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外放两口子跟朱玉川想不出贺红梅那帐到底算错在哪里,邵春明可是一听就懂的。
养的时候不按饲料的用量来,光想着一家人多打猪草。
饲料钱是省了,可猪还能长得快吗?又想不花饲料钱,还想八个月让自家的猪顺利出栏,咋可能所有好事都叫他家赶上?
农村养猪那么多年,就纯喂猪草,一年下来猪也没长多大。
就最近这一两年包产到户,农民把地种的细,打下的粮食多些了,有些人会给猪喂点麦麸或者玉米磨的颗粒,养一年的猪才能勉强长到三百斤,多卖点钱。
“这事儿我记在心上了。”邵春明点头说。
现在的养殖户都是标杆,尤其是扩大规模的养殖户。
他们的成果可是能影响周边很大一部分农民的。
要是贺红梅没把猪养好,搞的他们那边的人都不再信任科学养猪方法,怎么办?
阮思娇还跟邵春明计划了,投资一部分农民,除了提供技术支持以外,再投入一部分资金,带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呢。
这部分人先富起来,手里的资金到明年能发展到上百头以上。
她还计划着明年能让整个九华县出上百个养猪大户,怎么能让贺红梅这种想法的人坏了事?
邵春明又跟朱进山确定去他家走访的时间,可是朱进山的小猪仔还没买到手呢。
“我今天要是买好了,明天我专门来一趟,告诉你们。”朱进山说。
“真是麻烦你了。”邵春明送朱进山出去。
只要朱进山今天能把猪仔买到家,明天邵春明就去徐寨乡,他必须把该讲的给贺红梅讲透彻了!
阮思娇回到柜台后面沉思着,其实自从她跟阮旺说投供资金让阮旺养猪开始,心里也是有了计划的。
但这个计划阮思娇不能自己去干,她必须跟叶岁岁好好说说自己的想法。
又把自己的想法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阮思娇就去叶岁岁小吃店叫她。
叶岁岁还没有把小吃的核心秘方告诉任何人,包括她爸妈。
不过她爸现在不卖麦麸,也能在店里帮忙,叶岁岁要做的事情并不多。
阮思娇喊她,叶岁岁立刻跟阮思娇回饲料店这边。
“我想发展一些养殖户,最好能发展几十家,每家都达到至少十头的规模。”阮思娇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叶岁岁说了。
饲料店的销售开始上涨,一个月也能赚一千多块钱。
不过在跟叶岁岁谈好之前,阮思娇也没打算动用饲料店的钱给养殖户投资。
叶岁岁听过阮思娇的想法,倒也没有不同意。
只是她提出一点疑虑,“发展谁,这个问题你有没有仔细考虑过?”
阮思娇发展阮旺,阮旺是有一些学问的,他也是个爱看书的性子,对于科学养殖阮旺肯定不是问题。
加上金凤英有一把子力气,这俩人肯定能把猪养好。
朱进山嘛,叶岁岁也算跟朱进山打过交道,那还是她二叔的娘家爸,叶岁岁觉得阮思娇发展朱进山,也没有问题。
但别的人呢?如果是没有把握的话,他们最好不要迈那么大的步子。
“我倒是觉得只要竖立几个标杆,明年自然就会有人跟风。”叶岁岁提出自己的建议。
今年全县经济大改革,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做小生意。
就算他们的生意不如阮思娇和叶岁岁这样这么赚钱,但摆个小摊,一个月赚一两百块的,还是大有人在。
这部分人里肯定有能支持亲戚养猪的。
自家富了,被亲戚眼热,不如带动亲戚一起致富。
亲戚不一定能做起小生意,但养猪的话,农村人大概都没有问题。
等他们自己能找到资金,试着养上一窝猪仔,然后再循序渐进,倒不一定是坏事。
阮思娇听着叶岁岁分析,觉得叶岁岁说的这些也有道理。
“那我们平常卖饲料的时候往这方面注意着点吧,能发展起来的就尽量发展。”阮思娇说。
这个说法,叶岁岁当然同意。
两人正讨论着,就有顾客上门。
这人阮思娇认识,是沈庙村的沈自来,饲料店刚开业的时候第一个买饲料的就是他。
据说沈自来养了八头猪,这是个已经上了规模的。
“沈叔。”阮思娇跟叶岁岁都站起来。
沈自来一笑,“这是两个老板都在呢?”
“沈叔说笑了,我们这也就是开了间小店而已。”阮思娇笑道。
叶岁岁问他,“沈叔这是又来买饲料?”
