又嘈杂的小街上,遇到了弟弟孙路成。
“哎,孙路成,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啊?”孙路明,见他弟弟从一个装饰材料市场门口里出来,便扭转车头,在他弟弟身边电动车旁,停下车子。
“刚给一个用户维修了宽带。”他弟弟孙路成听了,便从车旁,转过身来,见是他二哥,浓眉大眼的两个眸子里,露出一丝微笑,回答说。
“哦,是这样!”一侧的孙路明听了回答说。接着,他又问他弟弟最近店里的生意怎么样啊?
“不好!”孙路成听了摇了摇头说。
他说店铺收入,只能维持店铺房租和一个宽带安装师傅的费用。
是的,他弟弟孙路成已经下岗了。去年秋天,在电信公司,从事宽带营销工作,上了十三年班的孙路成下岗了。电信公司,以公司效益不佳为由,要包括孙路成在内十几名外聘劳务派遣人员,承包城区十几个片区的电信业务,开设店铺,自负盈亏,自我承担风险。这样,孙路成和那十几个劳务工,在没有任何经济补偿情况下,光秃秃地,便与电信公司解除劳务合同,取而代之地,签下承包合同,与他老婆捆绑在一起,在小城一隅,租一个二十平米面积的店铺,成为电信公司在这一片区代理交手机话费、卖手机、宽带套餐等电信业务的一个服务网点。
这个网点,每月要上交电信公司多少万元的任务,除去房租、水电费及宽带安装师傅的工资,剩下盈余的部分,作为夫妻俩的收入。如果这个月除去上交任务与各项开支,没有盈余或者亏损,那这个月的坚守与付出,等于是白干甚至倒赔了。
总之,个人单干,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年头,谁都知道开店难,生意难做。开一个店铺,就好比一个车轮,每天都要在日子的铁轨上,滚滚奔腾。又或者是,驾一艘渔船,趟风涤浪,在浩瀚的蔚蓝色的大海上,撒网打鱼航行。
先不说坚守店铺的辛苦,抑或者是夫妻俩,捆绑在一条船上,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说店铺林立的街上,有多少家同行,在竞相争抢同一个行业的饭吃。以至于,他弟弟所承包片区的那条街上,每隔几十米,就有来自移动、联通等同一个行业的商家,来竞争瓜分这一片区电信业务的市场份额。
以至于,当初听到弟弟孙路成要和他媳妇俩人要租店铺开店时,在市场上帮助老母亲摆摊吃过亏的孙路明,就表示了极力的反对。
“你真傻,太老实了。”在市场上帮助母亲摆摊干个体吃过一次亏的孙路明,望着他弟弟鼻梁高挺轮廓分明的五官,不住地埋怨道。
“是被电信公司忽悠了。”面对店铺每月2000元租金一笔不少的开支,孙路明的弟弟,也承认倒霉,在承包合同上,签了字,上了电信公司的一次当。
“当初要考一个建造师证,就好了。”对此,孙路明,告诉他弟弟。说他以前送报纸时候的一个同事,现在市里一家物业公司上班,初中毕业,从农村上来,因其堂哥在一家建筑公司当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儿,信息灵通。后来自学考了一个建造师证,从三级证书开始,花了几年时间,直至二级、一级建造师证在手,现在把一级建造师证,挂靠一个建筑公司,每天不用到建筑公司上班,每年有不少于七八万元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在这个长江南岸的滨江小城里,管一家人生活开支,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初不是信息不灵通嘛?”在重点中学读了三年高中,后来为了工作,照顾家庭,到省城读了两年中专的孙路成,听了他二哥的说法,不免有点后悔地反问道。
是啊!现在这个以钱当家的社会,老实人就是吃亏!特别是只知道实诚做事不会分析问题的老实人,在当下众花迷眼的社会里,要吃上几次亏,方能有机会醒悟过来。
现在社会上,不是流行一种反映当今世相的谚语。它就是:人无钱不如鬼,饭无盐不如水。这话说出了“钱”对于当下社会人的重要性;人在江湖,你会慢慢发现,一颗好心,不如一张好嘴!好心永远比不过好嘴!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混的!这就是现实!
谚语中的“混”,是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一半身子,沉下去做事;另一半身子,清醒着神经,睁开眼睛看当下的路。
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当下社会里,那种做事踏实诚信的人,是要拿经验买教训的。
孙路明的弟弟,孙路成,就是这样的人。
以至于在和弟弟聊到开店当个体户时,在市场上有个沉痛经验教训的孙路明,先是用一番道理对他说,他说这世上有一种活着,叫着无情地被放逐。这句话用于当下社会小民百姓当中那种老实人或者低学历者,是最恰当不过了。自己找食吃,自我承担风险。搞的好,吃的好;搞的不好,喝的是汤。完全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身单力薄,象个苍蝇一样盲目的小个体,活在这个世界上,自身的安全感,是大大地削弱了。于是,这人世间,一幕幕的不幸的惨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上演了。
比如下岗工人,比如满大街上的个体户,比如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的异乡打工的农民工等等。
孙路明,叫他弟弟不要干这个,最好找一个班上。有一份工作,不仅有一份收入,而且,人,也活得充实。
“不是在承包期吗?”他弟弟听了,有点委屈地回答说。
他的意思,是等承包期过了,再想法找事做。
说完这些,接着,孙路明,站在一边,沉痛地对他弟弟说:“个体户,就是户体个,就是一户一体。就是一个家庭捆绑在一起的小经济体,是寒风吹亮的灯盏,在决定自己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道路上,不亮也要亮,形单影只地发光,照亮生活,照亮惨淡的人生,肩负起承担‘搞得好,吃的好;搞的不好,吃的差’的风险。这实质就是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
他对弟弟孙路成说,国家,即使免费拿十万元钱,给他开店,干个体,这辈子,他也不会干这行了。除非所参与经营的项目,有特色;而有特色的东西,不是一个身单力薄的小个体的微弱力量,就能做成的,而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团队合作完成的。
“特色?什么叫特色?”对此,弟弟孙路成,望着他,不免疑惑地问。
“特色,就是别人没有,只你一家有。”一旁的孙路明,依然不屈不挠地,向他弟弟传输着他对市场认识的独到观点。
他在一旁,笑着举例说,首出一指的商品,可称为特色;在市场上,叫的震天响的牌子,可称为特色;独到创新精湛的技术,可称为特色。
“你有,别人没有,就是特色?!”初入市场没吃过亏的弟弟孙路成,半信半疑地重复着。
“对,特色,就是别人没有,只你一家有。”对此,孙路明听了,一边呵呵笑着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开店做生意,没有特色,都是大路货,要想日子过的好,在市场上叫得响,就比登天还要难。
反观当下市场经济社会,独具特色的商品,引领一个时代风尚的品牌,精湛的工艺创新的技术等新生事物,可谓层出不穷,一浪高过一浪。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思进取的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句话,用独具特色的“特色”二字,演绎一下,它就是———特色,特色,有特,才有色!红色,黄色,黑色,土色,蓝色等等,赤橙黄绿蓝顁紫,五彩缤纷,热闹沸腾,构成一锅众声交响的大杂烩!谁吃到什么菜?自然而然,宣称特色是什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