说到这个,沈自来叹了一声,“我爸最近身体不太好,住院了,我妈这不是得去照顾他嘛。可家里那一圈猪……平常都是我跟我家那口子去打猪草,我妈在家喂猪,我爸照管地里的活,这一下子……唉。”
沈自来一边叹,一边说,阮思娇跟叶岁岁倒是听懂了他的意思。
家里两个老人都不能再帮忙,照管家里那群猪的事儿肯定要落在沈自来妻子的头上。
沈自来自己还要照管地里的庄稼,哪还能打多少猪草?
看来沈自来是实在顶不住了。
沈自来讲过自家的事,就往店里四处看。
“你是想找邵老师?”阮思娇问。
沈自来立刻点头,“我是想让邵老师给我支个招。”
邵春明去过沈自来家,对他家的情况比较了解。
只是这会儿邵春明不在。
沈自来也看出来,他眉头皱着,无奈叹气,“其实我上午就想过来,可是家里实在太忙了。”
看沈自来实在着急,阮思娇干脆搬了张凳子让他先坐下来。
“你跟我说说你家的情况,我看能不能帮你解决。”阮思娇说。
沈自来一想,阮思娇也整天呆在店里,说不定她就有办法呢?
于是沈自来开始说他家的情况。
现在总共养了八头膘猪,已经喂了六个多月了,这段时间又加了饲料,眼看着猪比先前长的快。
他爸住院的这几天,他们两口子把地里的活都丢下,拼命的去打猪草,就连家里才十岁大的孩子都要帮忙喂猪。
再这么下去,他们家里的人肯定都受不住。
医生说他爸病情比较严重,得住院一段时间,回到家也不能再干重活。
讲完家里的情况,沈自来又说了自己的想法。
“阮老板,要不你帮帮忙,看谁家愿意养猪的,我把这猪卖了吧。”沈自来说。
按说接手沈自来家的猪也行,又不是价钱不合理,拉回家接着养呗。
大猪还比小猪好养些呢,小猪照顾不好还有养不活的可能。
可沈自来家的猪都一百五六十斤了,谁家有这钱能买一头这么重的猪?
能有钱买一两头小猪仔就不错了。
把猪处理掉不是办法,况且阮思娇觉得沈自来自已就能发展到八头膘猪的规模,这是个值得发展的对象。
想了想,阮思娇问沈自来,“你家的钱宽裕不?”
沈自来脸色微变,“你想让我便宜处理?”
“不不,”阮思娇赶忙摆手,“其实每天半斤麦麸加半斤饲料的饲养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只是结合当下的情况,专家门研究出这样的方法。如果按照真正科学的方法饲养,生猪的养殖期能缩短到六个月以内。当然这样的话,要用的饲料跟麦麸都要多一些,不过这个方法却能解决你家劳动力不足,打不来那么多猪草的问题。”
沈自来在琢磨着阮思娇的话,眉头越皱越紧。
要增加饲料跟麦麸的用量的话……
“要增加到多少?”沈自来想了半天,才抬头问。
“按你家的情况,每天二斤饲料,一斤麦麸,再配三四斤青饲料,就是猪草这类的。按这个量的话,你家的猪应该不要三个月就能出栏。”阮思娇说。
三四斤青饲料,家里八头猪加起来也就三十斤左右。
如果是这样的话,沈自来能应付。
可要加这么多饲料跟麦麸,沈自来就得好好算算了。
不过沈自来算术不大好,他算了半天,有时候好不容易算到一半,一转念就又把前面算的给忘了。
阮思娇桌子上有笔,她迅速写好了这笔帐。
按一头猪来算,八十天要用一百六十斤饲料跟八十斤麦麸,总共23.2元,八头猪要花掉185.6元。
看阮思娇写的帐,沈自来倒吸了一口气。
他拿不出这么多钱!
能一下子买八只小猪仔,沈自来就已经用光了家里所有的钱。
夏收过后,他家收了几百斤小麦,就是为这八头猪准备的。
本来想着每天贴补几斤麦麸,再把猪养半年就能出栏了,他家也不至于紧张。
上次买饲料,沈自来也是算好了这笔帐,饲料虽然比麦麸贵,但加了饲料猪就长得快,最终一头猪也就多花一块多钱的成本,还能提早两个月出栏。
但现在让他增加这么多饲料跟麦麸用量,沈自来犹豫了。
沈自来犹豫的时候,叶岁岁看了阮思娇一眼,那眼神里写着不要帮他!
叶岁岁真的挺着急的,一两百块钱对阮思娇来说不算啥事,其实就算放在叶岁岁身上,这点钱也根本不算什么,但叶岁岁觉得这事儿不能帮。
阮思娇没动,叶岁岁都着急起来,她都想直接把阮思娇拉到一边好好跟她说道说道去!